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_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白先勇
文学理论
总共129章(已完结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精彩片段: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贾母这个人,是儒家宗法的护持者,但另一方面,她看事情的角度很有思想的深度,在这一回就讲出来了。这时候过年,正月十五以前,大概都一直在请客,贾母就请亲朋到家里来看各种表演。有一种传统说唱,有点像现在的苏州评弹,拿个琴、拿个响器就讲故事。在北方,京韵大鼓、梅花大鼓也是属于这一类的说唱。

到贾母这边做客的,多半是女眷,所以说唱的人也多半是女的,她们叫作“女先儿”,庚辰本恐怕多一个字“女先生儿”,这个“生”多余了。女先儿讲的故事大概都有些老套,有一个女先儿讲了《凤求鸾》,是说那时候有个姓王的公子,叫王熙凤,名字刚好跟凤姐一样,不过这是个男的。有个小姐叫作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贾母一听,就说我知道了,这个王公子看到这个小姐,两个人就要好了,所以叫作《凤求鸾》。然后呢,贾母发议论了,这种俗套东西,都说成什么才子佳人,她讲:“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那时候很多戏里头,总是在讲什么后花园私定终身,那些小姐都没看过男人的,一下子后花园跳进一个公子来,两个人就私定终身了。贾母在某方面还是儒家那一套,她就讲说都是这些人编出来的,把人讲得太坏,我们不听这些东西。

大家记得吗?曹雪芹在一开章的时候,他就讲他写《红楼梦》,不是普通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不是老套,他写的这些佳人,各有个性,贾母讲的这些话,恐怕也是曹雪芹的观点。曹雪芹这本书非常有独创性(original),他能够创造出贾宝玉这么一个奇怪的人来,一生下来,就是抓胭脂,抓水粉,也不要笔,也不要墨,以儒家的价值来看,完全不合。但曹雪芹并不是要诋毁儒家,他以一种同情的了解,肯定这个社会需要秩序,在秩序之下固然很多人痛苦,但反叛这个秩序,也造成更多痛苦。这么大一个家,是要一种规矩、一种制度来维持的。贾母不听这些老词儿,她要女先儿弹一些曲子来听好了。恰好王熙凤进来了,凤姐对贾母真的会奉承,会哄她开心,所以讲她“效戏彩斑衣”,效法老莱子为了要娱乐他的老母,装小孩的样子。凤姐也懂这一套,讲了一些笑话,弄得大家笑得不得了。庚辰本这个地方:大家坐在一处挤着,又亲香,又暖和。“亲香”我想不对,程乙本是“亲热”:又亲热,又暖和。贾母就说,我们家里也有个班子,叫那些女孩来秀一下。贾母就点戏了,她说:“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萧合,笙笛一概不用。”只用萧来伴奏。薛姨妈因笑道:“实在亏他,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用箫管的。”贾母戏看得多,她能别出心裁,一般伴奏用笛子,用箫声更加呜咽、缠绵,我想可能也很好听。她就跟这几个小女孩说,我们这些薛姨妈、李婶娘,家里面都是有戏的,都内行,你们要好好地唱。她叫芳官唱《寻梦》,芳官大概唱闺门旦唱得不错。《寻梦》是《牡丹亭》里杜丽娘唱的一出折子戏,讲杜太守的千金杜丽娘,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有一天在花园里游园,突然间感受到春色如许,自己芳华虚度,希望有一个人来跟她共享。这么一想,她就做了一个梦,果然梦中有这么一个书生柳梦梅来了,跟她在牡丹亭幽会,这就是《惊梦》。惊梦醒来,想到余情未了,她又回到园子里,再去寻找梦中的情境,看到牡丹亭、芍药栏,看到各式各样景色依旧,可是书生身影杳然,不得不承认那只是个梦中的情人,回去以后非常伤心,后来就得了相思病亡故。死后变成一缕芳魂,她又找到了情人柳梦梅,人鬼幽媾,深情感动鬼神,最后柳梦梅挖开坟穴,她又回生了。这是一个爱得死去活来的戏,由十几支曲牌连在一起,是很高的抒情诗的境界。

演了《寻梦》,贾母又发表意见了。她指着史湘云,她的那个侄孙女说:“我像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这都是非常有名的昆曲的折子。那个《续琵琶》是谁写的?是曹寅,曹雪芹的祖父写的,他在这个地方用上了。这个《续琵琶》现在北京的昆曲院把它又重排过了。贾府中,看戏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元妃省亲点的戏,更反映他们的命运。这里面写的,应该有很多是曹雪芹回忆他少年时候家里演戏的盛况,我随便算了一下,《红楼梦》里面提到的昆曲,最起码有十出,当时比较经典的《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还提到《一捧雪》、《玉簪记》、《西楼记》、《钏钗记》、《八佾记》,曹雪芹的祖父写的《续琵琶》,特别是里面那一折《胡笳十八拍》,后来京剧改成很有名的《文姬归汉》,讲汉朝的蔡文姬嫁到胡人番邦,后来曹操让她回来的故事。曹雪芹很崇拜他的祖父曹寅,曹寅很有学问,很会享受生活,自己写传奇本子。那时候写传奇、写剧本的,都是文人雅士,所以昆曲跟元曲、元杂剧不一样,昆曲的作者很多是当官的,他们算一算,有四五十个进士会写剧本。《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也是很有社会地位的人,那时昆曲是雅部,文人雅士、王公贵族都喜欢,是他们的生活中少不了的娱乐,也表示一种品位,就像现代人喜欢去看芭蕾舞、听听歌剧,不懂没关系,反正进去欣赏就好了。像贾母这样有个自己的家班,自己的家班子还不够,还外面请戏班子来娱乐嘉宾,那表示她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乾隆时代的确如此,不仅昆曲是艺术,很多种艺术形式都臻于顶峰,《红楼梦》也到达文学的高峰又高峰,后来者再也追不上这种爆发的创作力量(creativity)。

昆曲跟《红楼梦》是很搭调的文化氛围,到乾嘉时代就走下坡了。昆曲基本上起源于昆山,昆山在上海附近,现在提到昆山是台商集中地,我也去过昆山,到处都是工厂,看不见一点昆曲的味道,事实上,那个地方产生过中国很了不得的艺术。昆曲流传以后到了苏州,苏州这个地方是当时的昆曲重镇,再往南京、杭州、扬州……这些地方,都是曹雪芹熟悉的。曹家的江宁织造是在南京,《红楼梦》它故事发生的真正地点,应该是南京,但他隐掉了。北京这个地方,是抄家以后,曹雪芹他们全家再回到北京去。江南文化的结晶以昆曲为代表,也就是《红楼梦》的味道。我不能想象贾母看个闹哄哄的地方戏,那是慈禧太后爱看的,老佛爷的品位比较粗糙一点。康熙、乾隆都很喜欢昆曲,昆曲的兴盛,跟当时皇家的提倡也很有关系。后来昆曲衰落,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失宠了,没有皇家的支持了。西方的古典音乐也是一样,莫扎特,他要去宫廷里演给那些贵族听的。慈禧太后不喜欢昆曲,她喜欢京戏,京戏是花部,昆曲是雅部,因为慈禧喜欢花部,京戏就兴盛得不得了,宫里的那些供奉,像谭鑫培、杨小楼他们都是唱京戏的。京戏大盛当然有很多原因,皇家提倡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老佛爷还是很爱昆曲,可能昆曲会继续兴盛下去的。

比《红楼梦》早一点的一部小说《儒林外史》,也是乾隆时代的,里面有两个风流雅士杜少卿、杜审卿,是两兄弟,那时就在南京莫愁湖举行了一个昆曲大赛。据说光南京一个地方,有六七十个班子,那些戏班唱旦角的,六七十个人通通扮上,在莫愁湖边演出,全南京的富商都租了花艇停泊在那儿欣赏,一唱唱了通宵达旦,最后选出个冠军来,还给他一个很大的金杯,震动江南。他们的那个昆曲比赛,写小说的虽然是虚构,可能也就是当时的生活形态,不经意地就写进去了。

贾府的元宵过完了,这一回也有几个地方我挑出来。放炮仗了,王熙凤也撒娇,她很害怕,尤氏就把她抱着,庚辰本写,尤氏笑道:“你这孩子又撒娇了。”我想尤氏跟王熙凤是平辈,不可能叫她孩子,而且这时候是她们两个在开玩笑,其实尤氏受王熙凤打压蛮厉害的,逮到机会也要戳她两下,说她“听见放炮仗,吃了蜜蜂儿屎的”,讽刺她举止轻狂。程乙本是“你这会子又撒娇儿了”,口气比较合情合理。庚辰本说到元宵过完了之后,十八日便是赖大家,十九日便是宁府赖升家,二十日便是林之孝家,二十一日是单大良家……意思是那些管家们,每个人家里开个party,都来迎贾母到家里面去玩。这个不大可能。大家想一想,贾母到他们仆人家里去只有一次,是贾政的乳母赖嬷嬷,她的地位很高,她很有面子,在贾母面前可以平坐平起的,因为她的孙子赖尚荣捐了一个官,她家里面也有蛮好的排场,赖大又是荣国府的管家头头,贾母才会赏脸的。哪有可能林之孝这些人也都开起party来请人,没这个规矩,根本请不动的,就是赖嬷嬷来请,还要三番四次先通过凤姐的安排。程乙本没有这段,庚辰本这里还跑出一个单大良家,这很奇怪,从头到尾根本没有单大良这个人,你看它说:这几家,贾母也有去的,也有不去的。我想贾母不可能随便去哪家,她从初一到十五已经累得不得了,自己家一连串的party,哪里还有精神去仆人家参加party,所以我想这个不合理,跟程乙本一比对,这个应该是多余的。

作品简介:

当八十岁的白先勇,

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

看文学大师白先勇如何细腻解说《红楼梦》这本“天书”,

看二位小说家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

《红楼梦》导读是白先勇先生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东亚系主要授课之一,分中英文两种课程,持续二十多年。

二○一四年,台大邀请回母校开设《红楼梦》导读通识课,由于《红楼梦》这本“天书”历来的研究、批评、考据、索隐,林林总总,汗牛充栋,各方争议热烈,任何一家之言,都难下断论。白先勇藉三学期的细说,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导读,侧重解析《红楼梦》的小说艺术:神话架构、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观点运用、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检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

《红楼梦》早被公认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更是集大成的才子书,才子书的真正解人,往往需要“惺惺惜惺惺”的风流人物。当今之世,白先勇不正是这种才子?他性好《红楼梦》,熟读大半生,尤其跨越两百多年时空,以小说家与小说家心灵相印,岂非最适当的解人?

白先勇的细说,除了体大思精的掌握全书真意,更在一字一句、一段一落中,处处见出其中个别呈露的微妙涵义。白先勇“要把金针度与人”,绝不止浅层的讲故事,说人物,他透过解构、剖析、抒理、同情……出入宏观与微观,如同曹雪芹书写那么强烈的兴致勃勃,将毕生对《红楼梦》的钻研体会,倾囊相授。

透过这套书详实而精准的整理呈现,不仅对《红楼梦》的欣赏与理解,指出一条康庄大道,更带给读者对传统、对文学、对文化、对人生的感悟与启发。

作者:白先勇

标签:白先勇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红楼梦红学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最热门章节:
1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2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噩梦3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4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5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6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7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8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9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10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