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_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 第三章 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丹·艾瑞里
社会心理
总共13章(已完结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精彩片段:

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

第三章 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每当我走进宜家,脑子里就会涌现渴望改善住房条件的想法。这个自己动手组装家具的超大型低价商店就好像成年人的巨大玩具城堡。我徜徉于琳琅满目的各种展示间,想象着如果把这些新颖的书桌、灯具或者书橱放到我的家中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我非常喜欢仔细观赏卧室展示区里价格适中、时髦雅致的梳妆台,亲密接触一尘不染的厨房设备展区内各种厨具和摆满盘子的橱柜,这些橱柜都可以自己动手组装。我觉得一股冲动涌上心头,真想把满满一卡车的家具拉回去将房子填满——小到价格便宜、色彩鲜艳的浇水桶,大到几乎能顶到天花板的雕花大衣橱。

我并不经常光顾宜家,确有需要才会去。有一次,我在那里买了个超现代瑞典式分类储物柜,打算用它来存放家中到处乱扔的小孩玩具——需要自己安装的玩具柜。我把它带回家,打开包装箱,把安装说明书看了一遍,然后动手用各种安装螺栓把它组装到一起(我现在有了自知之明,承认自己的装配手艺不敢恭维,但还是从组装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或许是出于对童年时代乐高玩具的回忆)。遗憾的是,部件的标注不如我原来想的那么清楚,而安装说明又过于简略,尤其到了那些关键的步骤之时。就像生活中的很多经历,安装过程鬼使神差,就像墨菲定律说的一样:只要是我硬着头皮按直觉安上的木板或者拧上的螺栓,结果肯定是错的。有时候我立即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但大多数时候要过了三四步才知道,不得不拆掉重新再来。

不管怎样,我喜欢解决猜谜一类的问题,把组装宜家家具权当大型的七巧板游戏。不过,把螺栓从一个孔里反复拧进拧出打乱了我的计划,有时还让人有点儿窝火,耗费的时间也比我预计的长得多。到头来,我终于看到了我亲手装好的玩具柜。我把孩子的玩具收拾起来,仔细地放进去。我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甚至过了好几个星期,我只要从它旁边经过,就会不禁露出得意的笑容。客观地看,我很清楚它在我买的家具中绝非上乘,而且我一没有参与设计,二没有测量尺寸,三没有拉锯操刨,甚至连个钉子也没敲进去。但是,我觉得仅仅因为花费了几个小时的工夫和力气,就把我和玩具柜的距离拉近了,我对它的感情比对家中其他家具的感情都深。我想,如果它有感觉,也会比其他家具更喜欢我。

烤炉里的诀窍

对自己制作和拥有的物品感到骄傲,是人类拥有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我们亲手做了一顿饭,打了一个书橱,会春风得意地自言自语,“这是我做的,真值得骄傲!”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把某个东西看作自己的,有时候又不这样认为?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要投入到什么程度才能心安理得地为它感到自豪?

如果把创造过程用标尺衡量,而其中一端是制作即食芝士通心面的话,我个人认为,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花费不了多少力气:认准包装,从货架上取下来,付钱给收银员,拿回家,打开盒子,把水烧开,把面煮熟滤掉水,加上奶油、牛奶和橘黄色的调料,搅拌均匀,上桌。因此,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很难让人把它看成自己的作品,并且为它自豪。而标尺的另一端,是从头到尾自己动手做的食物,例如,慈祥的老祖母满怀深情精心烹调的鸡汤面,用自家后院里采摘的柿子椒和苹果做的馅饼,那么在这种(少有的)情况下,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它是自己的作品,并为此感到骄傲。

不过,更有意思的例子是什么呢?比如做饭,如果在上面那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中进行选择会怎样?如果我们“照方配药”,使用的是买来的现成调料加上花园里的新鲜香草碎末和帕马森干酪薄片又会怎样?如果再添上点儿烤甜椒呢?从商店里买的甜椒与自家园子里种的有区别吗?简而言之,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要有多大的投入,才会把它视为己出,并为它感到骄傲呢?

为了了解所有权和自豪感的基本成分,我们来回顾一下半成品的历史。自20世纪40年代后期,各种“即食”烘烤配料(馅饼脆皮、饼干粉等)一上市,就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从流动点心车、食品店,到家常餐桌,随处可见。不过,并非所有的配料制品都能受到同样的欢迎。家庭主妇们尤其对蛋糕配制粉持保留态度,虽然它只需要加水调和就可以入炉烤制。有的市场研究人员怀疑这些配制蛋糕粉是否太甜或者添加了太多人工色素,但是谁也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些馅饼脆皮和饼干粉(其实与蛋糕粉的配方基本相同)卖得很火,而蛋糕粉却少有人问津。为什么那些家务繁重的主妇做馅饼时并不在意脆皮用的是不是配制粉,而对蛋糕那么敏感呢?

一种理论是蛋糕粉的问题恰巧说明在蛋糕制作过程中有个分界点,到了这一点,女人们就会感觉蛋糕不是她们“亲手做的”了。正像美食作家劳拉·夏皮罗在她的《烤炉里的诀窍》一书中所指出的,饼干和馅饼脆皮虽然重要,但它们本身毕竟不是一道独立菜品。一位家庭主妇可以很高兴地面对别人的称赞受之无愧,尽管她的菜品里包含某些采购来的成分。不过,蛋糕却经常作为一道独立的点心被端上桌子。更重要的是,蛋糕还含有某种感情意义,它通常象征“特别纪念”。☾1☽用“只不过是”买来的配制混合粉制作生日蛋糕——我们的家庭“面点师”绝不会(或者当众承认)做出这样的事来。不但她本人会觉得丢脸和愧疚,她的客人也会感到失望,认为桌上的东西并不是特意为他们准备和制作的。

那时,有位叫欧内斯特·迪希特的研究人员猜测,如果把蛋糕粉的部分配料去掉,让主妇们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添加配料,就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2☽这一主张被人们称作“鸡蛋理论”。一点儿也不错,品食乐公司在把配方里的蛋黄去掉,让主妇们自己加入鲜鸡蛋、牛奶、食用油后,蛋糕粉的销量立即大增。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主妇们来说,在蛋糕粉里加入鸡蛋和其他一两种配料就足以把蛋糕从“柜台货”提升为拿得上台面的家制点心,即使只是对蛋糕的配方进行了小小的改动。在餐饮方面,人们本能地希望食物是自己做的,又希望操作简便省力,你们看,美食作家贝蒂·克罗克提出的“贝蒂教你给家人烹调幸福”这个口号是多么聪明!活儿还是你干的,只不过由食品服务企业帮你节约了点儿时间而已。这没有什么可丢脸的,是吧?

一方面,人们希望事情是自己做的并为此自豪,另一方面,人们又想尽量减少厨房劳作,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微妙平衡?我认为,有一个人最清楚。此人就是以“半成品烹饪”而闻名的桑德拉·李,她已经发现了准确计算平衡点的公式并申请了专利:半成品烹饪“70/30黄金分割原理”。李认为,疲于奔命的厨师为了节约时间如果在烹调过程中用了70%的半成品(蛋糕粉、瓶装蒜茸、罐装海员式沙司)和30%自己别出心裁的加工(在蛋糕粉里加点儿蜂蜜和香草末,在海员式沙司里加点儿鲜罗勒),也一样能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普通人在看到这一原理后兴奋不已,而美食家和食客们却感到沮丧,因为她一语道破了商场采购品与个性化处理之间的准确量化关系。

我们拿桑德拉·李的“香甜巧克力松露球”食谱来举例。

用时:15分钟

作品简介:

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决策应该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应该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价值,做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我们非常理性地做到各种“应该”,那真的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我们做不到。

在《怪诞行为学1·可预测的非理性》中,行为经济学家艾瑞里探讨了人类偏见的负面影响,而本书则重点探讨了非理性积极的另一面。非理性能让我们适应新的环境、信任别人,乐于不断努力,爱自己的孩子。这些美妙、奇异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各种目标,更好地生活。

同时,本书还将越过工作环境,深入检验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我们与萍水相逢的人如何相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亲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我们如何适应新情况、新环境?

作者:丹·艾瑞里

翻译:赵德亮

标签: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最热门章节:
1致谢2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十一章 非理性的教训为什么一切决策都需要检验?3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十章 短期情绪的长期效应为什么我们常常感情用事?4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九章 感情的偏好为什么我们选择帮助某个人,却漠视许多人的痛苦?5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八章 市场的失灵一个有关在线约会的案例6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七章 好不好?适应、伴侣和美丽市场7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六章 适应的法则为什么我们能适应一些事(但不是所有事,也不是一直如此)8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 第五章 报复的本能为什么我们要寻求公平正义9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 第四章 不在这里发现的偏见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10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 第三章 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