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十二月 探寻商业文明

12月26日 评柳传志:“拐大弯”

柳传志抓住了近20年中体制转轨的每一个时机,他火候把握得特别好。在产权、体制等问题上,他比较有耐心,到最后,分红权、认股权、股权全都有了,这就是他今天经常讲的“拐大弯”。

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体制没变的时候,先做的就会成褚时健,体制有松动的时候,就水到渠成了。

——摘自《知识经济》杂志2002年第7期专访冯仑文章

很久以前,柳传志不是联想股东,没有钱,当时很多人让他改制。一般人都会认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但是柳传志认为,所有的事情都要拐大弯。这是他的生活态度,就是所有事情不是90度的急转弯,急转弯会翻车。所以,他说拐大弯,事情要顺着走,该得到的都会得到。

——摘自冯仑《生活家》悦读俱乐部“哲学与生活”活动讲话稿

背景分析

2009年9月,中国商业界最大的新闻是联想控股的股权转让事件。据北京产权交易所透露,这家曾经在2008年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著名企业将29%的股权挂牌出售,价格为27.55亿元人民币,最终,泛海集团成为唯一一家符合条件的受让方。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柳传志式”的转让。对于65岁的柳传志而言,联想的产权改造是他终生最大的一件事情,而且他必须在未来的5年内彻底地解决它。而联想的产权改造会遭遇很多困难:第一,规模太???,出让价格的高低,非常容易引起大的争议;第二,进来的那个民营资本,不能够干扰到现在联想业已形成的经理人治理结构,所以时机和人选的选择变得非常的关键。

在柳传志的经营管理思想中,有一条很出名的表述是“看中目标拐大弯”。现在看来,在他拐过的所有大弯中,产权改造无疑是最大、次数最多、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

除了联想的产权改造之外,柳传志在交接班、贸工技、企业业务拓展等方面都奉行“拐大弯”的原则。联想已经从25年前的一间小平房发展成了联想控股公司以及旗下的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和融科置地,形成了现在的联想“1+5”事业群体。

行动指南

在中国做企业的特殊性在于背景和环境,从过去僵化的计划经济的社会体制逐步转化到一个开放的、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中国无疑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但中国的路径也非常不容易,生存在其中的中国企业更加不容易,企业家从复杂的渐变环境中寻找规律需要极大的耐心。

冯仑管理日志》_十二月_探寻商业文明_12月26日_评柳传志:“拐大弯”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冯仑管理日志十二月_探寻商业文明_12月26日_评柳传志:“拐大弯”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