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_第二篇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 第07章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这么难

郎咸平
政治经济
总共17章(已完结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精彩片段:

第二篇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

第07章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这么难

医疗改革走向纵深,直面问题挑战。

64.3%的老百姓认为看病贵,大病重病看不起。

难倒美国人的问题,奥巴马如何解局?

透过美国医改谈谈中国的医改,我们每一个老百姓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全球医保,异曲同工的奥秘在哪里?

今天你要医改成功的话,首先要打破这个既得利益集团。

药厂是最重要的一个利益集团,任何改革都首先要把药厂切割在外。

一、我们的医改还在半空

最近有一个很轰动的新闻,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了美国的医疗保险案,这不仅仅让美国人很激动,而且全世界都很激动,我也很激动。可是激动过后,我就开始想到其实我们自己的医疗改革到现在还处在半空中。

背景提示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一份旨在为国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新一轮医改就此翻开新的一页。新医改方案将中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明确为公共产品,并明确提出实现2011年基本医保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等三年阶段性目标。然而,这份宏观文件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复杂现实问题的挑战。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做政府工作报告时以千字篇幅谈及医药卫生问题,并表示,“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个世界性难题解决好”。那么,医保为何会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医疗改革成功的关健又在哪里呢?

根据医疗卫生领域急需解决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首先是有64.3%的人认为看病贵,大病重病看不起,这是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其次是有42%的人说医院看病的流程很不合理,不是以人为本的,到医院看个小病都得楼上楼下跑,来回折腾好几趟。有人调侃说,我们不该怪我们的医院,医院之所以让我们这样跑来跑去的,是因为爱护我们。你想啊,我们去医院看病的人很多都是因为感冒这种病,就是因为医院的不以人为本,我们就必须楼上楼下跑,比如说挂号到五楼,看病到二楼,小便到七楼,我们这样来回跑一下,弄不好病就好了。所以说,我们中国人去医院看病,很多不是医生治好的,而是拖好的,因此我们还得感谢我们这么糟糕的医院,正是因为他们从不以人为本,阴差阳错地治好了不少感冒病,省了不少药。除了这两个不满意外,还有一个大多数老百姓都不满意的,那就是药价太贵。其实我们的噩梦还不仅仅是药价贵这么简单的问题,读者们知不知道我们到药店买药有多困难?就算买个头孢拉定还得先让医生开处方,我们才能买。其实我们也没有得什么了不起的病,买这种药吃的话,无非就是感冒了,拿来消消炎症什么的。要知道,对于老百姓来说,如果有一点小病都要找医生开药的话,那我们要多花多少钱啊?我在内地跑的时间很多,但是我每次都回香港买药,为什么?就是因为在香港什么药都买得到。那很多读者就会问了,对于这些不能随便吃的药,香港不管吗?我告诉你,香港不是不管,而是让你自已做判断。以购买消炎片为例,在香港销售的消炎片,它的包装上一般都会打上“毒药”两个字,如果你自己买的话,自己小心吃就是了,这对我来讲非常方便。比如说我以前生了病,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我吃了之后就好了,现在呢,我又生了同样的病,那我完全就可以去药店买同样的药就行了,我不需要每次都找医生开处方的。哪像在我们内地,为了开个头抱拉定,我还得跑医院去,不但多花病人的钱,还平白增加了医院的“负担”。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说我们的医改之所以收效甚微,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医改的本质是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的医改到底该改哪些地方。在谈我们的医改问题之前,我想先和各位读者谈一谈美国的医改问题。

二、美国如何踏进医改“雷区”

作品简介:

本书一共五个部分。

本书的第一部分谈的是每个老百姓都关心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生活总是这么难。我们的老百姓总会面临几个难题,似乎还都很难解决。

第一,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收入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了,我们工作不努力吗?我们不够节俭吗?都不是。

第二,为什么我们什么东西都比美国贵。美国人实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万美元,我们呢?才几千美元,而且美国几乎什么都比中国便宜。

第三,为什么我们的蔬菜价格这么贵。这已经不仅仅是大蒜和绿豆的问题了,而是一般蔬菜价格也像股价一样大幅度的变动,搞得这些小菜贩子卖菜像玩股票一样。

第四,为什么我们的食品这么不安全。现在连吃个饭都不安心,本书找了地沟油的例子来做解读,这些商人黑心黑到了这个地步,我们的社会道德出现什么问题了?

第五,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这么不靠谱。霸王洗发水事件和云南白药事件酿成轩然大波,还有三聚氰胺也死灰复燃,毒奶粉又在一些省份上架销售,这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惊心动魄。

第六,为什么我们年轻人没有出头的机会。电视相亲搅起了惊涛骇浪。一群伪君子挥起道德的巨剑指向我们的年轻人,说他们拜金。可是我们的社会给年轻人往上爬的机会了吗?

本书的第二部分谈的是为什么医改、教改和房改这么难。

第七,为什么我们的医改这么难。全世界的医改都难,这不是中国的专利。但是2010年美国的医改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医改成功的关键是必须斩断医生和药厂的挂钩。

第八,为什么我们的教改这么难。大陆的教改是属于重度偏离的那一种,但是香港几乎无为而治的教育体系,竟然成了成功的典范。

第九,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一:火山理论。中国虽然是全世界硕果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个,但却是全世界几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设经适房和廉租屋的国家。

第十,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二:重庆模式。2010年6月七大部委联合推出的重庆模式给了我们一丝希望。重庆模式或许是中国地产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书的第三部分谈的是为什么我们企业的日子过得也这么难。

第十一,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剧。富士康十三名员工跳楼自杀的事件震动了全中国的老百姓。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富士康背后真正的元凶苹果电脑。

第十二,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不出去:吉利收购沃尔沃。实在不知道李书福娶的到底是美女呢还是弃妇。我们的企业是一批批地走出去,又一批批地倒下。

本书的第四部分谈的是为什么中国的环境这么糟。

我们国家2010年的政策可以说被误导到了节能减排的领域。气候变暖就是个惊天大谎言。今天中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节能减排,而是:

第十三,为什么我们的垃圾问题这么严重?

第十四,为什么我们的水资源问题这么严重?

本书的第五部分谈的是为什么中国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的问题。

第十五,为什么美国人这么不讲理。2010年的5月份,“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结果是让美国透过汇率大战拿走了我们8000亿元的新能源市场!

第十六,为什么德国人这么不讲理。2010年的7月份,德国代表团来了,透过和美国类似的方式拿走了一大堆让中国人感到痛心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合同。

作者:郎咸平

标签:郎咸平经济学民生社会商业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最热门章节:
1第五篇 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 第16章 为什么德国人这么不讲理2第五篇 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 第15章 为什么美国人这么不讲理3第四篇 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遭 第14章 为什么我们的水资源危机这么严重4第四篇 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遭 第13章 为什么我们的垃圾危机这么严重5第三篇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 第12章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不出去:吉利收购沃尔沃6第三篇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 第11章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剧7第二篇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 第10章 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二:重庆模式8第二篇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 第09章 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一:火山理论9第二篇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 第08章 为什么我们的教改这么难10第二篇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 第07章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这么难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