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历史的经验_素书六章-1

南怀瑾
政治经济
总共14章(已完结

历史的经验 精彩片段:

素书六章-1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盖世风日薄,人心由质而文。故言五者,原始于一体也。儒家主张性善,寓意谋略之用,必须以道德为根基,故首标原始章以开其端。

然时空异易,文字之别,自汉以下丕变。故今简约言之,以道体为因,以德为用为果,接物以仁,处事以义,待人以礼。此万古之常经,权略之根本。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万物之情识,乃至一切有相,皆不离道之用,然终难明其体。故原文引《易经》“百姓日用而不知”以言道之用,又申老子之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以表道之体。

德者,人之所得,被万物各得其所欲。

《易》言“赞天地之化育”,释言“慈悲喜余”,儒言“博施济众”,皆标揭人生之目的也。故道之用在成德。德者,得也。使人各有所得,而非占为己有,方能尽情万物,使各得所需,各得其位,此为大功德,亦谋略之大用也。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原文言仁者,必具恻隐之心,能施惠泽及万物,俾各得其所,以赞遂生化之功。

其内涵引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所谓道不远人,故口人之所亲。又以人能弘道,故用之,则能为人所亲。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承上文言积德行仁,必藉之于事。行之于事,则涉及权责。故统领居位之道,要于赏罚善恶之间,行之允当。乃能立功成事也。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作品简介:

谋略,中国古代文化又称为纵横之术、长短之术、勾距之术。用现代话讲,就是领导的哲学与艺术。为总结历史的经验,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曾就中国古代谋略做过系统讲析,其讲记以《历史的经验》为名,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于1985、1986年分二册出版。第一册撷取赵蕤《长短经》、刘向《战国策》、桓范《世要论》精华,参以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实例,论述了治世、用人、防邪、辨奸之道。第二册是对《素书》、《太公兵法》、《阴符经》逐句串讲。《素书》名为黄石公所传,张良辅佐刘邦,兴汉灭楚,兵机谋略,多得是书之助,张良之后,此书不知去向,至晋,有人盗张良墓,于玉枕处发现此书,始得再传于世。本书重在其中经义的阐发,并将近一百五十则历史故事,铺注于原经文之后,供读者经史相参,从中悟得创业待人的道理。 1990年我社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将《历史的经验》二册合为一册(分上、下编),以《历史上的智谋》为名,改排出版,以供研究。1992年恢复原名再版。如今刊出的是老古文化事业公司 1995年11月的最新版。

作者:南怀瑾

标签:历史的经验南怀瑾

历史的经验》最热门章节:
1阴符经2下卷3太公兵法 上卷4-25素书六章-16下编 前记7-28长短纵横-19-210苏秦的历史时代-1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