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我是刘心武_关于《班主任》的回忆

刘心武
传记回忆
总共17章(已完结

我是刘心武 精彩片段:

关于《班主任》的回忆

在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与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卷中, 第613页,由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杜维?福克马执笔的《1976年和“伤痕文学” 的出现》一节里,他这样说:“在新作家里 ,刘心武是第一个批判性地触及‘文化大革命’的不良后果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班主任 》(1977年)引起了全国的注意。他涉及了‘文化大革命’给作为其受害者的青年人正常生活 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综合后果。”在第800页,由加州大学东方语言学教授塞瑞尔?伯奇执笔 的《毛以后的时代》一节里,则说:“‘伤痕文学’的第一次表露,也是实际上的宣言,应 推刘心武1977年11月发表的《班主任》。书中的那位中学教师,是个刘在后来的几篇小说中 也写到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和受人喜爱的人物。那位老师所讲的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戏剧性, 但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几个互成对照的青年形象。一个是‘四人帮’时期遗留下来的失足者 ,那位老师不顾同事们的怀疑,为他恢复名誉。但这个失足者倒不成问题,问题出在那个团 支书思想受到蒙蔽,甚至比那个小捣蛋都不开窍,但她热情很高,而且动不动就天真地把自 己看也没看过的文学作品斥为淫秽读物。相比之下第三个学生就是个被肯定的人物了,在整 个动乱期间,她的家庭环境保护了她的心灵健全,因为她家书橱里还继续放着托尔斯泰、歌 德、茅盾和罗广斌的作品。”然后又说:“刘心武向来是正脱颖而出的一代青年作家雄辩的 代言人……”接着引用了我在1979年11月四次文代会上的一段发言,又说:“在运用短篇小 说的技巧上,刘心武进展很快。1979年6月他发表了《我爱每一片绿叶》,这篇故事成功地 将隐喻、戏剧性的事件和复杂的时间结构,全部融合进长留读者心中的人物描写里,描写了 一个才华横溢而又遭受迫害的怪癖者。故事中心意象是主人公藏在书桌中的一张女人的照片……刘心武将藏匿的照片这一象征物,触目惊心地暗喻为知识分子的‘自留地’……在 中国这样一个环境中,这真是一个可能引起爆炸的想法。”(译文引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10月第一版)引用这些“洋鬼子”的话,确实不是“崇洋媚外”,而只是为了简便地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班主任》这篇作品,产生于我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为 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

(2)这篇作品是“伤痕文学”中公开发表得最早的一篇。

(3)人们对这篇作品,以及整个“伤痕文学”的阅读兴趣,主要还不是出于文学性关注,而 是政治性,或者说是社会性关注使然。

(4)这样的作品之所以能引起轰动,主要是因为带头讲出了“人人心中有”,却一时说不出 或说不清的真感受,也就是说,它是一篇承载民间变革性诉求的文章。

(5)这样的作品首先是引起费正清、麦克法夸尔等西方“中国问题专家”――他们主要是研 究中国政治、社会、历史――的注意,用来作为考察中国社会政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种资 料,这当然与纯文学方面的评价基本上是两回事儿。

(6)就文学论文学,《班主任》的文本,特别是小说技巧,是粗糙而笨拙的。但到我写《我 爱每一片绿叶》时,技巧上开始有进步,到1981年写作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时,才开始 有较自觉的文本意识。

《班主任》的构思成熟与开笔大约在1977年夏天。那时我是北京人民出版社(现北京出版社) 文艺编辑室的编辑。1961年至1976年是北京十三中的教师,从1974年起被“借调”离职写作 ,1976年正式调到北京人民出版社当文艺编辑。《班主任》的素材当然来源于我在北京十三 中的生命体验,但写作它时我已不在中学。出版社为我提供了比中学开阔得多得多的政治与 社会视野,而且能更“近水楼台”地摸清当时文学复苏的可能性与征兆,也就是说,可以更及时、有利地抓住命运给个体生命提供的机遇。

写《班主任》时,作为文艺编辑室的编辑,我分工抓长篇小说,当时手里比较成熟的稿子有 两部,一部是前面提到的《雅克萨》,另一部是两位农民作者合作的,写农村修路的《大路 歌》。他们的稿子生活气息浓烈,文字也活泼流畅。虽说1976年10月打倒了“四人帮”,但 1977年2月7日,当时的最高领导人通过“两报一刊”的社论明确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 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两个凡是”决 定了还得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当然也不能否定“文化大革命”。我们编辑部对稿子的取舍 ,也 就不能不以此为准绳,这可难为了我这个责编和两位作者――我们必须使稿子里有阶级敌人 搞破坏,还得歌颂“文化大革命”。可他们那里修路,实在并没有阶级敌人搞破坏,于是我 出差到他们所在的农村,跟他们翻来覆去地编造阶级敌人破坏的故事,可是怎么也编不圆。 结果,这部书稿到头来没能出版。与《雅克萨》作者谢鲲的接触,使我感到我们那一代人必 须抓紧做事(1977年我35岁,已不能算是很年轻了);编《大路歌》的失败,使我产生出弃瞎 编、写真实的求变革的想法。

1977年夏天我开始在家里那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偷偷铺开稿纸写《班主任》,写得很顺利, 但写完后,夜深人静时自己一读,心里直打?鼓――?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嘛!这样 的稿 子能公开拿出去吗在发表欲的支配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有一天下了班,我到离编辑部最 近的东单邮电局去投寄它,要把它投给《人民文学》杂志。柜台里的女工作人员检查了我大 信封里的东西,严肃地跟我指出,稿子里不能夹寄信函,否则一律按信函收费。我心理上本 来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冒险的事,她这样“公事公办”,毫不通融,令我气闷,于是我就跟 她说不寄了。从东单邮局骑车到了中山公园,在比较僻静的水榭,我坐在一角,想作 出最后决定:这稿子要不要投出去还是干脆拉倒后来我取出《班主任》的稿子,细读,竟 被自己所写的文字感动,我决定,还是投出去吧,大不了发表不出来,还能把我怎么样呢 过了若干天,我到另一家邮电所寄出了它。

《班主任》小说稿在《人民文学》杂志编辑部的具体处理过程,我自己并不十分清楚。我是 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善公关交际,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把稿子直接送到《人民文学》编辑部 去其实从我当时居住的地方骑车过去只需十多分钟,可是出于羞涩,我还是宁愿花钱费时 通过邮局寄去。小说发表出来时已是12月(刊物脱期了)。我从报纸上看见目录,自己骑车到 编辑部,没好意思见编辑,直接到总务人员所在的大屋,拿现金买了十本,那屋里的人当时 也不知道我是谁。出了编辑部,我赶紧骑车回家,展读那油墨喷香的刊物,心里很高兴。不 过,那并不是我头一回闻见自己文章印出的油墨香――我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是《谈〈第 四十一〉》。我在“文化大革命”前发表过约七十篇小小说、散文、评论什么的,大都非常 幼稚。1974年到1976年,为调离中学,我为当时恢复出版业务的机构提供合乎当时要求的文 稿,发表过若干短篇小说、一部儿童文学中篇作品、一部电影文学作品。这虽然都是些现在 提起令我脸红的东西,但它们也可能使当时《人民文学》的编辑们多少对我有些印象,因而 能及时审阅我的稿子。我对《班主任》敝帚自珍,因为那毕竟是我第一篇根据自己的真实感 受,写出自己真实认知的作品,我并因此成名,为世人所知。

《班主任》发表后,读者反响强烈,看到这篇作品的人纷纷给我来信,尤其是当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改编成广播剧播出后,影响就更大了。北京一些来往密切的业余作者,也都纷纷给予 鼓励,我所任职的出版社的同人们也都为我高兴。大家在一起,兴高采烈地创办了《十月》 (开头还不叫刊物,叫丛书,实际就是大型文学刊物)。我趁热打铁,在《十月》创刊号上发 表了《爱情的位置》,电台也马上就广播了。我又在复刊不久的《中国青年》上发表了《醒 来吧,弟弟》,电台又予广播。这些作品虽然“思想大于形象”,但也有读者向我表示,他 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愉悦。如有个工厂的工人,打听到我家地址,找上门来,他手里 拿着一本发表《班主任》的杂志,递给我看。他在那小说的很多文句下划了线、加了圈,他 说那些地方让他感到很生动,比如小说里写到工人下班后,夜晚聚到电线杆底下打扑克,他 就觉得那细节“像条活鱼,看着过瘾”。当时文学界一些影响很大的人物,像张光年不消说 了,正是他拍板发出了《班主任》这篇作品,此外像冯牧、陈荒煤、严文井、朱寨等, 都很快站出来支持。但反对的意见也颇强烈,有人写匿名信,不是写给我和编辑部,而是写 给“有关部门”,指斥《班主任》等“伤痕文学”作品是“解冻文学”(这在当时不是个好 谥号,因为苏联作家爱仑堡曾发表过一部叫《解冻》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配合赫鲁晓夫搞 “反斯大林”的修正主义政治路线的始作俑之作。“伤痕文学”既然属于“解冻文学”,自 然就是鼓吹在中国搞“修正主义”了,这罪名可大了)。也有身份相当重要的人指责有的“ 伤痕文学”作品是“政治手淫”(倒不是针对我的《班主任》,不过在那种情况下,“伤痕 文学”绝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我也闻之惊心)。更有文章公开发表,批判这 些作品“缺德”,我还接到具名的来信,针对我嗣后发表的《这里有黄金》(那篇小说对“ 反右”有所否定),警告我“不要走得太远”(来信者称他曾犯过“右派错误”,而那之后对 他的批判斗争和下放改造都是非常必要的,收获很大,不容我轻易抹杀)。而同时,港、台 及海外对《班主任》又大力介绍,有些言辞相当夸张,如说我是“伤痕文学之父”等等。

? 那时候,这样的“海外反响”越多,便越令一些人对当事人侧目。因此我在颇长一段时间里 ,心里都不是非常踏实。1981年,我应日本《文艺春秋》社邀请访日期间,主办方带我们参 观 一座日本古代监狱模型时,翻译林美由子小姐“触景生情”地对我说:“你是不是差一点被 关起来”她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中国呆过的人,根据切身体验,在初读《班主任》时( 那时已回日本),确实为我捏了一把汗――这种心理状态,29年过去,不要说现在的年轻人 难以理解,就是我这个当事人,回想起来,也恍若一梦!但以下的事情却绝不是梦,而是切 切实实经历过的:在1977年11月《班主任》发表之后,1978年3月,报纸上还刊登出当时最 高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强调“两个凡是”,强调要“继续批判邓小平的右倾翻案风”,甚至 强调“文化大革命”的必要性和“伟大战果”(只是说“这一回”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而以后必要时还要搞),还说“四人帮”是“极右”,以此阻挠党内外批极左的强烈要求。1 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之《人民日报》转载,这 让我心情为之一振,我意识到这些事情都与我生死相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四?五”天安门事件获得平反,我欢欣鼓舞。19 89年,复苏的文学界第一次评选全国优秀小说,《班主任》获第一名。当时茅盾在世,我从 他手中接过了奖状,同时有多篇“伤痕文学”一起获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它被指为是一 场浩劫。紧跟着,改革、开放的势头风起云涌,呈难以逆转之势。说实话,这时候我才觉得 悬在《班主任》上面的政治性利剑被彻底地取走了。但《班主任》作为特殊历史时期里,以 小说这种形式,承载民间诉求的功能,也便完结。它被送入了“博物馆”(各种当代文学史 ,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一类的资料性著作),它不可能再引得一般文学爱好者在 阅读中产生出审美愉悦了,甚至于,反而会引出“这样的东西怎么会一时轰动”的深深疑问 。进入20世纪80年代,想再靠这样的创作路数和文本一鸣惊人,获得荣誉,是越来越难了。 自《班主任》以后,我笔耕不辍,一方面坚守社会责任感,越来越自觉地保持民间站位,不 放弃以作品抒发浸润于我胸臆的民间诉求,一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美学上的修养,努力使自己 的小说更是小说,并大大展拓了以笔驰骋的空间。

《班主任》发表至今已有29年。我本不愿重提这粒“陈芝麻”,但最近我从年轻一代那里听 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班主任》的写法,以及一度的轰动,是畸形的文学景 观;另一种说,像那样的作品,在适当的社会发展阶段,还一定会卷土重来,是文学史上惯 常的一元、时不时会一闪的正常景观。我不能确定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也许,唯有未来文 学发展的轨迹本身,才能确认或否定种种不同的预测。?

关于《红楼梦》的问答

作品简介:

本书是刘心武先生在揭秘红楼引发争议之后,首次向外界袒露自己的心声,回顾了他研究《红楼梦》的整个过程,讲述了他文学创作道路上的起起浮浮,对自己64年的人生经历作出了全面的回顾。

刘心武的一生颇具传奇,他出身名门,却有着颠沛流离的幼年;他淡泊名利,却因《班主任》一举走上中国文坛的中心;他执著于文学创作,却在文学之路上屡遭挫折;他热爱《红楼梦》,热爱红楼研究,却因此在耄耋之年,受到了不应有的指责和批评。在《我是刘心武》书中,刘心武首次公开自己用文字纪录的不平凡一生中,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书是刘心武先生在揭秘红楼引发争议之后,首次向外界袒露自己的心声,讲述了他文学创作道路上的起起伏伏,对自己64年的人生经历作出了全面的回顾。刘心武的一生颇具传奇,他出身名门,却有着颠沛流离的幼年;他淡泊名利,却因《班主任》一举走上中国文坛的中心;他执著于文学创作,却在文学之路上屡遭挫折;他在老年热爱红楼研究,却因此受到了指责和批评。

显赫的家世、有趣的少年、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坎坷、揭秘红楼的辛酸和渴望平静,这些都将在《我是刘心武》中一一展现。10年前,团结出版社曾出版过刘心武同名散文集,如今增补10万字而成,分为我的少年、我的爱、我的文学、我的人生哲学4部分,并披露了近70幅刘心武私家图片和他的画作。

书中,刘心武用细腻的笔触写了妻子的琐碎小事:妻在工余饭后,练起了钢琴,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练会了《致爱丽丝》、《少女的祈祷》等曲目。自此以后,他家的生活乐趣,又大有增添。在妻的鼓励下,他以笨拙的双手,也练会了半阕《致爱丽丝》。

作者:刘心武

标签:现代作家小说红楼梦

我是刘心武》最热门章节:
1我与古典文学2感念茅盾3我看《金瓶梅》4在美国讲“红楼”5关于《班主任》的回忆6我与“新时期文学”7我的平民朋友8看儿子慢慢长大9妻子晓歌10留洋姑妈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