文学作品阅读

《纽约客》故事集3: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_诱鸟

安·比蒂
外国小说
总共10章(已完结

《纽约客》故事集3: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 精彩片段:

诱鸟☾1☽

弗朗西斯将会驾着他的雷克萨斯从缅因州开回去。他妻子伯娜丁那天一早就走了,带着他们的猫,天真汉,回康涅狄格州的家去了。他们的儿子谢尔顿本来答应待在家里,等搬运卡车到的时候帮一把手,可是后来接到女友的一个电话,说那天下午她的飞机将在肯尼迪机场降落。于是他走了——他什么时候不在外面?——不过搬运工不用帮忙也可以完全胜任装卸家具的活儿。伯娜丁是怎么想的——谢尔顿对室内装饰能有什么高见?他知道哪件家具该放什么地方?

弗朗西斯的姨妈去世了,因为他是她仅有的两个在世的亲戚之一,另一个是刘易斯舅舅,他住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陪助型养老院,所以为她清空夏屋的任务就落到了弗朗西斯头上。刘易斯舅舅只要了碗橱和门厅里的长凳,别的都没要,或许可以再要一块手织东方地毯,如果颜色尚好又不太大的话。弗朗西斯把那块大不里士☾2☽小地毯卷了起来,用绳子扎好,放进碗橱的底层。

几天前,谢尔顿把他父亲拉到一边征求他的意见:他是应该现在就跟女友订婚,还是把法学院的第一年,甚至头两年读完再说?谢尔顿和露西已经讨论过这桩婚事,她似乎并不着急,但是他不愿意让她手上没戴订婚戒指就跑到日本去教英语。弗朗西斯认为露西是个好姑娘,漂亮,既不腼腆也不自傲,只是,虽然接触了很多次,他对她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她去年出了两次交通事故,两次都是她开车,但这也不一定意味着什么——三次会更说明问题。关于露西,弗朗西斯最重要的线索是她有一次在家里过夜,第二天早上很晚才下来吃早饭,她穿着T恤和牛仔裤,内裤在牛仔裤的一条裤腿上晃荡。伯娜丁低声提醒她,露西满脸通红,抓起内裤,把它从前面塞进了牛仔裤。她对此没有一点幽默感。嗯,他也没法想象在斯特里特曼家(那得是四十多年前了吧?)跟伯娜☾3☽睡过一夜早上下楼的样子,因为那个年代不会有这种事。他们会叫人把他抓起来的。但是时代不同了,他不反对露西跟谢尔顿睡在他们家。他们把茶杯碟放到水槽里,而且也不弄出什么声响。伯娜指出,谢尔顿卧室里的电视从来不开。

伯娜丁说她喜欢露西,但弗朗西斯认为她的喜欢可能有限。作为一个想要女儿的女人,伯娜对其他人家的女儿总是抱怀疑的态度,不过她对露西的怀疑采取了这种形式:先说起一些小小的怪癖,然后飞快地补充:“当然,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其中一个不是什么问题的问题,就是露西不会做饭——她的笨手笨脚甚至表现在洗生菜上,她不知道蔬菜脱水器是什么。她在搅拌机和吐司机前退缩,好像她不碰它们都会运转起来一样。她喝茶喝很多,所以会烧开水。但是为什么伯娜试着跟她解释厨房里其他东西的功能时她要抗拒呢?

后来伯娜开始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发现香蕉皮:扔在花园里一丛花后面,或是塞在一个花瓶里。“还好衣物壁橱里没有。”伯娜尖酸地说。她在垃圾筒里发现有两三块香蕉皮被塞在了用完的卫生纸筒里;她还发现烘干机收纳棉绒的小废物罐里埋着一块。

“你怎么想?”她问弗朗西斯,“是某种饮食失调吗?还是对什么事有意见?”

“看来她意识到了我们是猴子。”他说着撅起嘴,钩起指头挠挠自己的肋骨。

“弗朗西斯,这不好笑,这很烦人。我从来没见过藏匿香蕉皮的人。”

“你怎么知道不是谢尔顿干的?”

“你见他带过什么食物回这个家吗?他甚至从没吃着一根糖果棒进门。我从没见过他喝外卖的咖啡。他太懒了,他完全指望我把吃的买回家。”

弗朗西斯放下报纸,从眼镜上方看着她。“也许是一种交配仪式。”他说,可是她已经离开了房间。

现在弗朗西斯站在他姨妈家的门厅里,琢磨着是否有必要在房地产经纪人回来以前把吸顶灯卸下来,再换一个不太昂贵也不那么特别的。这需要猜透看房人的心思:他们是一看到这个华贵的顶灯,就会全盘接受呢,还是会一带而过,然后男人关心地下室,女人关注厨房?他刚考虑给伯娜打电话问问她的想法,就看见“伯威尔小子搬运公司”的卡车开上了车道,车轮卷起的沙砾飞进了芍药花坛。一朵蜀葵像梭镖一样飞了出去,低垂的树枝桠被撞断了。

两个穿着便裤和深棕色T恤的男人跳了出来。“菲尔德先生吗?你好,菲尔德先生,”他们中更魁梧的那个说,“搬运日,菲尔德先生。”另一个男人说着从副驾驶座上取出一个写字夹板,他的T恤口袋里有几根羽毛。“我是吉姆·蒙哥马利。这是我的搭档唐·欧罗克。”

“唐,”他的搭档回应道,“我们会把活儿干好,保证你没理由惦记我们。”

作品简介:

最圆熟细腻的文笔描摹婚姻、男女的苦痛与进退维谷

《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是安·比蒂《纽约客故事集》的第三部,是她跨越新世纪,把中产阶级推入全新领域的短篇作品集。

她的年轻人步入了中年,她的人生体验愈加深沉,无论是饱受创伤,对生活无计可施的单身母亲,还是受男人掌控,精神肉体伤痕累累的女人,抑或是无爱婚姻中木讷前行,心灵无所依托的男人,再也没有无需知道去向的旅行,再也没有不由分说的任性,再也没有随时重来的爱情。当迷惘的一代人最终确定了站姿,全意接受婚姻、事业与家庭的规约,比蒂仍然站在他们身旁,讲述他们的困境,言说他们的苦痛。

比蒂是善用沉默的艺术家,是善于表达我们不言说,或者无法言说的东西的艺术家,无论如何,这些东西最终都得到了表达。

——威廉·德雷谢维奇

安·比蒂找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写故事的方法。

——约翰·厄普代克(1982、1991两届普利策小说奖得主)

没人比她更精于哀婉的细节,更善于营造飘忽虚幻的悲伤气氛。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2000年布克奖得主)

语调平缓,情感表达有障碍的人物和细微的互动关系是比蒂作品的特征——这样的特征同样存在于雷蒙德·卡佛、鲍比·安·梅森等作家的作品里——而这也构成了《纽约客》的独特风格。

——萨姆·萨克斯(评论家)

她是真的伤心,也是真的安慰人。

——刘天昭(作家)

既不相信男女相处的传统模式,也不相信姿态极端的缥缈梦想,安·比蒂小说中的人物,只是对爱冷感而已。不过,我们当然有理由问,是那个时代的男女真的那么心不在焉,还是安·比蒂有意无意地放大了人们在爱情中被动无为的一面。

——乔纳森 (权威书评人)

她对人性的多重探索中,有一种最终给予我们信心的智慧和同情,不是因为一定有希望好转,而是因为这种探求意欲发现什么让我们疼痛,什么又让我们去关怀身边的人们。

——2005 年美国“雷”短篇小说奖授奖词

作者:安·比蒂

翻译:周玮

标签:安·比蒂《纽约客》故事集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美国外国小说短篇集

《纽约客》故事集3: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最热门章节:
1诱鸟2压顶石3兔子洞是更可信的解释4查找和替换5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6世上的女人7赞拉8第二个问题9霍雷肖的把戏10玛丽的家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