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萧太后_第二十八章 会盟澶州城

王占君
历史小说
总共30章(已完结

萧太后 精彩片段:

第二十八章 会盟澶州城

阴云像铅块般沉重,压抑得宋都开封透不过气来。若有若无的雪花,在空中闪出千万个亮点,不待落地便没了踪影。战局就像这天气一样,令京城百姓捉摸不定。有人说萧太后倾国之兵正在进军开封途中,京城已是朝不保夕。有人说杨延昭正与萧太后在澶州激战,胜负输赢尚难料定……不管怎么说,百姓们看见京城增加了外地调来的兵马,城门、宫门和街头都加强了警戒,巡逻队也明显增多。总之,气氛明显较过去紧张。整个开封已是人心浮动,有的富户甚至已打点好行装,收拾了金银细软,做好了逃跑准备。

皇城内的金殿上,御前会议正紧张进行。王钦若那尖声细气的半女腔,像蚊虫鸣叫在殿内回荡:“……寇准指挥不当,致使敌军长驱而入,兵临澶州,危及圣驾和京城,理应将其治罪。”

陈尧叟如同王钦若的跟屁虫:“寇准误国,罪在不赦!”

寇准明白,此刻争辩亦无用,向真宗叩头:“请万岁治罪,臣甘愿受罚。”

宋真宗对于萧太后打到了鼻子底下,也是一肚子气,心中对寇准岂无怨恨!但他明白寇准对朝廷是一片忠心,寇准是尽心竭力组织抗击了,决不希望出现这种局面。他不知该如何处置寇准,便垂询高琼:“依卿之见,寇准他该当何罪?”

高琼当时身为殿前都点检,这一职务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禁卫军总司令,是相当重要的。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在这一职务上陈桥兵变,进而黄袍加身的。鉴于自身经验,宋朝皇帝都把这一职务委于最亲信之人。因此,高琼的话对宋真宗是颇具影响力的:“万岁,臣以为,大敌当前,当务之急是计议如何退敌,至于寇大人功过,待打败萧太后再议不迟。”

寇准听了几乎喊好叫出声来,这才不愧为社稷之臣哪!宋真宗听了恍然大悟,是呀,契丹三十万大军已围困澶州,倘若有失,开封就难保。如何拒敌制胜才是首要大计:“高卿所言有理,如今契丹大兵逼近帝京,众臣有何退敌良策?”

文武大臣无一人出班,无一人应声。

真宗还是器重寇准之才:“寇准,你为何也哑口无言?”

寇准目光扫扫王钦若、陈尧叟:“王大人、陈大人道臣指挥不当,他二位必有高见。”

“万岁,臣早有成竹在胸。”王钦若正想取宠,“契丹倾国来犯,月余时间挺进千里,其势难挡。澶州失守只在早晚,京城不保亦在意料之中。万岁万乘之尊,不能留此涉险,应趁契丹兵锋未至,火速迁都金陵,彼处龙盘虎踞,有长江天险,可为万世基业。”

“你要朕逃避金陵?”宋真宗并未动怒。

陈尧叟接过话来:“万岁,臣以为帝驾当幸成都,那里天府之国,有巴山三峡天然险阻,可保万无一失。”

“大敌当前,朕领嫔妃出逃,这合适吗?”宋真宗在犹豫中。

作品简介:

辽景宗之妻、圣宗之母承天后萧燕燕参与执掌皇权期间,辅佐丈夫、监护幼子。她智勇兼备、胆略过人,挫败一起起政变颠覆阴谋;她审时度势,革新图治,使辽朝达到鼎盛。在对宋战争中,萧太后高瞻远瞩,稳操胜算,直至辽宋澶渊之盟,充分展示了一代女杰波澜壮阔、光彩照人的生动形象。

本书从中华民族的大局着眼,站在历史的高度俯瞰宋辽双方的交恶与和解,从而带着一股清新之气,突破了传统的窠臼。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激战场面扣人心弦,语言对话简洁流畅,堪称文学欣赏价值与历史认识价值兼备的上乘佳作。

作者:王占君

标签:王占君萧太后历史辽代

萧太后》最热门章节:
1后记2第二十八章 会盟澶州城3第二十七章 荡舟城淀湖4第二十六章 孤军战遂城5第二十五章 被俘陈家谷6第二十四章 宋军败琢州7第二十三章 疑兵战白沟8第二十二章 滞兵瓦桥关9第二十一章 解围大岭山10第二十章 计败蔚州城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