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童年的秘密_上篇 精神胚胎 第三章 心理的塑造

玛丽亚·蒙台梭利
外国小说
总共13章(已完结

童年的秘密 精彩片段:

上篇 精神胚胎

第三章 心理的塑造

儿童敏感期

不需要任何引导,刚出生的婴儿会自我感知世界,进行最初的心理塑造活动,尽管这种活动非常隐秘,也谈不上具体的表现形式。但是,如果因为我们无法观察到这种最初的心理塑造活动,就否定它们的存在,那就太愚蠢了。人们可能难以想象,虽然婴儿的发声器官尚未具备自主活动能力,但是语言的因子已经深深种在婴儿的灵魂里面。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仅仅通过生活的积累,儿童就可以成功地学会一门语言。而成人却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掌握一门新的语言,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可能像幼年时学到的母语那样自然流畅地发音。

儿童的心理世界是不同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另一个世界,语言、行为等都不过是外在的表达方式。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我塑造的天赋,借助外部提供的工具构建内心世界。儿童天真无邪,每一刻都欢天喜地,不知疲倦地做着游戏。正是在游戏中他们熟悉了环境,适应了社会,而我们成人进入一种新环境时,往往手足无措,狼狈不堪。

人们嘴中常讲的“成长”实际上指的是儿童身体的发育,是一种外在的现象,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直到最近,我们才逐渐了解它的内部机制。现代科学研究从两个方面入手认识儿童:一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和关注;二是敏感期。对敏感期的研究让我们了解了儿童的心理发展。

荷兰科学家雨果·德弗里斯发现了动物的敏感期。而我们在学校里,通过对儿童生活的观察,发现了儿童的敏感期,并且应用于教育活动。

敏感期是指在生物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特殊的敏感性。这些敏感性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在获得某种特征之后便会消失。某一成长时期出现的特定敏感性对应着相应的敏感期。每一种特征都是在敏感性的推动作用下确立的。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的成长并不是什么模糊的东西,或者固定遗传的结果,而是一种在暂时性本能细致入微引导下的长期工作。这些本能活动与成人有意识的活动截然不同。

德弗里斯最先在那些通过蜕变进入成虫阶段的生物,比如昆虫身上观察到了敏感期。以蝴蝶的幼虫为例,蝴蝶幼虫最初几天只能吃柔嫩的叶子,但蝴蝶却把卵产在树干与树枝连接处的角落里。在破茧而出之后,幼虫如何知道哪里能够找到柔嫩的叶子呢?答案是光,光线会引导饥肠辘辘的幼虫爬上树梢置身嫩叶之中汲取营养。幼虫对于光有着无法抗拒的力量,会追随光线的指引爬到最明亮的地方,那正是嫩叶之所在。

令人奇怪的是,当蝴蝶幼虫度过这一时期,可以吃其他食物之后,它们对光便失去了敏感性。这一点也得到了科学试验的证明。在一个没有叶子的暗箱中,蝴蝶幼虫会蠕动身体爬向从预先在暗箱中设置的小洞中进入的任何一丝光线。但是度过这个阶段之后,幼虫便开始另谋出路,寻找其他食物,对于光线的照射无动于衷,本能不再发挥作用。

然后,另外一种敏感性又在顷刻之间把吮吸嫩叶汁液甚至破坏植物的贪吃者变成了斋戒的苦行僧。斋戒期间,它们一刻不停地工作,建造一个“棺材”,然后就像死人入棺一样把自己密封在其中。在这个“棺材”之中,成虫正在形成,有一天它会破茧而出,成为一只拥有美丽和明亮翅膀的蝴蝶。

众所周知,蜜蜂的幼虫也要经历类似的一个阶段,在此期间所有的雌性幼虫都有可能成为蜂后。但是,蜂群只会选择其中一只成为蜂王,工蜂会为这只未来的蜂王制造一种特殊的食物,动物学家称之为“蜂王浆”,而这只幼虫也会毫不客气地大吃大喝。在“蜂王浆”的滋补之下,幼虫会成为蜂群的女王。在这段时期经过以后,即使蜂群为另外一只雌性幼虫喂食“蜂王浆”,它也永远不可能成为蜂王。原因是幼虫服食“蜂王浆”的敏感期已经过去,它的身体已经不再具备成为蜂王的能力。

这些现象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儿童身上蕴藏着生命的冲动。这些冲动将循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生机勃勃,推动儿童完成奇妙惊人的事情;二是无动于衷,儿童错过成长的关键期,碌碌无为。因此,儿童如果不能够在敏感期按照意志的力量行事,他们就会永远失去机会,一生忙碌却无所作为。

在儿童心理发育的过程中,他们会获得种种感觉指令,这些指令对他们而言弥足珍贵。但是,在成人眼中,这些事情看起来稀松平常,进而漠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作品简介:

《童年的秘密》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记录了她在学前儿童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阐述了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导论”中,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为儿童的利益所作的孜孜不倦和真诚的努力将使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的秘密,正如科学的调查研究能使我们洞察众多的自然秘密一样。”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在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它让世人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而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应是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帮助。

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而轻视游戏的作用,把游戏仅视为闲暇时的一种快乐的消遣;过分强调教具的价值,而贬低玩具的价值;具有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等等。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方法的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利用、改造和创新。

作者:玛丽亚·蒙台梭利

翻译:方舟

标签: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意大利儿童教育育儿

童年的秘密》最热门章节:
1后记 蒙台梭利:天才孩子是正确教育的结果2下篇 儿童与社会 第十章 儿童的权利和社会的责任3下篇 儿童与社会 第九章 大自然的生命规律4中篇 新教育 第八章 儿童的心理畸变5中篇 新教育 第七章 回归正常6中篇 新教育 第六章 观察与发现7中篇 新教育 第五章 教育者的新使命8上篇 精神胚胎 第四章 儿童成长的障碍9上篇 精神胚胎 第三章 心理的塑造10上篇 精神胚胎 第二章 人类发展的奥秘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