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古都与城市_古都篇 第六章 里·坊——都城社会的发展

张晓虹
中国历史
总共10章(已完结

古都与城市 精彩片段:

古都篇

第六章 里·坊——都城社会的发展

1.闾里阛阓

从西周直到秦汉,城邑中居民聚居的基本单位,叫做里。顾名思义,里就是一平方里的面积。这种里直到北魏都城洛阳时,还是“方三百步为一里”,北魏的方三百步就是一平方里,所以里一直是早期城市的典型居住单元。

既然是城市居民的居住单元,必然需要一定的管理机构。在西周时代,都城中贵族聚居的里,一般设有长官,叫做里君。这是西周王畿内最低级的官员,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居委会主任。《书·酒诰》中说:“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这里的里居按著名学者王国维的说法,是里君之误,内服是王朝内部的官员,百僚即为百官,庶尹是众多的长官,惟亚是次等的副官,惟服是一般的官吏,宗工是宗族的官员,百姓里君即为贵族里的长官。由此可见,里君是最小的官员了。

春秋时期,也还有把里的长官称为里君的。如《管子·小匡篇》说管子对齐桓公说:“为高子之里,为国子之里,为公里,三分为齐国,以为三军,择其贤民,使为里君。”战国时代中原各国大体上都沿用这种里制,所有的行政系统仍然以里作为基层单位。《墨子·尚同上篇》和《尚同中篇》讲到行政系统,都是“国”、“乡”、“里”三级,乡有乡长,里有里长。战国时代秦国的里长官叫“里正”。战国时各国的县、乡所属的里,包括都城中的里,都设有看管里门的官,叫做监门。如秦武王丞相甘茂的老师下蔡史举,就是下蔡里巷的监门。又如秦汉之际郦食其“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里闾的监门是最低级的小吏,也被看作是一种低贱的职司,所以《战国策·齐策四》中记齐宣王的左右说:“监门闾正,士之贱也亦甚矣。”不过,从这段记载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里是封闭的,因而有监门。

秦代的里制,我们现在也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以描述。不过,有一条记载值得注意,这就是《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这是说征发的是闾左的居民。由此可见,那时里的居民有闾左与闾右之分。闾,就是里的正门,因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测,秦代的里也和先秦时期一样,内部有一条通道和一个正门。

西汉继承了秦代的里制,如《三辅黄图》卷二讲到长安的闾里时,是这样表述的:“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事实上,除此之外,关于汉代城市中里的形制,没有可靠的资料可以依据,因此,后人也依据间接资料进行种种不同的推测:里和市一样,四面有墙和出入的门;或者更具体一些,认为里的平面形态是南北向的狭长形,南面和北面各有一个通往外部的正门,也就是前面提过的“闾”,此外还有中间通道上的中门,叫作“阎”。从文献中看,有闾有阎可能是当时的实情。因为《春秋繁露·求雨篇》中讲到了里的南门和北门。另外,张衡的《西京赋》以及不少汉代文献也讲到闾阎。如《汉书·张敞传》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偷长以赭汗其(指的是小偷)衣服,吏坐里闾,阅出者,汗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这个故事讲的是,当时长安城内小偷很多,管理治安的小吏就守在每个里的大门口,只要发现有标记者就捉捕住。这说明当时长安一般居民的住宅都建造在里的里面,任何人出入居民区都必须经过正门——闾。

这样安排居住的模式,还导致了城市居住方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一般百姓的宅门不会直接对着大街。这是由于里用墙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居住区域,居民必须通过里门出入,这样也方便管理。正因为此,所以高官贵族的宅院可以临街开门、不由里门出入就成了一项特权,而人们称这种住宅为“第”。因此,《初学记》中讲到汉魏制度时,专门有一条:“出不由里门,面大道者,名曰第。爵虽列侯,食邑不满万户,不得作第,其舍在里中,皆不称第。”。实际上,现在人们称大宅院为“府第”就是从这里来的。

由于西汉长安基本上是在秦代旧有宫殿的基础上不断修建完善的,就连皇帝所居的宫殿也是后来不断扩充的,所以普通居民居住的里也不可能是一次建成。直到西汉晚期,长安还有新建的里,如《汉书·平帝纪》载:元始二年“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

2.坊肆谨严

东汉以后,宫中贵族的住处就有称为坊的。如东汉洛阳城内就有太子坊之名。“洛阳城故北宫有太子坊。”但这还只是孤例。到了后来,坊显然已成为洛阳的一种居住区名。《太平御览》中的《晋宫阁名》就说:“洛阳宫有显昌坊、修成坊、绥福坊、延福坊、休徵坊、承庆坊、桂芬坊、椒房坊、舒兰坊、艺文坊。”事实上,从语义学上,坊与防是通用的,如《礼记》中有《坊记》一篇,坊即读作防。坊原本是指四周有围墙的区域,但到了北魏建都平城时开始将都城中居民的里称为坊。

北魏在建设平城的时候,模仿邺和洛阳建设外郭城。道武帝天赐三年(406年)“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经涂洞达,三十日罢”。这时还仅仅是规划,是准备修建外郭,分别用来布局作为商业区的市和作为居住区的里。平城外郭是在十六年后建成,也就是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年)才“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当时,平城外郭城的结构是“其郭城绕宫城南,悉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每闭坊搜检,以备奸巧”。这样郭城环绕于宫城以南的区域,把郭城完全划分为坊里的办法,显然是沿用东汉以后洛阳和曹魏邺的制度。而且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获知平城之所以建坊以居民,更多是从城市治安的角度考虑的。坊用作普通居民住宅区,可以说是拓跋魏对中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贡献。

北魏在迁都洛阳后,把这一城市居住方式带到了中原:在对洛阳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后,景明元年(502年)征发五万人,一次性筑成了洛阳三百二十个坊。北魏洛阳城的贡献还不仅仅是坊的修建,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把居民区整个建成,并作出了整齐规范的布局。

《洛阳伽蓝记》卷五末记载:

作品简介:

传说,神农曾有“十城十仞,汤池百步”;另一位传说中的人物黄帝,也曾“为五楼十二楼”;大禹的父亲鲧则有“做城郭”的故事流传。这些记载或传说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在中华共同体形成初期,城就相伴而生了。

中国的城市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城市与人们的生活互相辉映,编织出灿烂的、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作者:张晓虹

标签:张晓虹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古都与城市历史地理

古都与城市》最热门章节:
1城市篇 第九章 中·外——城市与中外交流2城市篇 第八章 水·城——城市与交通3城市篇 第七章 市·镇——城市与经济4古都篇 第六章 里·坊——都城社会的发展5古都篇 第五章 城·郭——都城形态的演变6古都篇 第四章 都·京——首都与陪都7古都篇 第三章 京·师——国都的确立与转移8考古与传说时代 第二章 都·邑——夏商周都城9考古与传说时代 第一章 城·市——早期城市的起源10引言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