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熬过·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_第十四章 妯娌俩

寒川子
历史小说
总共19章(已完结

熬过·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 精彩片段:

第十四章 妯娌俩

成家喜气洋洋,气派地过了个富贵年。

家群还清所有缺粮钱后,又塞给家兴五十块,让他置办年货。置办年货自然花不了,显然,家群是有意送给他的。家兴本想问问那沓子钱究底有多少,几次话到口边,又咽下去。是啊,弟弟长大了。这是他的血汗钱,已帮他还去这么多,他还能奢求什么呢?

手里有钱,胆子也大了。接后几天,家兴与旺田、旺地一道,连去四趟双龙镇,置办下他有生以来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年货:十斤莲藕、两捆大葱、一只猪头、一副完整的猪杂碎、一整块豆腐、两大盆凉粉、十五斤粉条、二十斤土豆、五斤洋葱、十斤菠菜、一百只鸡蛋,还有一些零星小东西,花去毛二十五块。

家兴乐呵呵地背回来,家群一看,觉得仍不够劲,悄悄喊上旺地,于腊月二十八那日又从双龙镇背回一大块猪肋条、一条羊前腿和一条猪后腿。家兴责怪半日,从山娃家里讨来几个大铁钩,将猪肋条、羊腿、猪腿和他买回来的猪头一总儿四大件,分别悬挂在前堂第二条房檩上。

家兴寻到老烟薰,托他买回五刀冥纸。年三十晚上,家兴不顾英芝反对,带上丰盛的供品,抱上旺禄,与家群、旺田、旺地、旺福几个赶到南岗,为老有林及列祖列宗挨个磕头焚烧。

初一早晨,天还没亮,成家老小无不换上家群置买的新衣,喜气洋洋地在院门外观看家群燃放一串加长的鞭炮,整整一千响,是两串五百响接起来的。鞭炮刚一响完,一帮娃子压成一堆儿,你争我夺,抢拾没炸响的散炮。

天刚蒙蒙亮,家群就领着旺田、旺地、旺福三个侄子外出拜年。家兴留在家里,陪成刘氏收头。英芝信福音,只对主基督跪拜,反对烧香、拜年、磕头,可这阵儿她势单力孤,见赶场子拜年的人蜂拥而至,挡也挡不住,只好在喝完烩酒后返回里间,跪在地上祷告。

成家的明堂上干净阔气,一排儿燃放四支红蜡烛。家兴在桌子上摆三只酒盅,旁边挨排摆放一瓶烧酒、一坛黄酒和十几盒宛城产的白河桥香烟,甚是抢眼。

麻子婶儿死后,成刘氏成为四棵杨辈分最高的几个人之一。来成家拜年的原本就多,这一年更是扎堆儿,挤破门槛。四队几乎来齐了,其他几个队的晚生后辈,也是排成串儿,该来的都来了,即使近年架子越来越大的民善也没落下。

几乎所有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被悬在梁上的四大件镇住了,七嘴八舌,无一例外地发出赞叹:

“我日,好大的猪头,怕有十几斤哩!”

“啧啧啧,大爷啊,恁多肉,你咋能吃得完哩?”

“这块肋条真肥,肉皮子有四指厚哩!”

“老大奶呀,今年你真是发了!掌好包,我这个头磕下了,也沾你点财气!”

作品简介:

完整讲述1949-1976年,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

本书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讲述河南西南部的四棵杨村,近百户人家和整个中国一起,在将近三十年里经历的各种政治运动、天灾人祸。

张家地主在土改中被枪毙,一家人死的死、疯的疯;村民们分到田地,还没来得及高兴,全国掀起了合作化风潮,开始吃“大锅饭”;大食堂紧跟着大跃进,村民们又被迫砸锅砸瓢投入到大炼钢铁的行列中;疏于农耕,粮食减产,偏偏又刮起高产风,虚报粮食产量,大饥荒如影随形,小小村庄顿时饿殍遍野,成家老有林在床榻上活活饿死,万家秃子跑到坟头挖尸体吃……;饥荒未远,文革来袭,砸龙庙、平坟头,老烟熏护坟被打死,东家妻离子散,西家家破人亡;直至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把残破不堪的四棵杨村彻底冲毁……

荒唐、疯狂、绝望,带您重返那段尚未远去的真实历史现场。

作者:寒川子

标签:寒川子熬过历史社会

熬过·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最热门章节:
1第十八章 双龙爷2第十七章 岗上柏3第十六章 人朦胧4第十五章 青春血5第十四章 妯娌俩6第十三章 缺粮钱7第十二章 大革命8第十一章 福音会9第十章 二夫女10第九章 苦缘人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