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追寻完美:费德勒的故事_引子:没有人料到是他

瑞内·施道弗
传记回忆
总共9章(已完结

追寻完美:费德勒的故事 精彩片段:

引子:没有人料到是他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对于网球来说也许比其他任何运动项目都更合适。世界各地那些数量庞大的充满野心和天赋的少年球员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到达网坛的巅峰,但那些真正的冠军总是在很早的年纪就已经能令周围人相形失色。

就好像,我永远也忘不了1984年温布尔登公开赛上的那一天,我的德国同行克劳斯-皮特·维特(Klaus-Peter Witt)——人们都叫他“KP”——冲向我、抓住我并且将我拖出嘈杂的新闻中心。“我们找到他了!我们找到他了!”他大喊着:“红色炸弹终于来了!”

KP领着我穿过全英俱乐部东北角的密集人流,来到了第13号球场,那里似乎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骚动;人们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往场地里看。一位红头发、蓝眼睛的16岁少年正在横扫美国对手布莱恩·威伦博格(Blaine Willenborg),红头发当时已经以6比0和6比0领先了,英国记者们疯狂地查找着上一位在温布尔登一局不失地拿下胜利的球员资料。不过这个少年让他们免受这项工作之苦,他在第三盘丢掉了四局。

这个家伙是一个无以伦比的上天赐物,他用他蛮横冷酷的发球和底线球痛击着网球,他的名字是鲍里斯·贝克尔(Boris Becker)。说到贝克尔,他曾经的德国教练克劳斯·霍夫萨斯(Klaus Hofsaess)说过,“只要能够提高他的正手,他愿意吃下一只老鼠。”KP兴奋不已。从温布尔登单打资格赛中杀出的贝克尔,又接着在正选赛第二轮打败了尼日利亚球员奥迪佐(Odizor)。贝克尔的第三轮比赛在有着“冠军坟墓”之称的2号球场举行,他面对美国球员比尔·斯坎伦(Bill Scanlon),但贝克尔在第四盘比赛中摔倒并扭伤了脚踝。因为严重的韧带拉伤,他被担架抬出了球场。

当天晚上,KP和我在格罗切斯特酒店的酒吧询问贝克尔的教练冈特·波什(Gunther Bosh),他的孩子怎么样了。波什主动把房间钥匙递给我们说:“你们还是自己去问他吧!”

我们原以为会看到一位被淘汰后的沮丧年轻人,但贝克尔正躺在床上看电视,对缠在他腿上厚厚的绷带毫不在意。我们看不出他有任何的抱怨或不快,“看!那是我,那是我!”他兴奋地指着电视屏幕上的当天赛事精华节目大喊着。KP和我会意地对视了一眼,我们都明白,如果这个德国人不成功的话,那么谁还会成功呢?

第二年,贝克尔以17岁的年龄赢得了温布尔登男单桂冠,成为历史上赢得这项锦标的年龄最小的球员。

和贝克尔一样,大多数的伟大球员都似乎像一声惊雷那样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伟大的女子球员通常在更小的年纪就能够取得突破当她才只有12岁时,辛吉斯就参加了为18岁以下球员设立的法国公开赛青少年组女子赛事,毫不夸张地说,球员、教练、媒体和球迷们排着队争相一睹这位天才当辛吉斯赢得冠军并且在2号球场接受奖杯和鲜花时,最具声名的美国网球评论员巴德·科林斯(Bud Collins),这位总是穿着鲜艳长裤的《波士顿环球邮报》网球专栏作家,正坐在场边。“嗨!施道弗,”他隔着很多排观众冲着我大喊:“这就是你今后20年的‘长期饭票’啦!”

然而,罗杰·费德勒的成长轨迹完全不同。尽管人们较早就了解到了他的天赋,但他从未被看作是未来可能统治这个项目的王者。那些从小就认识他的人中,不少人至今仍惊讶于他的成长与发展。“我从未想过他会成为世界第一,他不是超人,他只是和其他人一样的又一位球员而已。”费德勒少年时期的一位主要竞争者达尼·施奈德(Dany Schnyder)说道;费德勒的童年伙伴、来自苏黎世的职业球员迈克尔·拉玛(Michael Lammer)也表示:“当他十五六岁时你会意识到他天赋出众,但直到他17岁成为青少年组世界第一时,你才会确信他确实具备成为顶尖球员的必备素质。”

没有人会期待罗杰·费德勒能够变得如此伟大,即便在瑞士也同样如此。当他刚刚踏入网坛时,他在正成为女子网坛主要力量的辛吉斯所取得成功的映衬下相形失色;而当他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青少年球员时,小他312天的辛吉斯又正处于事业的巅峰,她在1997年赢得了四大满贯赛事中的三项桂冠,并且独占了中央舞台,特别是在瑞士。当瑞士已经拥有了女子现世界第一球星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还要去关注费德勒、一位拥有着天赋以及不确定未来的青少年球员呢?

即便在瑞士,人们也很少将费德勒作为一位未来的世界第一来谈论。在一个高山滑雪非常盛行的国度,人们总是对过“高”的期望值心存谨慎。一个新的鲍里斯·贝克尔或是皮特·桑普拉斯已经在日内瓦湖和康斯坦斯湖之间冉冉升起的奇特想法,几乎从未出现过在任何人的头脑中。然而,这对于年轻球员并不是件坏事。相反,费德勒可以安静地成长,而不必生活在父母以及公众巨大期望带来的压力之中。

不过,费德勒毕竟还是成长在一个职业网球较具影响力的国家。作为ATP最重要的室内赛事之一,瑞士室内赛的举办地就在费德勒位于巴塞尔近郊祖传的家旁边散步即可到达的地方。罗杰的母亲勒内特(Lynette)曾是这项赛事组织工作积极的参与者,罗杰自己还曾在1994年担任过赛事的球童,13岁的他当年甚至还和吉米·康纳斯合过影。另外,瑞士还诞生过冈特哈德以及罗塞特等著名球星。

尽管费德勒并非成长于一个伟大的网球传统国家,但瑞士也并非网球运动的不毛之地。也正因为如此,费德勒很早就认为,一个瑞士人没有理由无法登上网球世界的最高海拔。

作品简介:

瑞士球王罗杰·费德勒在只有26岁时就已获得了11座大满贯赛事桂冠,并且注定将超过桑普拉斯的14个大满贯桂冠而成为网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男子球员,被人们誉为活着的传奇。因其高超的球技、巨大的成就、完美的为人以及对慈善事业的投入,费德勒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并且已连续三年获得国际体育的最高奖项劳伦斯奖最佳男运动员奖,也成为在中国拥有最多球迷的网球明星。

《费德勒的故事:追寻完美》作为费德勒迄今以来第一本也是惟一一本传记,完整地记录了费德勒从一个天赋异禀但性格暴烈的少年,成长为温文尔雅且成就无数的史上最伟大网球运动员的动人过程。

作者:瑞内·施道弗

翻译:张奔斗施道弗

标签:追寻完美费德勒的故事瑞内·施道弗

追寻完美:费德勒的故事》最热门章节:
1第六章 新教练 新路数2第五章 菜鸟登顶3第四章 少年王者4第三章 缺5第二章 爱上网球的男孩6第一章 从坎普顿公园到巴塞尔7引子:没有人料到是他8序言:邂逅一位十五岁少年9作者的话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