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南京保卫战·1937_第十章 城破国殇 5、杀出重围的粤军

顾志慧
战争军事
总共51章(已完结

南京保卫战·1937 精彩片段:

第十章 城破国殇

5、杀出重围的粤军

在南京卫戍司令部上午还在命令坚守,下午忽然又下令总撤退,而且命令传达极为仓促之下,南京城内的许多机关和部队根本没接到撤退命令,他们发现情况不对,就纷纷蜂拥渡江。但是并非所有的部队都已经失去了组织以及一个军人应有的战心,至少在南京的守军之中仍有两支部队此时并不准备溃散,而是迎敌向前,杀出一条血路。

粤系部队的第66军及第83军在叶肇、邓龙光两位军长参加最后的撤退会议后,共同研究决定:不遵守唐生智令第83军掩护其他部队突围后再于次日晨6时突围的命令,两军由叶肇统一指挥,按计划由正面突围,向指定地点转进。由于当时两军所属的4个师大部均在城内水西门、玄武门及光华门附近,所以叶肇当即下令各师“按160、159、156、154师之顺序,由太平门突围,经汤山、句容向安徽宁国集中”,并立即着手突围。

1937年8月25日,第66军159师13000官兵从广州出发,9月15日抵达上海,旋即投入淞沪会战。会战失败后,他们于11月21日开赴江阴,26日在江阴与敌激战。11月29日,又奉命向汤山转移。12月4日,该师揭开了南京保卫战的序幕。而第66军160师的情况也大同小异,上海西撤之时“当时收容所得,全师战斗员兵不足3000”。11月21日至27日,该师在无锡、江阴激战。12月1日开抵麒麟门收容整理,当天即派第956团占领汤山境内的珠山、凳子山和青龙山阵地。

抵达南京之后的第66军已经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疲兵,第159、第160两个师的总兵力不过6000人左右,战斗力大为下降。而且12月初来自南方的官兵还穿着单衣短裤,为了御寒,有人向老百姓讨被单裹身。他们对老百姓比较客气,买东西都付现钱。而12月6日至9日,实际兵力不过一个团的第159师还在汤山境内的半边山、孟墓、西山头、寺庄、汤水镇等地阻击日军。

而第83军的军长邓龙光是个典型的老广东,打仗很有闲情逸致的,在前线还要用高丽参煲汤,给自己喝补身子,当然也给大家喝——他在第156师的老部下回忆,邓龙光部到淞沪的时候,战局已经很不好,刚到阵地就遭到日军猛攻。邓龙光在部署防御之余还会颇有闲情地说明,已经在给大家煲汤,汤好就送到阵地上,一时军心大振。

邓龙光的油滑和叶肇的治军,最终都为挽救这两支粤系部队作出了各自的贡献。12月9日夜,第66军和第83军撤离汤山和麒麟,不久退入城内。12月12日午后,城内秩序大乱。在接到唐生智“大部突围,一部渡江”的命令之后,12月12日晚间8点前后,除156师因没有接到命令外,其他3个师先后通过太平门。当夜8时许,叶肇亲自指挥部队拆除堵塞城门的沙包,9点,部队争先恐后挤出城门。冲出城门后,部队又被自埋的地雷所阻,非常凌乱。但是到了紫金山东北的岔路口附近,这支本应风声鹤唳的部队却仍能突破日军的阻击,夺取仙鹤门以南阵地,击毙日军三四百名,军马五六十匹,甚至还摧毁了两门日军火炮。

第66军和第83军展开突围行动之时,正是日军各部队抢着进入南京之时,因此各一线师团均放松了警戒。第16师团后勤参谋木佐木久在日记中写道:

胜利了!占领首都之日,怎么没到拂晓就闹腾起来了?原来是接到仙鹤门附近重炮兵及骑兵遭敌袭击的报告,使得司令部发生了骚动。敌人充其量是为数不多的残兵败卒,而装备着步枪的重炮兵、骑兵表现得如此惊慌失措,听起来简直太荒唐了。可司令部不加分析地完全相信如此骚乱也够荒唐的。

其实汤水方向的第16师团部之所以陷入慌乱并非没有原因的,因为此时师团部所在地正位于第66军和第83军突围的进攻轴线上,而更为危险的是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也在不过1公里之外。此时谁也不敢轻易作出判断,这支迎面扑来的中国军队是不是来逆袭日军指挥中枢的。

而此时日军第10军已经开始准备杭州作战了,因为此时中国军第8集团军主力退至余杭、德清之线,但在乍浦、平湖、新丰地区仍派有前进部队,不仅对第10军左侧背形成威胁,而且对上海日军的安全亦构成威胁。因而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决定进攻杭州,除了将警备上海的第101师团临时转隶第10军之外,还下令第10军司令官指挥从第10军的编制内调遣一个师团,进攻杭州。

因此在12月11日,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便下令将预备包抄进攻南京的第18师团从芜湖调回,令其在泗安、广德集结,同时令第101师团在湖州集结,第1后备兵团的4个步兵补充大队在嘉兴集结,进行作战准备。但这个时候,对于第10军上下来说,攻入南京才是最大之辉煌。在中国守军撤退之后,第6师团、第114师团与上海派遣军的第9师团、第13师团山田支队、第16师团同时从几个方向扑入南京城内。

有趣的是第66军和第83军突围之后在灵山找了个向导,要他带路去周冲,结果由于语言不通,当地的村民以为是去方冲,结果就把队伍一直往东领。到了雪浪庵,部分队伍开始上山。中午,部队开到孟塘陈家边,在村南的“十亩地”训话,然后派侦察兵进方冲探路。侦察兵未发现敌人,部队就开进了方冲,然后沿隘路向东,往大赤燕前进。先头部队快到大赤燕了,尾巴还在“十亩地”。

这时,埋伏在方冲山头上的日军突然开火,用机枪猛烈扫射。突围部队发觉中了埋伏,立即组织反击,发起了数次冲锋。而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当时山上伏击的日军不多,不过全是“大楼”里的日军。而当地人口中的“大楼”也就是被作为上海派遣军司令部的中国陆军汤山炮兵学校的弹道研究所。可见在误打误撞的情况下,突围部队事实上已经逼近了日本陆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逼迫对方调动司令部警卫部队出动,展开伏击,以牵制突围的第66军和第83军。

作品简介: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中失利后的中国军队一路西撤,最终在南京城下打响了一场“保卫首都、捍卫尊严”的生死之战。10万卫戍部队在唐生智将军的指挥下与沿着京沪线和太湖南岸直扑向南京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血战数日。此战惊天地、泣鬼神,让人不由为之掬泪。然而由于国民党当局在战役组织指挥上出现了重大错误,且战前未作周密部署,最后决定突围时又未拟定周密的撤退计划。更没有进行统一有效安排,以致在城防战中寸土不让的十万守军最终却在突围中因自相践踏、争相夺路而损失惨重。由于撤退的中国军队在南京城下有组织的抵抗就此瓦解,12月13日,日军破城而入,古城南京沦陷,随后数万日本兽兵在南京城内烧杀掠劫,制造出了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南京保卫战·1937》首次集中日双方现存史料汇编,详细还原出这场不失悲壮与残酷的首都保卫战。并籍此纪念萧山令、朱赤、易安华、谢承瑞等等那些阵亡在南京城下的英灵忠魂。

作者:顾志慧

标签:顾志慧南京保卫战中国历史抗日战争纪实

南京保卫战·1937》最热门章节:
1后记2第十章 城破国殇 5、杀出重围的粤军3第十章 城破国殇 4、国殇金陵4第十章 城破国殇 3、江畔哀歌为谁奏5第十章 城破国殇 2、瓦解而走,土崩而下6第十章 城破国殇 1、动摇7第九章 城垣激战 5、杀身成仁以报国8第九章 城垣激战 4、激战紫金山麓9第九章 城垣激战 3、中华门10第九章 城垣激战 2、冬夜里的战火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