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张学良口述历史_外编 唐德刚论张学良 从北京政变到皇姑屯期间的奉张父子

张学良唐德刚
传记回忆
总共40章(已完结

张学良口述历史 精彩片段:

外编 唐德刚论张学良

从北京政变到皇姑屯期间的奉张父子

——为“纪念‘九一八’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而作☾1☽

在本世纪二零年代的中段,也就是中国南北军阀混战的末期,那发源于东北的“奉系”,可说是一枝独秀了。奉系自一九二四年秋,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一面以二百万日元的重赂(一说是“奉天官银号一百多万小洋买来的”——见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一辑第七七页韩玉辰文),争取了冯玉祥对“直系”倒戈,发动了“北京政变”(十月廿三日),幽禁了曹锟,摧毁了他的“贿选政府”,由黄郛组织“摄政内阁”,以作过渡。

同时奉军以其重建的“一、三联军”的精锐,在少帅张学良的指挥之下,突破了直军防线,在山海关、秦皇岛一带包围了吴佩孚的主力,缴械纳降三万余人。吴大帅仅率残卒数千,浮海逃遁,使“第二次直奉战争”成为奉系全胜之局。

奉系羽翼下的“段执政”

自此奉系大举入关。主帅张作霖(时任“东三省巡阅使”)亦于十一月初抵天津,晤冯玉祥商讨善后,并决定公推前“皖系”军阀首领,其时退休在天津闲住的段祺瑞,暂时出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以后再另作安排。

段祺瑞这时原是个孤家寡人。但是他毕竟是做过“北洋军阀”的总首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有其剩余价值,足资利用。所以冯、张二人公推他作“临时执政”,实各具“挟天子、令诸侯”的私心。而段氏宝刀未老,在各派公推之下,依违其间,也颇有乘机再起的一厢情愿的打算。但是他也知道,论实力,冯则远非张之对手;论历史,他原是冯玉祥这位有名的“倒戈将军”第二次倒戈(民国七年)的受害人。所以他对张则一直是折节服从,对冯则难免阳奉阴违,虚与委蛇了。

就在这同床异梦的情势下,段祺瑞便于十一月廿四日在北京就职。张作霖亦率奉军千人入京观礼。就职之后,段执政便按他自己一厢情愿的安排,假戏真唱了。第一他要废督裁兵、堰武修文,来解除各省实力派的兵权。“废督裁兵”原是前大总统黎元洪发明的。在中国军阀时代,凡无兵权的当政者都主张废督裁兵;有兵权者,则反对之。可是这一次段显然是得到张作霖之谅解的。张乃自请撤销他原有“镇威将军”的“将军府”,并解除“东三省巡阅使”名义(仍“节制东三省军务”),改任“东北边防屯垦督办”。

由于张的支持,段也发表冯王祥为“西北边防屯垦督办”,驻节兰州。冯在曹锟政府内原为“陆军检阅使”,屯重兵于京畿南苑。至是,段亦裁撤“陆军检阅使”名位,促冯去西北任所就职。段亦以同样方式电其他各省,废督裁兵,虽收效甚微,然其后凡以北京政府名义外放之省区武官,一律称某省“军务善后督办”,虽换汤不换药,然“督办”的名义在“执政”时期,就与“督军”头衔,混杂使用了。

段之另一着棋,便是他的“善后会议”。他要网罗全国实力派,如孙文、黎元洪甚至吴佩孚等,及清流如胡适、王宠惠等百余人,来开个全国性的“善后会议”(颇像后来国民党的“国民参政会”),然后通过这个会议,他想或可炮制出一部新的“宪法”或“共同纲领”一类的东西。如此,则他的“临时执政”或可名正言顺地变成“永久执政”或“大总统”了。——这显然是段执政的一厢情愿的打算。他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廿四日就职,至一九二六年四月九日逃往东交民巷,一共干了一年多的“临时执政”,他的如意算盘,就是这么打的。

孙中山的“最近主张”

再者为着他的“善后会议”——善后会议的名单中,怎能没有“孙文”呢?——段祺瑞乃附和张作霖和冯玉祥的主张,联电奉请屈居广州的孙文大元帅北上,为和平统一,共商国是。

一九二四年秋第一个电请中山北上的原是冯玉祥。冯在幽禁曹锟之后,无以善其后。眼看他的“首都革命”的果实就要落入张作霖、段祺瑞两大军阀之手,因而他就想起有盛名而无枪杆的孙中山。以冯的枪杆捧孙的牌位,岂非天作之合?加以冯那时已与赤俄的“第三国际”早有往还。与一位“以俄为师”的革命领袖相提携,也是最顺理成章之事。

奉张父子之邀请中山北上,也自有他们自己的主意。盖雨亭(张作霖字)、中山原为老友。他两人的儿子学良、哲生(孙科别号)也占“民国四大公子”的一半,交情不恶。雨亭曾以钜款济中山之急;而中山亦在雨亭危急时,为他卖过命。真是交非泛泛。原来在一九二二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奉军被吴佩孚打得溃不成军。当全国都在幸灾乐祸之时,空谷足音,孙中山却在桂林通电援奉,大骂“吴贼”。盖此时中山正率陈炯明的“粤军”,打垮老“桂系”,师次桂林,欲乘势“北伐”。为此中山竟与陈炯明闹翻。弄得叶举叛变,“炮打总统府”,中山几乎把老命送掉;而庆龄夫人受惊,竟至当街小产……,孙公为之狼狈不堪。这在奉张看来,真是其志可嘉,其情可感。

作品简介:

《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在张氏印象里,张作霖吃饭,四菜没汤;张作相节俭,一个鸡蛋分两餐;叶公超好色,顾维钧风流;蒋介石只剩下了个派头;汪精卫、陈壁君的奇妙夫妻档;胡汉民发牢骚;孙中山一句话论东北局势;郭松龄宁折不弯,吴佩孚浪得虚名;阎锡山见风使舵、张宗昌能战、孙传芳不甘寂寞;以及溥仪溥杰,没落的皇室家族的种种……张氏的口述,随兴而谈,随意而至,流于细碎,却趣味盎然,更往往于不经意间,好比在历史的铁屋子里,开出一片极窄的天窗,露出来的,是遍寻史书也不能得的真实。

在五光十色的中国近代史中,在百余年当政者的公私生活和政治成败的记录上,最多彩多姿的领袖人物“少帅”张学良将军,应该是独占鳌头了。他那带有浓厚传奇性和高度戏剧化的一生,在民国史上老中青三代的领袖中,真没有第二人可与其相比。尤其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后一记撒手锏的西安事变,简直扭转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作者:张学良 唐德刚

标签:张学良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历史传记回忆录民国

张学良口述历史》最热门章节:
1本书所述大事年表2附录 先大元帅的早年生活和事功3外编 唐德刚论张学良 敬悼张学良将军“旧”诗一束4外编 唐德刚论张学良 张学良将军的赤子之心5外编 唐德刚论张学良 花花公子·政治家·军事家6外编 唐德刚论张学良 从北京政变到皇姑屯期间的奉张父子7第七章 余生:英雄坐老 四、喜京戏好字画8第七章 余生:英雄坐老 三、我的孩子们9第七章 余生:英雄坐老 二、我和溥杰10第七章 余生:英雄坐老 一、“忏悔录”风波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