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怒海争锋之极地征伐_第六章

帕特里克·奥布莱恩
外国小说
总共10章(已完结

怒海争锋之极地征伐 精彩片段:

第六章

“惊奇”号停泊在岛屿北面四十英寻深的海湾里,那儿是坎布兰海湾,是当地仅有的隐蔽锚地。杰克·奥布雷头上撑着遮阳布篷,坐在后甲板的一把扶手椅上,一边消化着午餐——龙虾汤、三种鱼、烤羊肩、还有炙烤得恰到好处的海象肉排,一边凝视着现在已经熟悉的胡安·赫南戴斯岛海岸。离他不到两锚链的距离,就是一片华美的草地,有两条小溪从美妙柔嫩的绿地中流过,直到今天早上,他都一直把帐篷搭建在草地上。草地就像个戏院,四周围着绿色森林的边框,而森林的背后,是一座座奇异而陡峭的荒芜石山——它们大多数是黑黢黢的岩崖,但凡是草木可以生长的地方,却都披挂着一层绿色。这些绿色植被,没有热带那种异常茂密的过度繁盛,倒有着克莱尔郡草木的那种雅致。在近处的一座悬崖上,他看见斯蒂芬和马丁正沿着山羊小道向上爬着,而帕丁、邦敦和卡拉米在担惊受怕地照看着他们。帕丁是斯蒂芬的仆人,他勇敢无畏,善于攀登悬崖,因为从小吃海鸟蛋长大,他长得身材魁梧;邦敦的肩上扛着卷一寸粗的缆索;而卡拉米正露骨地指导着斯蒂芬和马丁,叫他们注意不要踩空,不要往山下看。斯蒂芬和马丁听说这岛上有种特别的蜂鸟,公蜂鸟有鲜艳的粉红色羽毛,母蜂鸟的羽毛则是鲜艳的绿色。于是,自从病人们康复之后,他们睡觉之外的时间,除了花费在胡安·赫南戴斯的蕨类和附生植物上,全都用来梳耙整个岛屿,他们希望能找到蜂鸟的鸟巢。

从东海湾那边的一条山谷里,传来了噼噼啪啪的枪声。那儿是海军陆战队的霍华德、一些美国军官,还有一群获准上岸的水兵,他们带着鸟枪在岛上游荡,看见移动的目标就开枪。获准上岸的只是熟练水兵中的一小群人,他们直到刚才,还一直在忙着整修军舰的急迫任务,几乎没有哪怕一小时的空闲时间。这只是一小群水兵,因为对护卫舰上的大部分人来说,自从昨晚的大炮演习,放假就已经结束了,他们今天上午都在忙着拆除露宿营地——所有患严重败血症的病人,还有其他病员,都有宽敞的地盘,因此拆除医院的帐篷是件非常费力的事情——他们还一直忙着把淡水、柴火、鱼干和其他储备运到舰上去。从甜面包峰上可以清楚地俯瞰太平洋,他在那儿安排了嘹望哨。除了所有这些人,岛上可能还有二十来个人,但他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下午值班岗哨结束之前,他们都得回到军舰上去。尽管风一直保持在东南偏南的方向,因此潮水的势头很小,他还是准备在那时候起锚,趁着海潮离开隐蔽的锚地,尽可能迅速而笔直地驶向加拉帕戈斯群岛。他们在胡安·赫南戴斯岛没有发现“诺尔福克”号,这也许反倒是件好事,因为现在有这么多“惊奇”人无法参加战斗。他们也没有发现“诺尔福克”号曾经到过这儿的丝毫痕迹,可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因为“诺尔福克”号完全可能在距离这儿朝西一百英里的马斯—阿—富艾拉添加过淡水,或者按计划在伐尔帕雷索整修过。他们没有发现“诺尔福克”号。他航行得很慢,而且不得不在岛上逗留了很长时间,好让伤病员恢复健康,再把军舰整修好。但尽管如此,他仍旧感到很满意。假设“诺尔福克”号确实在太平洋里,而且并不是仍在南面的高纬度上顶着西风航行,那么显然“诺尔福克”号的任务,是沿着智利和秘鲁的海岸线稳步向前,晚上顶风停住,白天搜寻不列颠的捕鲸船。所以要是他加紧赶往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话,那他就很可能会首先赶到,或者在捕鲸海域里找到它,或者至少也可以了解一些它的去向。

让他感到满意的还不止这些呢。虽然在整修完毕之后,它几乎剩不下一匹帆布,也剩不下一百颗的三寸大钉,但军舰现在却装备整齐,而且非常干燥;淡水、燃料、鳕鱼干、腌海狮的储存丰富,人员也显著地变得健康了。他们只埋葬了两个人,而且那还是在海上,是在迪艾戈·拉米雷兹附近的海面上;其他人虽然经历了南纬六十几度海洋的狂风暴雨和无休止的寒冷,但岛上的新鲜蔬菜、新鲜肉食、温暖的气候、简朴的舒适又让他们神奇地恢复了过来。而且他们在一起经历了这么多,现在变得非常团结,那段可怕的航程,甚至把“保卫者”号成员中最不可救药的那些人,也变得像个水兵了。“保卫者”号的人们不自觉地操起了“惊奇”人的腔调——以前的差别、以前的仇视消失了——他们不仅比以前有效率得多,而且也容易指挥得多了。自从南大西洋以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格子板就再也没有搭建起来过。只有一个人仍旧显得突出,那就是可笑的、矮个子的、会口技的理发员康普顿,他还一直在唠唠叨叨。再就是那个军械官了。他不是“保卫者”号的一员,但他也是个新来的人,而且也不能合群。他在酗酒,而且可能正在变疯。杰克见过很多发疯的海军军官。虽然在军舰上,舰长有巨大的权力,但无论什么人,只要他受任命或者委任的保护,只要他没有违犯海军惩治条例,那么对他一步步毁灭自己的行为,舰长是无能为力的,而这个荷纳却从没违犯过海军惩治条例;尽管他是个阴沉野蛮的畜生,但他却是个认真负责的畜生,而且他一直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不过杰克还是不喜欢他。从另一方面说,候补生们——他们成长得多么顺利啊,他们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一群年轻人啊。他很少见过这样讨人喜欢、这样兴高采烈的一批候补生。可能是因为学习了希腊语的缘故吧。在绕过荷恩角的时候,虽然伯伊尔折断了三根肋骨,威廉逊因为冻疮丢了两个脚趾头和两边的耳垂,而卡拉米因为败血症感染了头部,现在头上像鸡蛋一样光秃,但他们的表现却好得出奇。现在他们在胡安·赫南戴斯岛上玩得特别高兴,他们带着一群多多少少驯服了的野生大狗,正在岛上捕猎山羊。他微笑了,但他愉快的思绪被一声滑膛枪的枪声和布莱克尼的声音打断了。布莱克尼是候补生中的代理信号员,布莱克尼说:“阁下,甜面包峰正在发出信号。有船。”

确实是一艘船,不过山上旋转的微风把信号旗其余的部分转到了和军舰垂直的方向。等不及信号旗转回常态,杰克跑到船首楼上,鼓足了一口气,朝甜面包峰大声喊道:“捕鲸船?”一阵“不是”的叫喊声,连同表示否定的手势,从山上传了下来。他问“朝哪里去”,却听不见他们的回答,只看见他们伸长的手臂强调地指向背风方向。于是杰克一边爬上前桅杆顶的横桁,一边叫布莱克尼带着望远镜跟随他。他搜索了北方海面雾气朦胧的边缘,但除了五英里之外有群鲸鱼在大肆喷水,他什么也没有发现。“阁下,”站在上桅杆帆桁上的布莱克尼叫道,“信号旗现在已经正过来了。我不用查书也能读懂大部分。船的方位是东北偏北多少里格——看不清那些数码字,阁下——航向朝西。”

山上都是些很负责的人,有舵工瓦特里,还有两个中年的二等水兵。对水兵们来说,航船只意味着一样东西,那就是横帆三桅船。护卫舰当然是航船,而且因为他们送来的信号表明,这艘在他视野之外的航船不是艘捕鲸船——根据它的桅楼守望台,捕鲸船是可以马上识别出来的,所以它有可能就是“诺尔福克”号。很有可能就是“诺尔福克”号。“布莱克尼先生,”他说,“带着望远镜,跑到甜面包峰上去,去观察它的风帆、航向、方位,再马上带着那些人和所有物品下山。要是你不想在岛上过一辈子,你就要尽快返回。在这种柔风里,一旦到了背风面,我们就再没办法逆风斜驶回岛上了。”然后,他提高声音,向船尾喊道:“嗨,贺尼先生。所有人准备起锚,请。”

自从甜面包峰开始回应舰长的呼喊,舰上的每个人,就连岸上的一些人,都已经在等待命令了。掌帆长还没来得及发布命令,甲板上就已经像推翻的蚂蚁窝一样变得繁忙起来。然而他们忙碌得目标明确,绞盘棒被急急忙忙地安装好,扣住,用缆绳加固,桅楼员跑着去松开船首锚链;船首楼的水兵们消失在军舰底层的锚链舱里,在那儿把收上来的粗大、潮湿、僵硬、沉重的船尾锚链卷起来。想要让“惊奇”号晕头转向,一个突然的起锚命令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尽管它看上去很繁忙,在一个从没出过海的人看来,它也许还很狂乱,“惊奇”号却还是找到了足够多的时间,去升起船头的开船旗,又放了一炮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炮声让斯蒂芬和马丁停了下来,他们还没来得及让受惊的魂魄平静一下,还没来得及开始思考炮声的理由,就被转过了身,沿着山羊小道被匆忙地催促了下去,刚才花费了半小时艰难攀登的一段路程,现在五分钟就走完了。邦敦和卡拉米都不愿意去听斯蒂芬和马丁的任何猜测,不愿意去听任何关于蜂鸟,关于轻率的不必要匆忙,或者关于留在灰白水龙骨树林里的甲虫的评论,一点也不想去听。而且虽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虽然必须穿过檀香木树林,必须绕过海象的小海湾——马丁被一路小跑的随从们抬着经过那儿的时候,痛苦地叫道:“这是岛上唯一可以找到圆蛤的地方”——但他们及时把自己负责保护的两个人送到了那片岸滩,在那儿,最后三个伤病员正由希金斯照管着,被送上红色独桅快船。三个伤病员中,一个的断腿还没有长好,一个的手臂截肢了,原因是冻伤引起的坏疽,最后一个患的三期梅毒和这次航行毫无关系,梅毒本来是多年以前在一片汗树篱笆后面得来的,现在正发展到最后的全身麻痹阶段。而与此同时,起锚机总管的横笛声正在慢慢平息下去,“惊奇”号的后锚缆索直直地垂着,已经到了说那些仪式化词句的时候了:“上下笔直,阁下”, 然后是,“起锚准备好了”,接下去是一段令人焦灼的时间,因为大锚有点拖沓,令人怀疑它是否陷在了糟糕的地方。横笛声响了起来,人们使劲地推着,但起锚机绞盘越转越慢。打猎的那群人挤在一只小艇里回来了,这些水兵们也都扑在了起锚机横杆上。“使劲推,起锚。”掌帆长叫道。他感到深水里有一阵预示着松动的抖晃,而起锚机绞盘又开始转动起来,它的棘爪发出悦耳的格——格声,右舷主锚透过浑浊的淤泥,慢慢地升了起来。“推啊,看见主锚了。”不过,右舷主锚的方位在护卫舰的船尾,锚链是从下级军官室一扇舷窗拉过来的,尽管“惊奇”人很满意地看到大锚已经悬在了空中,他们还需要把它拉到船首方向来。由于右舷主锚重达三十一英担,这本来就是个困难的任务,而现在这个任务就更加困难了,因为他们必须同时用绞船索把船牵曳过小海湾,来拉起前面的另一只锚。一阵紧张剧烈的活动开始了,在“所有人上船去乌龟之乡”的曲调中,起锚机绞盘不停地转动着,掌帆长和他的助手们跳来跳去,在船舷两侧跳进跳出,活像一群急躁的猿猴。

过了一些时候,杰克才有工夫说:“你来了,大夫。你也来了,马丁先生。我很抱歉,只好把你们从植物学调查中拉了回来,可我很高兴看见你们上了船。敌人可能就在我们的背风面——我们得立刻起航,况且现在一直是南风,谁要是留下了,很可能会在这儿待上很长一段时间。莫维特先生,我看所有人都上船了?”

“没有,阁下。”莫维特说,“军械官、他的妻子,还有侯隆都还在岸上。”

“荷纳先生?”杰克叫道。“上帝是我的生命,我本来差点会发誓,说他乘小艇来了。再给他放一炮。”

他们一共给他放了三炮,每炮之间隔了一长段时间,同时“惊奇”号不断在小海湾里移动着;不过一直等它几乎处在左舷主锚的上方,一直等锚链几乎笔直地垂在水里,军械官才到了登陆地点,独自一人到了登陆地点。“他到底想搞什么鬼啊?他们又在什么鬼地方呢?采花么?”杰克说,他恼怒地瞟着清一色的大海,海面刚刚被一阵求之不得的、和潮汛方向相同的微风吹皱了。“派单座艇去接他们。是啊,霍拉先生,有事吗?”

“请你原谅,阁下,”掌帆长说,“起锚机又出老毛病了。”

“火红地狱和血腥的死。”杰克说。“赶快松开大轮索。”他们快速松开了大轮索,减轻了锚链上的张力,杰克又爬到了绞盘棒下棘爪铁轮圈旁边。确实如此。一根棘爪的尖齿已经掉了,另一根也扭歪了,随时都可能断裂;要是在锚链蹦紧的时候它断裂的话,那么海浪的任何涌动、船的任何颠簸,就都会把巨大的力量传导到绞盘棒上,让起锚机绞盘反转,把水兵们摔得就像九柱戏里的柱子一样——而且是血淋淋的九柱戏。

“我去把熔炉支起来吗,阁下?”莫维特问道。

作品简介:

奥布莱恩在二十本系列海上冒险小说中,以惊人的博学和叙事天赋再现了一段拿破伦时代的海战史和一个神秘的海上世界,而一对个性互异却配合绝妙的拍档,杰克·奥布雷船长和马图林医生成为这个世界的灵魂,显示出作者在刻画人物、构思情节时的机智与洞察力。2004年,据此系列第十本《极地征伐》改编的史诗巨片《怒海争锋》囊括十项奥斯卡奖提名,而奥布雷舰长的海上征程如今已被开辟成专门的游览路线。

《极地征伐》讲述了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历险。拿破伦战争时期,杰克·奥布雷,英国海军大将纳尔逊麾下一名机智而无畏的舰长,接受了一项接近极限考验的任务:即刻启程去荷恩角,拦截一艘火力强大,意图重创英国捕鲸业的美国驱逐舰。奥布雷指挥着心爱的战舰“惊奇号”,踏上了跨越两大洋的漫漫征程。老搭档马图林医生也与他同行,接受了秘密情报处的任务。惊奇号离敌人越来越近了,航程变得危机重重:台风、海难、谋杀、迷途……一场孤注一掷的大营救在遥远的太平洋腹地等待着他们……

《极地征伐》是奥布莱恩系列海上冒险小说中的第十本。故事发生在拿破伦战争时期,英国海军大将纳尔逊麾下的奥布雷舰长,接受了一项接近极限考验的任务:启程去荷恩角,拦截一艘意图重创英国捕鲸业的美国驱逐舰。一路航程危机重重,台风、海难、谋杀、迷途……小说再现了一段拿破伦时代的海战史和一个神秘的海上世界。2004年,根据该书改编的史诗巨片《怒海争锋》囊括十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获得两项大奖。

作者:帕特里克·奥布莱恩

标签: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怒海争锋极地征伐爱尔兰英法战争海战

怒海争锋之极地征伐》最热门章节:
1第十章2第九章3第八章4第七章5第六章6第五章7第四章8第三章9第二章10第一章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