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孔子的智慧_第六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一)——《礼记·经解》第二十六

林语堂
国学古籍
总共11章(已完结

孔子的智慧 精彩片段:

第六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一)——《礼记·经解》第二十六

礼实际上包括了中国古代社会上整个道德宗教的组织,而具体见之于宗教性崇拜、祭祀婚丧等庆典的仪式,以及一般的社会交往的礼俗,由历史上的记载即可见出,并且以孔子的哲理为基础。

以下包含三篇论说,为《礼记》中之第二十六《经解》,第二十七《哀公问》,第九《礼运》。此数篇文字精练,但文章中有数处很难判定是孔子本人的话,还是写定此数章的作者所说的话。实际上,此三篇皆论礼在哲学上之重要。关于礼字,在本书前之导言中已稍作解释,在此三篇内又再三将礼字看做是为政的要件,为政的基本,绝不可只看做遵守仪礼之意,而是代表社会秩序与社会法规的哲理。礼实际上包括了中国古代社会上整个道德宗教的组织,而具体见之于宗教性崇拜、祭祀婚丧等庆典的仪式,以及一般的社会交往的礼俗,由历史上的记载即可见出,并且以孔子的哲理为基础。礼教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封建制度,使尊卑阶级制度显而易见,不过这种组织的原理又推展到家庭、社会、政治的基本关系上去。因此,礼之目的,是将社会地位与明确的义务,予以清楚而简明的解释之后,使之构成一套完整的道德秩序,以为国家的政治秩序之道德基础。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哲理,对中国仍然有其益处——因为它仍然是中国社会风气的基石;当然,孔子志在恢复的古代的封建制度,则是不合时宜了。

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就孔子所说的封建制度,分明是具有宗教性质,非常讲究其哲学的意义,祭祀上的规矩及其他礼节仪式。《礼记》上若干章全部讨论礼服式样,描写祭器,有七八章单讨论丧礼(此数章在《大戴礼记》中缺)。但是耐人寻味的是,礼的观念在论宗教崇拜仪式之余,却不知不觉延伸至农村中的舞蹈、打猎、宴饮、射箭,及一般的社交应酬。由此显而易见礼之含义包括了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典礼仪式的社会传统。孔子曾提醒弟子子张,他说礼并不在使用那些祭器,正如音乐并不在打钟打鼓而已;礼乐来自一种心境,而且创造一种心境,是在举行此仪礼时内心的虔敬,是在演奏音乐时内心的幸福和谐。

其实,这只是儒家对宗教崇拜仪式的虔诚所致,如祭天,祭地,皇家的祭祖、祭日、祭月、祭山、祭河,祭灶神,祭房子的西南角,以及所有的民间节日,这都是由于宗教心境的虔诚的缘故,所以我常常想把中国礼字在英文里只译成religion(宗教),不过只是想如此译而已,并未真如此译。将礼字译成宗教在以下句中非常适宜,如“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是孔子言求仁之法)。礼字内的宗教特点是毋庸置疑的。甚至今天中国人还把儒家的道理称之为“礼教”。我们在此还是要避免“宗教”(religion)这一名词,因为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基督教,而基督教是把宗教的与世俗的之间划有鸿沟的。此一分别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当然,在墨子的理论中也没有此一区别,墨子把所有的社会行为与宗教行为,都看做是宗教性的。现代人已不生活在那种神权社会或半神权社会,也就难以了解“典礼的选择”“杀牲”“视察动物”“饭前的净手”等与宗教有何关系。现在把饭前洗手只视为是讲求卫生了。但是在墨子看来,卫生也是宗教,因为宗教是无所不包的。把礼字译为宗教当然是有点儿费解,但是在儒家思想里确实如此。从心理上说,人的宗教性的心境,在希伯来文说是“敬畏上帝”,在基督教里说为“虔诚”,其实也是儒家这个宗教在人生活中的目的,不过这种心境在儒家称之为“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在对社会秩序与道德纪律上。我常把儒家的“敬”译成英文的piety(虔敬),因为我觉得译为respect是完全不妥的。

儒家“礼”字的中心观念的含义可作以下解释:作宗教解,作社会秩序原则解(其中包括宗教),作理性化的封建秩序解,作社会、道德、宗教习俗的整体解(一如孔子以之教人,一如孔子之予以理性化)。于是,又作一套历史学问解。又可解作宗教崇拜,国之仪礼,民间节庆,婚礼,丧礼,男女到达成年时之加冠与梳发的仪礼(古礼男人成年为二十岁,女为十五岁),军中纪律,学校制度,男女的性行为,家庭生活,饮食,运动(尤指射箭、驾车、打猎),音乐,舞蹈。礼也可解作意义分明的社会关系,彼此以适当的态度相对待:为父母者要慈爱,为子女者要孝顺;为弟者要敬兄长;为兄长者要爱护弟弟;对友人要忠诚;为臣民者要敬尊长;为首长者要仁爱。礼是一种诚敬的心境,是行为的道德纪律。作为人行为的原则时,是指处世行事皆得其宜(propriety)。作为广义的社会原则解时,其义为“物皆有序”,为“万物各得其所”。是礼仪,是遵守法则制度。是继往开来。最后,是礼貌,是风度。

我深信,孔子在当代声誉之隆,都是由于他之传授古礼以及他那套丰富的史学知识之所致。易言之,就是说,他所知之博,正是他同代的一般学者所望尘莫及的,这才使人对他如此之尊敬。人总是对自己所不知的怀有敬意。一个人越多谈论众人所不知者,众人对他所怀的敬意也越大。孔子若徒有机智而缺乏实学,充其量,他只不过像英国的萧伯纳(Bernard Shaw),切斯特顿(G.K.Chesterton),绝不能成为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总之,历史方面的学问之于孔子,正犹如美国语文那套学问之于门肯(H.L.Mencken)一样,那套专门学问都是他们受人仰望不可或缺的条件。

原文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语译

孔子说:“到一个国家,就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教化。国民若温柔敦厚,便是诗的教化。若开通而富有历史知识,便是历史的教化。若爽快而平和,那就是音乐的教化。若宁静而敏于观察,那就是《易经》的教化。若恭俭庄敬,那就是礼的教化。若巧于言辞,长于判别,便是《春秋》的教化。所以,诗的教化的缺点,是使人弱于理性。历史的教化的缺点,是使人失之于妄信传闻。音乐教化的缺点是使人奢侈放纵。哲学教化的缺点是使人狡猾奸诈。礼之教化的缺点是烦琐复杂。《春秋》教化的缺点是乱法悖德。人若是温柔敦厚,而不缺乏理性,他是深于诗教了。若胸襟开朗,熟于历史,但不盲信逸闻故事,则是深于书教了。慷慨温和而不奢侈放纵,则是深于乐教了。若宁静深思,敏于观察,而不狡猾奸诈,就是深于哲学的研究了。若是谦恭斯文,习于节俭,而不烦琐复杂,则是深于礼教了。若是巧于辞令,善于譬喻,而不惑于流俗悖乱,则是深于《春秋》的教化了。”

原文

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有活民之意而无其器,则不成。

语译

天子的地位与天地同等,其有利于万物之运行演化上之支配作用,也与天地相同。他与日月同发光辉,照耀四季,虽微细不遗。在朝廷上,他与群臣讨论道德之理想与社会的秩序。在家则听雅颂之乐,步行之时,发环佩之声;升车时,发出鸾凤和鸣声。在家庭生活上,其举止也是彬彬有礼。因此,由他一人之举止言谈,百官也得以自知其职分,社会上亦遵从正当之礼法。《诗经》上说:“在仪表与行为上,有德之君是完美无瑕的,因此是为国民之楷模。”对他的命令,国人心悦诚服,此即吾人所谓之“和睦”,或是“和谐”。执政者与国民互相亲爱,即所谓“仁”。国民不必表示有所要求即能得到,自然对国家有“信心”。君王为民众兴利除弊,他的施政即合乎“义”。义与信,是霸主为政之法;和与仁,是王者的为政之法。为政者若徒具信心,而不用这等方法,也不能达到目的。

作品简介:

孔子乃一介布衣,既非教主,也不是上帝的儿子,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现实中的失败者;然而,他却以自己七十三年的人生,穿透了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用一生坎坷的命运,创造出古今中外最温柔、最诗意、最无可替代的哲学。

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魅力何在,而他的智慧是什么呢?

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不仅从《论语》,更从《礼记》《孟子》《中庸》和《大学》等古籍中精致而妥当地撷取儒学经典的智慧哲思,以诗意雅致的文字,于风趣睿智中,为我们解读经典,对孔子思想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论述。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孔子的思想不只是“处世格言”“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执著追求,充满了诗意的情感内容,具有“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孔子的思想代代相传,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心魂”。

林语堂先生以他一生的个人体晤,激活了孔子的智慧,唤醒了我们的文化心灵;让孔子走出历史的时空框架,与我们直接对话,亲切可喜不在话下。在这繁盛、浮躁、充满变数的时代,读《孔子的智慧》使人有一种朴素的幸福感。

作者:林语堂

翻译:黄嘉德

标签:林语堂孔子的智慧哲学儒家文化思想国学

孔子的智慧》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一章 孟子2第十章 论音乐——《礼记·乐记》第十九3第九章 论教育——《礼记·学记》第十八4第八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三)——《礼记·礼运》第九5第七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二)——《礼记·哀公问》第二十七6第六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一)——《礼记·经解》第二十六7第五章 《论语》——孔子的格言8第四章 《大学》——伦理与政治9第三章 《中庸》10第二章 孔子生平
更多『国学古籍』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