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前言

中者,其方位与四周的距离相等;华者,光彩与光辉。

在如林的世界民族里,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其名也灿,其史也煌。

然而,这个为世界创造过若干先进文明的人类群落,这个曾经拥有“强汉盛唐”、“康乾盛世”的泱泱大国,在领世界风骚数千年之后,于19世纪中叶变得光华暗淡。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就要挨打,自强必先自立,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贫弱、屈辱的惨痛经历中得出的教训。可以说,从鸦片战争至今百多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复兴。

历史像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组合。一些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关节点,看上去不乏幸运的险胜。如果,武昌起义中,熊秉坤没有及时推举虽未参加革命组织但职务比他髙的吴兆麟指挥部队;如果,一心削弱毛泽东的权威、不想让毛泽东参加长征的博古等人,没有在最后关头通知毛泽东随队长征;如果,张学良、杨虎城华清池兵谏失畋;如果,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路上,淮河不是在刘邓大军过河后、敌军迫来前突然暴涨……那么,也许,中国历史的进程多多少少会被改写。

然而,在无数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也隐含着某种不可改变的历史必然,事件和事件之间,贯穿着一条清晰可见的逻辑红线。总有一处所在,在黑暗中散发着光芒;总有一队组织,在磨难中给人以力量;总有一种思想,在国家与民族命运攸关的时刻,引领人们拨开迷雾,选择正确的路径与方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在国人民一个多世纪以来所有奋斗实践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华民族过去和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时至今日,中国已经进入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将崛起为一个并非仅仅版图意义上的大国,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中最为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那个决定了中国历史走向的根本逻辑。

摆在读者而前的这本书,就是对中华复兴这一历史脉络的追溯与梳理。

本书选収了自近代以来影响中国命运、推动民族复兴进程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展开叙述,清晰勾勒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线性轨迹。全书在唯物史观框架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选用和整理,对各个历史事件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示和解读,其中不乏对新闻公报和部分解密历史档案的运用,力求使读者客观全而地了解历史真实,并透过具体事件,感悟历史规律。全书在立论、取材和叙述风格等方而,力争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写历史事件而不沉闷,写政治理论而不枯燥,写哲学思辨而不说教,体现的时代气息和对实践的参考价值。

由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成就巨大、标志性事件众多,而且事件与事件相互关联、交错演进,所以,在结构安排上,用于反映这一区间的篇章较多,而非各个时期平均用力;在篇章顺序上,只能大体做到按时间排列,请读者知悉。

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_前言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前言

书籍
上一章
1/129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