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熬过·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_第十一章 福音会

寒川子
历史小说
总共19章(已完结

熬过·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 精彩片段:

第十一章 福音会

清萍出嫁后不久,虎伢子转干,升作排长。

清萍头胎生的是女儿。婆婆仗着儿子是军官,公然表示不满,指手画脚,数落她不争气,月子里侍奉得也不周到。清萍忍过足月,奋起还击。婆媳大战几个回合,婆婆气得上火,牙疼几个月,在落掉三颗牙后,与清萍分灶吃饭了。

在这世上,清萍谁也不怕,就怕她嫂子。英芝仍旧见不得她,使她不敢回娘家。成刘氏脚小,走路不方便,没法去看她,想她了,只能托家群走一趟,捎点儿东西给她,还得小心翼翼地瞒住英芝。

英芝的疯病好多了,但依旧见不得气,尤其不能受刺激,甚至一声惊叫都会让她旧病复发,惹鬼上身,闹得一家不安宁。成家像是埋个火药筒子,随时都会爆炸。好在成刘氏逆来顺受惯了,家兴又是和事佬,家群一天到晚不入屋,日子倒也凑合。

英芝不疯时,就像正常人一样,帮成刘氏做家务,照料几个孩子。入秋,她就开始纺花织布,忙活针线活儿,做棉鞋,缝冬衣,哪一样也少不了家群。

家群一天大一天,眼看满十七了。家群不想回家,一心希望生产队能够恢复大锅,这样他就不必回家吃饭。在他眼里,这个家没生气。哥哥太窝气,嫂子太娇气,几个侄子太淘气,他妈妈呢,又太没骨气,像是墙头草,风一来就倒。只有姐姐清萍与他谈得来,这又嫁走了。

与家兴不一样,家群在庙里念到高小,本想再念的,不想本领不济,未能考上镇中,只得悻悻回来。识的字一多,脑子就活络。家群从书本里知道,山外面有更大的天地,心也渐渐野起来,做梦都想闯一闯。

这年初冬,随着香竹大儿子林明全的意外回家,家群闯世界的欲望愈加强烈了。

明全是让遣返回来的。一天上午,进才和香竹接到通知,到大队部一趟。二人不知何故,跑进大队部,一眼看到儿子明全,惊喜交加,泪流纵横。

原来,老黑接到通知,带人去公社领回一个遣送回乡的流窜犯,细细一看,正是前几年出走的林明全。从材料上看,明全没有犯罪,只是四处流窜,被民政部门收容后遣返。

明全的个子长高了,成个帅小伙子。见二人进来,他没理进才,只是搂住香竹哭。回到家里,进才擀面条,香竹问这问那,明全的脸一直阴着,一语不发。面条端上来后,明全显然饿坏了,端起来就喝。

明全喝光一碗,进才又盛一碗。香竹与老五生的娃子两岁多了,哇哇叫着上来抢。这娃子的耳朵坏了,听不见声音,学不会说话,是个哑巴。进才的面条擀得不多,刮刮锅底,盛出半碗,塞给哑巴。

香竹一直在盯着明全看,这阵儿早已猜出端倪,心里一沉,颤声问道:“全儿,星儿呢?咋……咋没见他回来?”

“妈——”明全放下碗筷,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作品简介:

完整讲述1949-1976年,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

本书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讲述河南西南部的四棵杨村,近百户人家和整个中国一起,在将近三十年里经历的各种政治运动、天灾人祸。

张家地主在土改中被枪毙,一家人死的死、疯的疯;村民们分到田地,还没来得及高兴,全国掀起了合作化风潮,开始吃“大锅饭”;大食堂紧跟着大跃进,村民们又被迫砸锅砸瓢投入到大炼钢铁的行列中;疏于农耕,粮食减产,偏偏又刮起高产风,虚报粮食产量,大饥荒如影随形,小小村庄顿时饿殍遍野,成家老有林在床榻上活活饿死,万家秃子跑到坟头挖尸体吃……;饥荒未远,文革来袭,砸龙庙、平坟头,老烟熏护坟被打死,东家妻离子散,西家家破人亡;直至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把残破不堪的四棵杨村彻底冲毁……

荒唐、疯狂、绝望,带您重返那段尚未远去的真实历史现场。

作者:寒川子

标签:寒川子熬过历史社会

熬过·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最热门章节:
1第十八章 双龙爷2第十七章 岗上柏3第十六章 人朦胧4第十五章 青春血5第十四章 妯娌俩6第十三章 缺粮钱7第十二章 大革命8第十一章 福音会9第十章 二夫女10第九章 苦缘人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