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说论语_第十二部分 弟子

贾志刚
国学古籍
总共21章(已完结

说论语 精彩片段:

第十二部分 弟子

孔子在二十七岁开办私人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严格来说,这是违背周礼的,至少是不符合周礼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也算是应运而生。按照周礼的规定,所有贵族子弟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六艺。到了孔子的年代,各国的情况都是国家已经被大家族们所瓜分,国家反而没有钱,再加上士的阶层日益扩大,实际上国家的义务教育已经名存实亡。这个时候,孔子私校的成立,就是填补义务教育的缺失。

在执政者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下,孔子开始招生。孔子招生的最初目的还是养家糊口,因此只要交学费,一概招收。在一开始,孔子的学生多半是平民甚至野人阶层。随着孔子名声的提升,逐渐吸引了士一层乃至贵族子弟,而地位最高的就是南宫敬叔。

孔子的弟子前后号称三千人,其实这是孔子私校的招生总数而已,并非都是孔子的学生。到后来,孔子的角色已经是校长,具体教学工作都交给弟子们去做。在孔子学生中,有说法所谓贤人七十二,其实不过是有名有姓的学生有七十二名。

孔子亲自教授的学生分为三批,最先招收的一批在孔子开办学校之初,在从齐国回来之后招收了第二批,第二次流亡卫国期间招收了第三批,而孔子的出色弟子都集中在这三批学生中。

孔子去世之后,孔门弟子遍布全国,纷纷成立私校,传播知识。应该说,整个战国时期,几乎所有成名人物都是孔子的徒子徒孙,孔子为中国文明的普及做出的贡献超出我们的想象。

曾点

12.1(11.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相礼。”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解析这段话也就是各人讲个人的志向,大家都很直爽。不过,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性格来,子路是野人出身,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不懂得谦让的性格还是时不时暴露出来。按照年龄本来应该曾皙第一个发言,可是子路抢了过去。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子路首先谦让曾师兄,曾皙很可能让他先说,这时候子路再说,就显得很好了。冉有是个平实有城府的人,比较谨小慎微,做不到就不说,决不把大话放在前面;公西赤在这里岁数最小,家里富有并且是鲁国公族,教养好并且在孔子这里专心学习周礼,因此他比较谦虚,也把话说得比较小;曾皙的个性比较随和,因此宁愿最后一个发言。曾皙的志向确实也是这样,跟随孔子多年,并没有提出去当官,而是安心在孔子的私校做教学管理,追求的是轻松自在。

这段对话是孔子最后一次在卫国期间,这时候曾皙从鲁国去帮助孔子管理学校,冉有还没有回鲁国,子路也还没有当官。应该说,这段时间是孔子一生中最快乐的岁月。这时候孔子所有的得意弟子都在身边,并且孔子不再去追求政治上的发展,有更多的时间与弟子们谈天说地。虽然经济状况一般,可是大家都很开心。

曾皙的理想接近于道家的境界,孔子赞成他的想法,反映出这个时期孔子已经开始倾向于道家了。

子路这样的人慷慨大方但是不懂得谦让,人们会喜欢他但是瞧不起他;冉有这样的人平实实干,人们不喜欢他但是信任他;公西华这样的人是真正的贵族,举止言谈得体,人们喜欢他也羡慕他;曾皙这样的人洒脱随意,人们喜欢他但是未必信任他。

曾点,字皙,鲁国人,小孔子六岁。曾皙是孔子第一批学生,是曾参的父亲。

作品简介:

近年来对《论语》这部经典名著的解读可谓层出不穷,该书作者贾志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比照现代人的思想、话语、故事和热门话题,逐字逐句重新解读《论语》“微博体”原文,把儒家经典与现代社会、以及现代人价值观之间联系起来,看贾志刚说《论语》,就像看孔子在线做微访谈,既无读古籍天书的枯燥乏味,也未落入“戏说”“调侃”俗套,想了解孔子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就从《说论语》开始。

《说论语》是著名作家贾志刚继系列畅销书《说春秋》之后最新著作。《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孔子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也是一个富有心灵能量,不谈神论鬼的智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者。因此该书立足于还原《论语》教人为人处世、治学齐家的思想和方法,用现代的语言对儒家经典进行解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重新诠释何谓中庸之德与仁爱之道。

作者:贾志刚

标签:贾志刚说论语历史

说论语》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部分 论道2第十九部分 子曰3第十八部分 处世4第十七部分 论学5第十六部分 论人6第十五部分 论诗7第十四部分 论孝8第十三部分 论仁9第十二部分 弟子10第十一部分 游张
更多『国学古籍』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