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_37、与母亲的对话

奥尔罕·帕慕克
传记回忆
总共38章(已完结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精彩片段:

37、与母亲的对话

长时间以来,母亲晚上独自待在客厅等候父亲。父亲晚上待在桥牌俱乐部,之后再去其他地方,回到家已很晚,母亲早已等得疲倦睡觉去了。我和母亲相对而坐吃完晚饭(这时父亲已给我们打过电话。我很忙,他说,我会晚点儿回家,你们先吃吧),母亲便把纸牌摊在乳白色桌巾上,算自己的命。她翻开五十二张牌的每一张牌——一次一张,尝试依照大小顺序排列,红牌跟在黑牌之后——她并不想在牌中寻得信号,也不喜欢把纸牌提供的信号编成一个前途光明的故事。对她而言,这是个考验耐心的游戏。我走进客厅,问她是否已算出她的命运,她总是给我同样的答复:

“好孩子,我这么做不是为了算命,而是为了消磨时间。几点了?我再玩一次,就上床去睡。”

她一面说,一面看着黑白电视机(在土耳其是新玩意儿)播放的老片或有关去年斋月的谈论节目(当时仅有一个频道,表达政府观点),而后说:“我不看了,你想关就关了吧。”

我会看一会儿荧幕上播放的随便什么节目:一场足球赛,或是我童年时代的黑白街道。与其说我对播放的节目感兴趣,不如说是让我从内心深处剧烈的不安解脱出来,暂时离开房间稍事歇息,在客厅里,和每天晚上一样,跟母亲闲谈。

这些闲谈有时演变成激烈的争论。事后,我回到我的房间,关上门,看书,在愧疚中挣扎,直到隔天早晨。有时和母亲争辩过后,我到外面去,步入伊斯坦布尔寒冷的夜晚,在塔克西姆和贝尤鲁附近徘徊,在阴暗邪恶的后街不停地抽烟,直到感觉寒冷彻骨,在母亲和城里每个人都睡着后,我回到家里。我养成凌晨四时上床睡觉、中午起床的习惯——我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保持这个习惯。

当时和母亲争辩的事情——有时直截了当,有时心照不宣——是我未卜的前途。1972年冬天,念建筑系二年级期间,我几乎完全不再去上课。除了上少数几堂课,以免遭学校开除,塔斯奇斯拉的建筑系馆里几乎看不见我。

有时我怯懦地告诉自己:“就算永远不当建筑师,至少还有大学文凭。”对我产生一些影响的父亲和朋友们一再重复这样的评论,在我母亲看来只会使我的状况更不稳定。我眼见自己对绘画的爱消退,仅留下空虚的感受,因此内心深处知道自己永远当不成建筑师。同时我也知道不能永远看书看到凌晨,或彻夜在塔克西姆、贝尤鲁和贝希克塔斯的街头徘徊。有时我心急如焚,猛然自席间站起,试图让母亲面对事实。由于不清楚自己为何如此,更不用说是要她接受什么,有时我们仿佛是蒙住眼睛互相争吵。

“我年轻的时候像你一样,”母亲说道,仅仅为了惹恼我——我之后如此评断,“我逃避生活,就像你一样。你的姨妈们在大学里生活在知识分子当中,或在派对宴会上玩得很开心,我却跟你一样坐在家里呆呆盯着你外祖父最喜欢的《插画杂志》(Illustration)。”她抽一口烟,注视我,看她的话是否产生任何作用。“当时的我很胆怯,对生命心存恐惧。”

我知道她这么说的意思是“就像你一样”,怒气在我内心翻搅的同时,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将她讲的这些话当做是“为了我好”。但知道母亲同样表达出某种普遍持有的观点,使我心碎。我的视线从电视转向来回逡巡于博斯普鲁斯的渡轮探照灯,暗自念叨着这种正统观念,心想自己是多么厌恶。

我并非从不曾公然表达的母亲身上得知此一观念,而是从怠惰的伊斯坦布尔中产阶级和想法类似的专栏作家那里,他们在深切而张狂的悲观时刻断言“好东西不会出自这种地方”。

长久以来使城市一蹶不振的忧伤助长了此种悲观。但倘若忧伤出自失落与贫穷,何以城里的有钱人也拥抱它?或许他们只是侥幸有钱。也可能因为他们自己并未创造任何辉煌的事物,得以媲美他们希望模仿的西方文明。

然而就母亲的情况而言,这种她说了一辈子的具有破坏力的、谨慎的中产阶级口头禅有其根据。在我父母结婚后不久,生了哥哥和我之后,父亲让她伤透了心。他经常不在家,家庭逐渐陷入贫困,她结婚的时候一点也不晓得自己必须与这些事情搏斗,我始终觉得这些不幸迫使她在面对社会时,摆出持续性的防卫姿态。我们小时候,她带我们兄弟俩去贝尤鲁逛街,去电影院或公园,每当发现男人在看她,从她戒备的表情,我看出她对我们家庭成员以外的任何人都格外谨慎。哥哥和我在街头争吵时,我看见她在生气苦恼的同时,也急欲保护我们。

从母亲不停地恳求我“做个正常、普通的人,就像其他人一样”,我深刻地察觉这种谨慎。此种恳求带有大量的传统道德观——谦卑的重要,接受你仅有的少许东西并好好利用,实行对整个文化具有影响的苏菲苦行主义——但这种观点并未帮助她理解为何有人忽然不去上学。我不该夸大自己的重要性,把道德与知识的执着看得太认真,此种热爱最好用来培养诚实、美德、勤奋,跟普通人一样:这是她的观点。艺术、绘画、创造力——我母亲似乎在说,只有欧洲人有权认真看待这些东西,而不是居住在20世纪下半叶的伊斯坦布尔,在文化陷入贫困,丧失了势力、意志与欲望的我们。只要我永远记得“好东西不会出自这种地方”,就不会后悔。

有时为了让自己的论点显得重要,母亲便告诉我,她把我取名为“奥尔罕”,是因为在所有的奥斯曼苏丹当中,她最喜爱奥尔罕苏丹。奥尔罕苏丹不曾追求任何宏伟计划,从不喜欢出风头,而是适可而止地过着普通生活,因此史书谈起这位奥斯曼第二任苏丹时总是恭敬而节制。尽管跟我提起这点时面带微笑,但母亲明确地要我了解她为何认为这些美德很重要。

作品简介:

这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性作品。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写的既是一部个人的历史,更是这座城市的忧伤。对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布尔一直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这个城市特有的“呼愁”,早已渗入少年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之中。如今作为作家的帕慕克,以其独特的历史感与善于描写的杰出天分,重访家族秘史,发掘旧地往事的脉络,拼贴出当代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生活。跟随他的成长记忆,我们可以目睹他个人失落的美好时光,认识传统和现代并存的城市历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感伤。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

翻译:何佩桦

标签: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外国文学回忆录诺贝尔文学奖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最热门章节:
1关于照片237、与母亲的对话336、金角湾的船435、初恋534、所谓不快乐,就是讨厌自己和自己的城市633、外侨学校的外国人732、兄弟之争831、福楼拜于伊斯坦布尔930、博斯普鲁斯海上船只冒出的烟1029、画画和家庭幸福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