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_第五章 古代的纺织工具 第二节 纺纱机具

赵翰生
科普学习
总共23章(已完结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 精彩片段:

第五章 古代的纺织工具

第二节 纺纱机具

(1)纺缍

将松散的纤维拧成线条并拉细加捻成纱的过程叫纺纱,我国最早用于纺纱的工具是纺缍。

关于纺缍的具体出现时间,现在已无从查考。不过在河北磁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已有纺锤的主要部分——纺轮的出现,说明至迟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有了纺锤。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处,都有大量石制或陶制纺轮出土,更表明纺锤已成为当时主要的纺纱工具了。

从古代这些遗物看,纺锤有单面插杆和串心插杆两种形式(图12)。它们都是由纺轮和锤杆两部分组成。锤杆一般用木、竹或骨制成。比较早的只是一根直杆,战国以后,出现了顶端增置铁制屈钩的锤杆。纺轮一般是用石片插杆纺锤或陶片经简单打磨而成。早期的纺轮其形式有扁圆形、鼓形、算珠形、梯形等,直径大都在五六厘米,重量在50—150克之间。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对纱线细度要求逐渐提高。稍晚的,大都是用黏土专门烧制而成的,其形式趋于轻薄,侧面呈偏平状或梭子状,直径略有缩小,重量在15—60克之间,有的还加以纹饰和彩绘。

纺锤的结构看起来很简单,但它的工作原理却很科学。它巧妙地利用物体自身的重量和它旋转时产生的力偶作功,使乱麻似的纤维被牵伸加捻,撮合成纱线。纺轮的外径和厚重,是决定成纱细度的关键。外径和重量较大,转动惯量也比较大,纺成的纱较粗;外径适中,重量较小,厚度较薄的,转动惯量虽小,可转动延续时间较长,因而成纱较细且比较均匀。这也是早期的纺轮较之晚期厚重的原因之一。

出土纺轮上的彩绘,多为红褐色,少量为黑色或黑褐色,以直线、弧线或卵点纹组成同心圆、辐射线等图案(图13)。这种装饰,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好看,而且是为了在旋转加捻时比较容易判断捻向,起到匀捻作用。

纺锤的使用方法有掉锭法和转锭法两种。掉锭法所用的纺锤是单面插杆式,纺纱时先将要纺的散乱纤维放在高处或用左手握住,再从其中抽捻出一段缠在锤杆上端,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捻动锤杆,使纺锤不停地在空中向左或向右旋转,同时不断地从手中释放纤维。就这样,纤维在纺锤的旋转和下降过程中得到了牵伸和加捻,待纺到一定程度,把已纺的纱缠在锤杆上。如此反复,直到纱缠满锤杆为止。纺锤顺时针转动成Z捻纱,反之成S捻纱。

转锭法所用的纺锤是串心插杆式,因它的锤杆较之前者要长得多。使用时,纺锤不是悬吊在空中,而是倾斜地倚放在腿上,用手在腿上搓捻锤杆,使纺锤转动。由于转动空间的局限性,所纺的纱均为S捻。近代山西个别地方、云南白族、西藏藏族还保留了这种纺纱方法。

纺锤的出现,给原始社会的生产带来了巨大变革,是我国纺纱工具发展的起点。

(2)手摇纺车

用纺锤纺纱时,由于人手每次搓捻锤杆的力量有大有小,使得纺锤的旋转速度时快时慢,纺出的纱线极不均匀。而且用手搓动锤杆一次,纺锤只能运转很短的一段时间,纺出很短的一段纱。随着织造工序对纱线需求的骤增,纺锤效率低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使得人们不得不创造新的纺纱工具来替代,在人们实践中,手摇纺车应运而生了。

纺车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现在还无法确定。长沙曾出土过一块战国时代的麻布,其经线密度每厘米28根,纬线密度每厘米24根,比现在每厘米经纬各24根的细棉布还要紧密。这样细的麻纱,用纺锤是纺不出来的,只有在纺车出现之后才有可能。据此推测,纺车大约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

古时纺车也称为軖车、纬车或繀〔sui岁〕车,这除了和各地方称呼不同外,主要和纺车的不同用途有关,有的用于并捻合线,有的用于络纬,也有的用来加捻牵伸。较早的纺车形制图像均见于汉代。1976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的一块帛画上,画有一名妇女操纵手摇纺车的形象。1952年山东滕县龙阳店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形态生动的人物,正在纺车、织机和络车旁操作。除了上述两种文物之外,还发现许多汉画像石上边刻有纺车。出土的这些汉画像石,充分展示了汉代纺织生产活跃的景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纺车在汉代的应用已相当普及,也有理由推断纺车的出现应该远在汉代之前。

作品简介:

中国是养蚕织丝的发源地,历代生产的丝织物,以精湛的制作,高超的技艺,使中国一直在世界上享有“东方丝国”之称。中国传统的、高水平的丝织技术,对世界文明曾经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

作者:赵翰生

标签:赵翰生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科技专题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最热门章节:
1附录 辅文图片2第六章 古代的印染技术 第五节 整理技术3第六章 古代的印染技术 第四节 印花技术4第六章 古代的印染技术 第三节 古代的色谱5第六章 古代的印染技术 第二节 染色技术6第六章 古代的印染技术 第一节 印染原材料的种类7第五章 古代的纺织工具 第三节 织造机具8第五章 古代的纺织工具 第二节 纺纱机具9第五章 古代的纺织工具 第一节 缫丝、络丝、整经机具10第四章 古代的棉纺织 第三节 棉织业在全国的普及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