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技术元素_第五章 未来 绑定在此刻的不确定性

凯文·凯利
社会心理
总共91章(已完结

技术元素 精彩片段:

第五章 未来

绑定在此刻的不确定性

“预测非常困难,特别是对于未来的预测。”尤吉·贝拉☾1☽这样说。

但是评价过去一样困难,这样一来也就无法确定你之前的预测“正确”与否。我们所见的东西和形成的概念——即使是在当下——也经常是模糊的、不精确的并且肯定是不完整的。这还是对那些就在我们面前的东西。就像对于今天的普通人是不是生活富足这一点,我们很少很达成共识。对于此时此刻,我们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要说到未来,不能不提现在。我们首先是被现在的语汇所限定。

举个例子,30年前位于帕罗奥图(Palo Alto)的未来学会(the Instiute for the Future)起草了一份关于2000年的预测,并且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982年出版。当时的《纽约时报》对这份预测做了个摘要,它的标题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美国的电子图文和可视图文。”“可视图文”是一个准确的还是失败的预测?我们现在有“可视图文”吗?

这个研究关注了新兴的可视图文行业,它由两个成熟的技术,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联姻而成。这项研究估计,这个世纪末的时候将有40%的美国家庭会拥有双向的可视图文服务。

根据定义,通信和计算机的联姻便有了可视图文。但是这个“双向”的可视图文意味着什么?如果它指的是我们可以读并且可以写,可以下载也可以上传,那么我们肯定会说它是“双向”的。但是1982年关于双向的概念指的是可以从大内容供应商那里获得内容,并且可以向上与维亚康姆或者时代-华纳再或者是迪斯尼互动,通信是双向的,但是仅仅在两端发生,你和他们。这个概念没有包含1990年代的重要事件:互联网。互联网是点对点,多对多的通信,是“几百万向”☾2☽的传输。而且不仅仅是文本,还有视频。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拥有的网络不仅仅是“双向”的,也不仅仅是文本性的,虽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的确也同时是双向的、文本性的。

这的确是很难判断。我们姑且认为现在仍有可视图文吧。

国家科学基金的报告中这样说道,这个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带来许多东西,其中包括有这些发展:

住宅会更多地作为工作场所,男人和女人在电脑终端前进行大部分工作,这会改变住宅的建筑结构和地理位置。它也会模糊居住地点和商业地点之间的区分,对于区域规划、出行方式和邻里社区都会有不确定的影响。

在家进行的购物会让消费者直接控制生产,订购恰好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按需生产”的产品。

人们会远离传统的工作场所和学校的社交。朋友、同辈群体和同僚会由电子化的形式确认,人们根据兴趣和技能组成群体,而不是以年龄和社会阶层。

信息“经纪人”和“经理人”这样新的职业会出现,来充当“把关人”、“监查政客”和“企业”并且选择性地将信息发布给有兴趣的人。

也许会重新创造出“大家庭”的形式。如果老人可以使用电子工具在家工作自食其力,子女会更希望有老人在身边。

作品简介:

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争论、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都写在《技术元素》中,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KK

“技术元素”(technium)是凯文·凯利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 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 力的整体。

本书继承了《失控》和《新经济的新规则》的思考体系,谈到了文明进化、数字出版、免费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化生活等热议的话题。而更深层次的是,KK希望借此讨论:技术元素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应该拥抱还是拒绝它?人类对它本身的未来发展究竟有多少把握?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里。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而阅读这样一本书,将能最贴近地了解到KK在思考什么。

作者:凯文·凯利

翻译:张行舟余倩周峰管策金鑫曾丹阳李远袁璐

标签:凯文·凯利技术元素科技技术商业互联网

技术元素》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未来 预言现在——《连线》杂志创刊五年引文集锦2第五章 未来 线性与指数的交叉3第五章 未来 实用图书馆4第五章 未来 当纸质书消亡的时候5第五章 未来 永恒之书6第五章 未来 麦克卢汉诞辰100年7第五章 未来 潜意识材料的收藏8第五章 未来 缺失的不远的未来9第五章 未来 梅斯-加罗点――奇点“临近”10第五章 未来 绑定在此刻的不确定性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