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佛法概要_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第三节 三论宗

明旸法师
宗教哲学
总共61章(已完结

佛法概要 精彩片段:

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第三节 三论宗

佛灭后七百年间,龙树菩萨依佛说的般若经造《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沦》,是为本宗的鼻祖。继承龙树系统而弘传本宗的,为提婆菩萨,造《百论》,广破外道小乘。故般若真空,在佛灭后七百年,成为有力的学说。至东晋、姚秦弘始三年十二月,罗什师东来,翻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及《智度论》等,是为我国三论宗的起源。隋吉藏大师,专弘此三论。并造疏解释,一时大江南北,风起云涌,学者景从,故号三论宗。或加《大智度论》名曰四论宗。惟自从天台宗兴起后,不啻沦为天台的附庸,未有专论本宗的了。本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藏为所依的经典,故称三论宗。这三部论的大纲:为破邪显正,灭除众生一切迷执,而归于中道实相的空义。在三部论中,《中论》是正破小乘的法执,旁破外道而显大乘实相的法义。《百论》是正破外道我执,旁破小乘而显大乘实相的法义。《十二门论》显大乘正道,并破小乘外道。又《中论》以二谛为宗,《百论》以智为宗,《十二门论》以智境为宗,这即是三部论不同的概况。本宗所明的教义,在毕竟空理。而所谓空,即是无相、无得的空,诸法实相。在无所得空上,要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执,实相的本体,自然亦就显现。所以本宗为要显正,必先破邪,而破邪即所以显正,这是本宗最高的纲要。要破邪显正,依三论的话来说:“破邪则下拯沉沦,显正则上弘大法,振领提纲,理唯斯二。”所谓破邪,即是总破一切有所得的见执,概括言之,见执有四种:即一、外道——实我的邪见。二、毗昙——实有的执见。三、成实——偏空的情见。四、大乘人——一切有所得的见解。以上四种的迷惑,悉皆破灭,大小的见执,亦皆斥除,以达无我的境界。因为破邪已尽,无有所得,既无迷执,即此中道实相的真理,便可显现出来。《金刚般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本宗破邪的大意,开示诸法实相的教义。但诸迷妄无量无数,如何破法,可依《中观》建立八不要义。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这即是说明宇宙万事万物,没有固定的自性,是随关系而变演的。能明白这八不的理论,一念观空,无相安乐,即可破除迷妄,显现真体,确是本宗觉心不生的根本法门。《中论疏》说:“八不者,盖是正观之止归,方等之心髓,诸佛法之知见,示得失之根源。迷之即八万法藏,冥若夜游,悟之即十二部经,如对白日”。总之,本宗以自性本空,空即不执着、不实在的意思。明不生灭排遣一切妄执,断除一切意欲。主张从理解佛理,使内心解脱流转,证入真空本性。从智慧入手,以求大智慧而履行中道救世,故本宗又名空宗,或称空慧宗。

作品简介:

如何才能报答师恩,三十多年来,一直萦回在我的脑际。《圆瑛法汇》这套丛书虽深入浅出,编得极好,但一般人不易掌握。设想写一部综合性,通俗化佛书,将我跟随先师学习的一点肤浅体会写出来,作为学习法汇的心得,接引初机,实为当务之急,如此或许能报师恩于万分之一。···

作者:明旸法师

标签:禅宗律宗菩萨佛陀释迦牟尼

佛法概要》最热门章节:
1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结束语2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第七节 真言宗3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第六节 法相宗4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第五节 华严宗5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第四节 天台宗6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第三节 三论宗7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第二节 成实宗8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第一节 俱舍宗9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九节 佛弟子对律学要怎样信受奉行10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八节 菩萨戒的源流和它的戒相
更多『宗教哲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