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莱拉_7

玛丽莲·罗宾逊
外国小说
总共11章(已完结

莱拉 精彩片段:

7

风越来越大,她系好外套扣子,翻起衣领。走到离基列还剩一半路的时候,她停下脚步,自言自语:“这可不行。”回转身又向棚屋走去。屋里和屋外几乎没什么区别。小伙子蜷缩在她曾经躺过的那个角落。那儿稍微避点风。他裹着一块破毯子,枕着那个小包裹,看了她一眼,动也没动。她脱下外套,盖在他的身上。“就今天夜里,”她说,“盖上它你或许能睡一会儿。”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让自己在外套下面躺得更舒服一点。她把衣领拉起来,蒙住他的耳朵。“觉得好点儿了,对吧?”他笑了笑。

她开始往基列走,穿过明亮的阳光、凛冽的寒风。玉米秆摇曳着,枯黄的叶子沙沙响。几只鹈鹕先是在水面上游弋,过了一会儿又在她头顶飞翔。因为风直往嗓子眼儿里灌,她几乎不能仰起头看看它们的真面目。她心里想,自己挨冻的时候,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也觉得冷?她觉得胎儿动了动。她说:“别担心,你不会过这种苦日子的。我们一进家门儿,一切就都好了。”但是,她心里想,这也许不是谁都能干出的漂亮事儿。最好想想别的事情。不过不是那件。不是在雪地里寻找多尔。不是在玉米地里迷路。她踩着别人的脚印进去,为什么就不能再踩着那脚印出来?但是没有雪的地方就没有脚印,地边儿没有,再往里也没有。只有冰封雪冻的土地。谁都知道在玉米地里迷路是什么样的情形。她瞎碰乱撞,吓得要死。玉米秆很密,没过头顶,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后来,完全是凭运气,她才终于回到大路上。她汗流浃背、浑身是土。那时候,因为找多尔,她的脑子也不正常了。如果真的找到她,她该怎么办呢?她想给她盖上点东西,让她暖和起来。好像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让她暖和。第二天,真的下了一场大雪,一连下了几个小时,从那以后,她就断了找多尔的念头。

有时候,他们围坐在篝火旁边,正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因为烧的都是潮乎乎的、树液很多的松树枝,青烟缭绕,噼噼啪啪,火苗发出嘶嘶嘶的响声。莱拉端着一碗油煎过的土豆泥。一片一片,黑乎乎的。她很爱吃。轮着多尔做饭的时候,她总是把煎得酥脆的那几块留给莱拉。梅丽坐在她旁边,离得很近,看着碗里的土豆饼。莱拉一次咬一点,慢慢地吃。梅丽说:“我看见有什么东西爬到你碗里了。真看见了。腿还动呢。”她来回动着手指模仿蜘蛛爬行。莱拉看了浑身直起鸡皮疙瘩。莱拉说:“没有蜘蛛。”梅丽说:“别说有没有,是不是。只说我看到了什么。”她一边说一边又伸出手指学蜘蛛爬。

莱拉说:“我要告诉多恩。”

“是吗?你告诉他什么?”

“你想害得我把晚饭倒到火里。”

梅丽说:“那可没必要。我从来不怕蜘蛛。你要是不小心吃了蜘蛛,可以把它吐出来。那玩意儿味道怪怪的,你一下子就能感觉到。而且你能感觉到它的腿在你嗓子眼儿里来回乱动。我有一次咽下去一只蜘蛛,也没有死呀。你要是不想吃,我可以替你吃掉那碗土豆泥饼。”

莱拉坐在那儿,碗放在膝盖上,只顾着想那只蜘蛛。梅丽凑到她跟前,一边看着她,一边朝她吹气儿。多尔看见莱拉还没吃完,就说如果不吃就揍她。实际上她是想让梅丽知道,想用这种方法把莱拉那碗饭骗到手,没戏。莱拉觉得多尔的手按在她的肩膀上。那意思是,梅丽是比你聪明,但是你有我,我替你留心着呢!

梅丽压低嗓门儿说:“她总说揍这个,揍那个。实际上她谁也不会揍。”

多尔说:“我有可能揍你。”不过梅丽说的没错儿。多尔从来都不揍人。谁都知道她是个善良、文静的女人。那把刀和她脸上的疤痕是她要保守的秘密。这个秘密不容易保守,也不能永远保守。她只有在莱拉面前毫不避讳。因为她知道这个姑娘爱她。有一次多恩看见她用那把刀给莱拉削头发,一缕一缕的头发掉了下来,他说:“哦,你可让我长见识了。”

这时,莱拉离基列还有一半的路。天空灰暗,风仿佛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使劲摇晃着树木。所有的树都在呻吟。好在大家都认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风和日丽的今天意味着温暖如春的明天。阳光明媚的早晨意味着天气晴朗的下午。冬天在你不知不觉之间,接管了万物。好像世界睡了一觉醒来,既惊讶又不惊讶。梅丽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她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做任何事情。甚至可能在坐监狱。莱拉听说,有的女人开着轰炸机飞到大洋那边去打仗,她便想到梅丽会干这种事。不管在哪儿,甚至在监狱里,她也会过得比别人好。她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想出的任何主意都比别人有趣得多。也许她过得很好。莱拉见过太多次鸟儿如何破壳、牛犊如何出生。很快它们就会做那些别人无法教会的事情。它们会颤巍巍地站起来,抓挠着,或者含着妈妈的乳头吃奶。这当儿,它们的眼睛亮光闪闪。世界如此美好。这时候,小孩儿可以和它们一起玩。因为他们的眼睛也清澈明亮,它们发现他们那么聪明。然而,时光荏苒,牲畜还是牲畜。而渐渐长大的孩子们也只是勉强度日的过客。梅丽是否只是什么地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用那样的目光看着你,仿佛在说:我不想和你说这些。莱拉对肚子里的孩子说:“不要着急。我会尽最大的努力照顾你,就像多尔对我那样。”她一边说着,一边笑了起来。可怜的老多尔。她又想起那个快要长大成人的小伙子,蜷缩在她那件女式外套下面,冻得要死要活。也许不等别人看见他穿那件衣服,他就冻死了。她本来应该把他领回家。怎么也得把他带走呀。不。骄傲会把他害死。哦,她想,什么糟糕的事儿都会发生。

如果她从那笔钱里拿走一点儿,就可以买张日场电影票,也许再买一盒爆米花。她可以坐在黑暗之中渐渐暖和起来,再看一遍《碧血金沙》☾1☽。至少很暖和。然后再回家。她不想就这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走进他在教堂的办公室,生怕老人看了着急。她和他一起看过这部电影。他还给她读过那本小说,读过杂志上介绍这部电影的文章。所以,他一直在等片子在基列上演。在电影院,在黑暗中,他握着她的手。这是最好看的一段。她一直在想,我不需要看破衣烂衫的人们吃豆子。我看到的太多了。虽然和他一起坐在电影院很舒服,但是看到电影里的人开始枪战,她还是有点高兴,因为电影快演完了,她更想早点回家。她喜欢看电影,电影里的人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还跳踢踏舞。和她在杂志上看到的那些人完全不同。

如果她有点钱,她就会走进路边的小饭馆,喝一杯咖啡,吃一块苹果派。如果她有点钱,她就会走进那家折扣商店,看看衣服式样或者别的什么。随便怎么做都可以。她觉得人们开始注意她了。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不会挺着个大肚子在寒风中这样走,至少得穿一件外套。这些日子,她几乎已经忘记有人可能会和她说话的恐惧。现在,那种恐惧的感觉又袭上心头。只要能避免,她就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那会让她觉得又回到过去的时光。没有钱,无所事事,人们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不过教堂就在眼前。这也很像过去。为了躲避风雨,走了进去。她可以坐在椅子上,等待,直到身子不再颤抖,手指不再疼痛。然后她就到办公室找他。他会说:哦,亲爱的!把他的外套披在她的肩上,两个人一块儿走着回家,做晚饭。她会告诉他,她很好,很好。她只是出去散了一会儿步。

太冷了,她还是不由得浑身颤抖,便把手放到两条大腿之间。脚趾冻得生疼。想什么也没用。教堂里总是一片宁静。无论哪儿有一点儿响动都听得一清二楚。寒风像现在这样呼啸而过的时候,教堂就像破旧的谷仓,你听得到钉子被风揪扯松动的吱吱声。不过还是一片寂静。穿堂风呼啸而过,不过那个小伙子可以躺在长椅上,盖一两条毯子,熬过这场风暴。谁也不会介意。如果她想到情况会变得这样糟糕,一定让他跟自己一起走。

作品简介:

《莱拉》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三部,小说透过埃姆斯牧师的妻子莱拉的流浪生涯和婚姻生活,审视了苦难和救赎的关系。

莱拉自小生病、被穷苦的家人漠视,直到她被黑人妇女多尔窃走,同为命运的弃儿,她们在大萧条时代靠出卖劳力为生,漂泊不定却又紧密相依。多年后,莱拉家人对她展开恶意的追捕,让多尔不惜选择杀人、逃亡。莱拉孤身踏上孤苦而污秽的流浪之路。直到有一天,身无分文的她走进雨中的教堂,遇见在圣坛上布道的牧师埃姆斯……

一段恋情,一场辩论,一次洗礼。基列宁静的生活,仍无法抚慰即将为人母的莱拉。她和丈夫埃姆斯,两颗破碎的灵魂,如何能够学习接纳对方……

信仰告诉我,上帝和人类一起分担贫穷\痛苦和死亡。这只能意味着,这些事情充满了尊严和意义。而相信这些,需要坚贞的信仰,需要把那些看似荒唐可笑的行为当作理所当然。—— 玛丽莲·罗宾逊

人们必须受苦,才能在恩典到来时,真正体会到那是天恩。

《莱拉》 的荡气回肠体现在其谦卑的风格之中,也正是这种谦卑,让基列三部曲成为美国文学最令人难忘的一章。——《华尔街日报》

在罗宾逊的叙述里,上帝从未如此动人过,但故事的核心是人的种种经验。莱拉和埃姆斯都是孤独的灵魂,被悲伤和痛苦碾碎,但他们学会了如何接纳另一个人,并找到某种程度的和解与拯救。——《卫报》

这也许会是你读到的最羞怯、严肃而迷人的小说。——《华盛顿邮报》

作者:玛丽莲·罗宾逊

翻译:李尧

标签:玛丽莲·罗宾逊基列三部曲莱拉美国外国文学基督教信仰

莱拉》最热门章节:
1102938475665748392101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