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觉悟之道_第四十三章 八种世间法

那烂陀
宗教哲学
总共46章(已完结

觉悟之道 精彩片段:

第四十三章 八种世间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出跃经》

八世间法

此是非颠倒的世间并非到处都是玫瑰,也非尽是荆棘。玫瑰花柔软、美丽、芳香,但是,使其得以生长的茎却布满了毛刺。玫瑰就是玫瑰,毛刺就是毛刺。因为玫瑰.人们就不多管毛刺,也没有人因为毛刺而轻视玫瑰。

就乐观主义者而言,这个世界是绝对是美好。就悲观主义者而言.这个世界完全是痛苦。但是,对于一个真实主义者来说,既不是绝对的美好,也不是完全的痛苦。从现实出发,这个世界充满了美丽的玫瑰和尖尖的毛刺。

聪明之人不会陶醉于玫瑰花的美丽,而是如实地认识它。明白了荆棘的本性,他将正确对待它,从而谨慎小心,不受其伤害。

如问钟摆不停地左右摇晃,四对顺逆之法充满了这个世界。每一个人在此生命之流中都不得不面对它们。

它们是利(labha)衰(alabha),称(pasamsa)讥(ninda),誉(yasa)毁(ayasa),乐(sukha)苦(dukkha)。

利和衰

作为一惯例,商人总有得有失。获得了利益或利润则心情舒畅,这是人之常情。就其本身而言,这并不错。这些正当的或非正当的利益给予一般人追求的快乐。如果没有这些快乐的时刻,即使是短暂的,生命将失去生存的价值。在这个竞争激烈,秩序混乱的世界中,人们很少享受得到真正使其心情快乐的幸福了。不过,这样的幸福,虽然是物质方面的,也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和长寿。

问题就出现在亏损时。一个人能微笑地接受盈利,但不是损失。当有些人难以承受亏损时,常常导致精神崩溃,有时甚至自杀。正是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人们应该表现出道德勇气,保持心态平衡。在与生活相抗争中,每一个人都有曲折的起伏。一个人应特别准备好吃亏,这样,失望就会随之减少。

当东西被偷,一个人很自然地会感到伤心。但是,伤心不能使人找回丢失的东西。他应这么想,有人由此而获得了利益。虽然说是非正当的,希望他幸福快乐!

或者,一个人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只不过是一点点损失。”他或者可以以更高的哲学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被叫做我或我所。”

作品简介:

本书以巴利三藏经典、注疏以及流传于佛教国家,特别是以斯里兰卡的传统为基础,又是一位佛教僧人的微薄努力。

本书的第一部分叙述了佛陀的一生,第二部分阐述了巴利语系佛教。

本书是由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学大师那烂陀长老所著。长老在斯里兰卡家喻户晓,以其广博的佛学知识和高深的佛法修证而闻名于上座部佛教国家。 本书共分四十四章。以原始经典为基础,真实地介绍了佛陀的一生、结合现代科学和哲学,精辟地论述了上座部佛教的特色,系统地讲解了因果业报、六道轮回、涅盘及菩萨思想,使人耳目一新,其中更有作者自己修证后的真知灼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学者的必读书。

作者:那烂陀

翻译:学愚

标签:觉悟之道那烂陀

觉悟之道》最热门章节:
1第四十四章 生命之谜2第四十三章 八种世间法3第四十二章 四梵住4第四十一章 十波罗蜜5第四十章 菩萨思想6第三十九章 阿罗汉7第三十八章 涅槃之道——慧8第三十七章 五盖——五种精神障碍9第三十六章 涅槃之道——定10第三十五章 涅槃之道——戒
更多『宗教哲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