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老子的帮助_第四十九章 以百姓心为心

王蒙
随笔杂谈
总共54章(已完结

老子的帮助 精彩片段:

第四十九章 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常常是没有自己的见解与心愿的,他们只是以百姓的见解与心愿作为自己的见解与心愿。对于善良的人,需要善待他们;对于不怎么善良的人,同样需要善待他们,这样,就可以获得善良的结果了。对于讲诚信的人,需要讲诚信;对于不怎么讲诚信的人,同样要以诚信待之,这样,就能树立诚信的风气了。

圣人活在世上,小心翼翼的,为了天下而聚拢自己的心思(聚精会神),百姓们是十分在意圣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圣人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百姓。

这一章马上让人想起中国共产党的宣示:中国共产党没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以中国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

这当然是理想的统治执政。以百姓之心为心,何等好啊,做起来并非易事。原因在于百姓之心并不是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的。百姓要求的,圣人可能以为那只是眼前利益,并不符合长远利益。这部分百姓要求的与另一部分百姓要求的可能恰恰针锋相对。还有一些百姓之心,可能被某些圣人认为是另外的伪圣人误导、煽动的结果。而另一部分圣人,可能认为这一部分圣人才是伪圣人。仅仅为一个什么是百姓之心,就够圣人们与百姓们闹个够,也许还会为这个百姓之心的定义问题杀个血流成河也说不定。

而且不能不说,圣人也是人,也可能有偏差与私心,也可能有贪欲、偏颇、发烧、糊涂??怎么样才能保证圣人真的无心,真的永远以百姓之心为心呢?这就不是理论理想愿望能解决的了。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这更难,也更重要。原因是人们在相互的关系中,常常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常常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常常是越斗争越趋同:你既然对我不仁,就莫要怨我对你不义;你对我乱咬,就莫要怨我对你下嘴;你对我上纲上线,我岂能任人宰割?我也要把帽子棍子还击回去;你投来鸡毛,我还回去蒜皮;你投来毒箭,我射过去药矢;你对我无中生有,我对你信口开河??这样,一个污点就会染黑一片,一个野蛮就会恶化全局,一个凶恶就会改变整体气氛。

我一生中提倡用光明正大回应阴谋诡计,用与人为善对待无端的敌意,用积极投身本职本业务来回答自己干不了也不让别人干的职业骚扰、学术骚扰、创造骚扰。还要用心平气和回应气急败坏,用宁可教天下人负我、同时努力不要负一个人的姿态与目标,回应自我中心与心怀叵测??也是这个意思。当然,有时候也会碰到以恶对恶的局面乃至必要性,说实话,那是万不得已,偶一为之,浅尝辄止,见好就收,不足为训。但是总还是要避免以暴易暴,以穷极对无聊,以小心眼对心眼小,以帽子对棍子,以嘟嘟囔囔对啰啰唆唆。

以善来求善,以信来求信,以善应对不善,以诚信应对猜测与欺骗,这很难,并非事事成功。

但是我的经验,这样做的结果,化敌为友、化小气为大度、化意气之争为君子之争的成

功率当在百分之十以上,最高可以达到七分之一——百分之十四强。一时没有达到也还可以等待。

不这样,与对方趋同,与对方一样没劲,与对方两败俱伤的机会则是七分之五——百分之七十强,即使你确实更占理。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典型的我注六经式的著作,其鲜明的特点与引人之处在于作者以其个人化的方式对老子其人其书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倡过作家学者化的王蒙是当代作家中细读老子最合适的人选。一是王蒙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老子的文章整体冷峻而个别句式激情的表达方法,与王蒙的语言风格有相通契合之处。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老子》共81章的意译和证词。作者的意译吸收、综合了诸多注家的成果,而用自己的语言化出。证词部分是作者以其70余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悟所泣所笑所思所感,与老子的思想进行对证、查证,即作者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老子》一书。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写过的一些谈老子的单篇论文与杂文散文,从德性方面、从老子与宗教、老子与数学、老子与审美、老子的方法论等方面阐释作者对老子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老子能够帮助我们。诚如作者言。

作者:王蒙

标签:老子的帮助王蒙

老子的帮助》最热门章节:
1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2第五十七章 以奇用兵3第五十六章 是谓玄同4第五十五章 比于赤子5第五十四章 以身观身6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7第五十二章 塞兑闭门8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9第四十九章 以百姓心为心10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