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六章 “二把手”怪圈

8.“二把手”的狠角色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宋高宗在秦府转了一圈,闻听秦桧去世,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对杨沂中曰:“朕免得膝裤带匕首”(《南宋杂事诗注》)。宋高宗与秦桧这两位联袂主演议和大剧的君臣,表面上和谐,实则暗流涌动。金国因把南宋宰相任免权写进了合约里,所以秦桧“挟虏势以要君”,对宋高宗多有威胁,君臣两人形成了相互威慑、相互牵制、相互利用的关系。

政客之间的结盟是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这里面没有丝毫的信任可言。宋高宗裤子里揣着匕首,一直提防秦桧,可见对秦桧多么不信任。秦桧有了强硬的后台,在南宋官场中可以用“为所欲为”来形容,贪污敛财、结党营私、打击政敌、残害忠良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差废皇帝了。大领导与“二把手”之间的关系何以发展到了白热化?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与爱,矛盾当然是一点一点积少成多。

朱熹在《戊午谠议序》中提到秦桧“开门受贿,富敌于国,外国珍宝,死犹及门”。在别的官员那里贪污敛财还得藏着掖着点儿,秦桧不需要废话,公开敛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监司、帅守到阙,例要珍宝,必数万顷乃得差遣”、“腊月生日,州县献香送物为寿,岁数十万”,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秦桧的家产甚至远远超过了宋高宗。导致朝廷财政危机,国库一点剩余都没有。秦桧还觉得不过瘾,下令增税,结果一定是“民力重困,饥死者众”。钱多得花不完,搞得养子秦很是头疼,每天无所事事,终日以融化金银、打造酒器为乐(《宋稗类钞》)。财富的来源在于秦桧权倾朝野,这个“二把手”绝对不简单。秦桧弄死岳飞后,有了矫诏(假托或假传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令)的司法权力,《宋史·刑法志》载:“飞与舜陟死,桧权愈炽,屡兴大狱以中异己者。名曰诏狱,实非诏旨也。其后所谓诏狱,纷纷类此,故不备录云。”

有了国家机器,想要整谁,往里一扔万事大吉。权势之盛,到了加九锡(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的地步,已然威胁到了皇位。诚然,皇帝对他不信任,秦桧对属下也不信任,大家逢场作戏罢了,为了共同利益暂时结盟,没几个真心交朋友的。

秦桧为人阴险机警,遇到政客攻击,并不与之斗嘴,沉默一阵后在关键地方说出关键的几个字,足以置人死地。只要看见他嚼齿动腮,像马吃草似的,就证明他要杀人了(《三朝北盟会编》)。当时江苏震泽有个叫王苹的,博学有名,特赐进士出身。他儿子时年十四岁,对天下大事已然有所了解。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小王在纸上写道“可斩秦桧以谢天下”。被仆人捡到了,以此勒索。老王没答应,仆人就把他们告了。

秦桧的耳目闻听,捅到了太师府。诽谤朝廷大员,按罪当斩,秦桧念小王年幼无知,把他扔进了监狱,直到秦桧死后才放出来(《四朝闻见录》)。对一个孩子尚且不放过,何况其他政敌。再如《史》记载,绍兴十五年四月,宋高宗赐给秦桧一座宅邸、银绢万匹,并在新家赐宴。宴会上有教坊优伶演话剧,调节情绪。有一参军前来为秦桧歌功颂德,参军刚坐在椅子上,发髻上的环子掉了。扮演太师的演员就问,此何环?参军答曰,二胜环。扮演太师的演员拍拍脑袋说,你坐太师椅上,钱绢例物赏赐不断,此“环”怎么掉在脑后?此言一出,满座失色,分明影射秦桧屈己求和,不顾“二圣”还朝。秦桧忿然大怒,后果极为严重。次日,这几位演员到阎王爷那里排练去了。

秦桧打击政敌通常不择手段,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譬如逼死前宰相赵鼎。秦桧的人遍布朝廷,致使宋高宗对其无可奈何。属下党羽挂了号的主要有十个人,时人称为“十客”:王会亲客、郭知运逐客、吴益娇客、朱希真上客、曾该食客、曹冠闲客、唐伯可狎客,还有庄客、词客、恶客,各管一摊。发生了什么事件,秦太师府有相应的人员去处理,保证程序不乱,形成了有组织、有分工的高效工作团队。

当时赵鼎早已下野多年,编管在潮州。潮州地方官徐璋念前宰相赵鼎是位忠臣,就给他修了一座房子。徐璋去世后,继任者翁子龙是秦桧的爪牙,想方设法找赵鼎碴子。诬告徐璋挪用公款十一万为赵鼎盖房,大理寺立案。徐璋早已去世,死无对证。赵鼎得知消息对儿子说,我若不死不知要连累多少人,遂绝食而亡。

与秦桧合作干掉岳飞的万俟,时任御史中丞,事成后升至参知政事。好景不长,两人翻了脸。原因在于万俟出使金国归来,秦桧面授机宜让他借金人口要挟宋高宗,吓唬吓唬领导,以此进一步巩固求和政策。哪知万俟没理他,秦桧怒了,很快御史中丞李文会弹劾副相万俟贪赃枉法。

万俟一看弄不过秦相公,只好要求下地方工作,一辈子也没翻身。秦桧以贪污之名义打击政敌屡试不爽,并且还用这招在内部团队中走马换将。朝中大事小情由秦桧说了算,参知政事、枢密使之类的宰执官员空缺,总这么空着大领导会有意见,于是秦桧用自己的党羽填充,通常期限很短,轮换非常快。如把余尧弼扶上相位,很快被巫伋状告下野。巫伋是秦桧同乡,在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做得时间稍为长一点。绍兴二十二年,秦桧在办公室问他家乡有什么新闻,巫伋小心谨慎不知如何对答,半晌才说听说有个术士会算命。秦桧随口问道,他没算算你什么时候能转正吗?巫伋满头大汗,知道自己在政府的日子到头了,次日被御史弹劾下野。

秦桧在打击政敌、人事任免、兴文字狱等诸多方面将“嘴皮子”、“笔杆子”、“铁爪子”一一落到实处,所有威胁到他的人或者他感到有潜在威胁的人一律消灭,口诀即是稳、准、狠,外加权、诡、诈,掌握这“六字诀”,不仅官位坐得稳、坐得牢,还能够逢凶化吉,安全到家。

关于人事这块儿,秦桧身上有个经典案例,让儿子秦当上了状元。料想权倾朝野的宰相扶植儿子,也就一句话的事儿,如果那样他就不是秦桧。宋代考试比较公平严谨,有弥封、誊录等技术升级,作弊有一定难度。秦桧聪明地避开了这一技术难关。秦桧把主考官叫到了家里说有事相商,仆人说相公太忙,大人您先在书房稍等片刻。主考官就在书房等待,左等右等不见秦桧来。耐不住寂寞的主考官看到桌子上有篇文章,看了一遍,秦桧还没来,再看一遍。从上午一直到下午,秦相公始终没有出现。主考官看了那篇文章一小天,几乎能背下来。

最后仆人说相公有事走了,您先回吧!考官带着疑问回去了,以为人家相公日理万机的,没工夫搭理他。过些时日,科举开始了。主考官意外发现了那篇文章,所有的疑问迎刃而解,原来秦相公在这儿等着呢!当日他在太师府看到的文章与该考生的一字不差,但凡长脑袋的都明白什么意思。这名考生一定与秦桧有着急切、密切的关系,遂选为进士第一名,唱名秦。

秦桧为什么要这么做?以他的势力其实说一句话就行,原因在于秦桧也有所顾忌,毕竟上面有个大领导在,让人抓不到把柄才有安全感,愈是权势熏天的人愈缺乏安全感,会想方设法地保护自己。《四朝闻见录》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明了这一问题。秦桧夫人王氏应吴皇后之邀,进宫赴宴,席间上了一种青鱼,吴皇后就问王氏吃没吃过这种鱼。王氏心直口快说当然吃过,我家有好几百条呢!个头都比这个大,明天给你送来几尾。妯娌之间话家常而已,没什么可说的,随便聊。可是皇帝的媳妇与宰相的媳妇聊天其中必然掺杂政治因素,说不定哪句话就点燃了火药桶。例如明代开国大将徐达传说被赐死,原因在于徐达夫人说错了一句话。她经常进宫跟皇后马大脚唠嗑,闲聊中说了一句你家房子使用面积真大啊!朱元璋听后心想:敢情你想搬进来住呀!于是乎派人给正在生病的徐达吃了忌物河鹅,不久毒发身亡(徐祯卿著《翦胜野闻》记载,史料存疑)。

王氏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公,秦桧当即怒斥她口无遮拦,连忙与智囊团商量对策。吴皇后背后的人是宋高宗,秦府竟然有皇家贡品,并且数量非常之多,让大领导怎么看?最后秦桧拿了数十条大鱼当作青鱼送了过去,吴皇后见了笑着说,我道哪里有许多青鱼,原来夫人认错了。

临死前宋高宗去看望他,秦桧奄奄一息,说不出话来,唯有泪流满面。宋高宗看着看着眼泪流了下来,亲自拿手帕给秦相公拭泪。出了房间宋高宗长出了一口气,秦桧终于要死了。跟出来的秦说,我接父亲班当宰相怎么样?宋高宗脸色一沉,这事儿跟你没关系。秦桧一死,宋高宗开始大肆清除党羽(《三朝北盟会编》)。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秦桧等文、武“二把手”当得提心吊胆,反观“一把手”也干得胆战心惊。

总之一句话,都不容易!

庙堂往事》_第六章_“二把手”怪圈_8.“二把手”的狠角色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庙堂往事第六章_“二把手”怪圈_8.“二把手”的狠角色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