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近乎佛教徒_结论-7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宗教哲学
总共56章(已完结

近乎佛教徒 精彩片段:

结论-7

修持祥和

不用说深奥的真理,在这个年代。甚至最实际,最明显的真理也被忽视。每天我们都听到人们在谈论经济的状况,却不了解萧条和贪婪的关联。由于贪婪、嫉妒和骄慢,经济永远不会强大到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生活之所需。我们好似住在森林中的猴子,在吊挂的枝干上随处大小便。我们的居所,地球,已经愈来愈污染。我曾遇到过的一些人,责难昔日的统治者和君王以及古老的宗教,认为这些是所有冲突的根源。但是现代世俗世界并没有做得更好,反而更糟。现代世界有什么变得更好呢?科技的主要效应之一,就是更快速地摧毁这世界。有人相信,在地球上的每一种生命系统和每一种维生系统,都在衰落之中。

我们现代人,应该是时候来想想心灵方面的事了。即使我们没有时间坐在坐垫上,即使我们讨厌那些把念珠挂在脖子上的人,即使我们向一般朋友透露自己的宗教倾向会难为情。对我们所经验的一切事物之无常本性,以及执着于自我所带来的痛苦结果深切地加以思惟,会带来和谐安详----即使不是带到全世界,至少能带到自己周遭。

只要你接受并修持这四种真谛,你就是一位“佛教修行者”。你可能为了自娱或头脑体操,而读过这四种真谛,但若你不修持的话,就好像病人阅读药罐上的标签却不服用一样。另一方面,如果你修行,也没有必要到处标榜你是佛教徒。事实上,如果对你被邀请去社交场合有帮助的话,隐藏自己佛教徒的身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要记住,作为佛教徒,你具有尽可能不去伤害他人、尽可能帮助他人的义务。这不是大不了的任务,因为如果你真心地接受并思惟这些真谛,所有的这些行为都会自然流露。

同时,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作为佛教徒,你没有责任或使命去让全世界的人都改信佛教。佛教徒和佛教是两回事,就象民主党人和民主一样。我相信许多佛教徒曾经,或正在对自己或他人做可怕的事。但令人鼓舞的是,迄今佛教徒未曾为了改变他人的信仰,而以佛陀之名发动过战争,或摧毁其它宗教的寺院。

作为佛教徒,你应该坚守这个原则,佛教徒绝不以佛教之名参与或鼓励流血。你连支小虫都不能杀,更何况人。设若你知道某位佛教徒或团体这么做,那么,作为佛教徒,你必须抗议并且谴责他们。如果你保持缄默,你不只是不鼓励他们,基本上你就和他们一伙。你就不是佛教徒。

作品简介:

了悟无常,便是佛教徒

本书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最核心的四法印见地,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菩萨大悲大愿。

他爽洁而俐落地破除常人对佛教徒的误解:佛教徒等于祥和与非暴力;其实,这并非佛法的核心。对于要成为一位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见地: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证悟超越概念。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实证的经验加以分析,体现四见地最精要的部分,对于修行者有什大的助益。有缘读此书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见识到法教的神髓,了悟无常,解脱万千烦恼;原来,佛教徒不只是著僧袍,坐禅,戒荤食与禁欲;而是觉知这四种见地,化解对如幻世事的执着。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翻译:姚仁喜

标签: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近乎佛教徒

近乎佛教徒》最热门章节:
1感谢2后记3结论-74结论-65结论-56结论-47结论-38结论-29结论-110结论
更多『宗教哲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