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莱拉_10

玛丽莲·罗宾逊
外国小说
总共11章(已完结

莱拉 精彩片段:

10

那一场暴风雪之后,雪还没有停。老牧师管那雪叫糖雪。因为他的祖父说,在缅因州,下最后一场雪的时候,枫树的树液已经开始流淌,他们把树液收集起来,放到桶里,熬成糖浆。如果他去过缅因州,那应该是春天。祖父给他们讲木柴燃烧,火哔叭作响,桶里升起甜甜的水雾,他们把刚刚熬好的枫糖倒到刚下的雪上。他坦称,那真是他们渴望的尘世间的快乐。“他们拌着腌黄瓜吃,我想,可能是怕吃得太多。”他发自内心地高兴,显得很快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尽管心里清楚,现在认为平安无事,还为时过早。他隐隐约约有一丝担忧,生怕自己高兴得太早了。吃完早饭,老牧师在门廊的栏杆上放了一个玻璃碗,想接点雪。看到雪已经停了之后,他就到蔷薇丛,把蔷薇枝头的雪弄到碗里,端回来放到窗台上,让太阳光照着融化。阳光就像一点火焰,在雪水中间飘动。“烧掉”水中的寒气。不用问,她就知道,那是为了给孩子施洗礼用的。如果孩子经过一番努力,来到这个世界,这便是给他准备好的圣水。如果这是他唯一的祝福,那将是最纯洁的、爱的祝福。这是老人做好准备,在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下,得到最好的结果。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1☽讲道时,他总是提醒自己,记住这句祈祷文。半夜醒来,黑暗中,她常常看见他坐在床边,双手捧着头。也许他从来没有真正睡过觉。

然后,经过一天的剧痛、一夜的苦难,小宝宝终于出生了。小家伙骨瘦如柴,红红的,就像一只剥了皮的兔子。鲍顿看见之后,不由自主、不无哀怜地“哦”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才说:“我的那些孩子生下的时候都很大、很壮。除了那一个又瘦又小。不过他后来也长得人高马大,和别的孩子一样漂亮。我总是这样想。你不能光看现在的样子就说……就说……”鲍顿一定要到场,因为他觉得他还能帮上忙,虽然他老态龙钟,瘦骨嶙峋,泪水迷离。老牧师也希望鲍顿在场。当他决定把那一小碗水端到楼上的时候,他需要鲍顿帮忙。他们虽然什么也没说,但她心里明白。泰迪顶风冒雪及时赶了回来。也许怕老父亲忧伤而死。老父亲说,泰迪快当医生了,得照顾别的病人。她听见电话铃响,然后是压低嗓门儿的说话声。那是教会的人打来的。鲍顿家的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了,除了那一个。她纳闷,还有没有机会见到“那一个”。她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导致家里人都那么排斥他。“哦,”老牧师曾经说过,“他回来,没什么好果子吃,只能适得其反。”她听了之后,没有告诉他,她多少也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护士把孩子洗干净,把脐带结扎好。格雷汉姆太太和沃茨太太给莱拉洗了澡,换了床。看得出,这种事儿她们干了无数次,动作既麻利,又轻柔。莱拉穿着新换的睡袍,平静地躺在那儿。汗水已经被薰衣草水擦洗干净。她怎么能这样平静呢?她死了吗?这寂静似乎意味着,没有人相信会发生的最悲惨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她的老男人坐在她身边,放在她手上的老手惨白像死人。她心里想,为了这一切,他已经耗费了多少年,还要付出多少年?这是诸事发生变化前的那一刻,除了看和听,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那幢房子寂静得仿佛屏住了呼吸。她说:“不管怎么说,你得把孩子给我看看。”

他抬起头,面带微笑看着她。“当然,当然。医生先给小宝宝检查一下身体。不过他还是需要妈妈。他辛苦了一夜,”他说,“你也一样。宝贝莱拉。”那么多的懊悔。

她说:“你在为他祈祷。”

他笑着擦了擦眼睛:“给天堂找麻烦呢。你尽管放心。”

“鲍顿也在为他祈祷。”

“鲍顿也在为他祈祷。事实上,鲍顿家每一个人都在祈祷。”

“除了那一个。”

他笑了起来:“我敢担保,我们会得到他最良好的祝愿。”他脸色苍白,显得疲惫不堪。

“那么好吧,不要停止祈祷。”

“不会的。一两分钟都不会。”

“你也可以为自己祈祷,”她说,“为鲍顿。还有那一个。”

护士把孩子抱进来,放到她身边。那么小的一个小东西,包在小被子里几乎看不见。但是他就在那儿,像蚕茧里的蛹。护士说:“他很高兴呢!”还谈不上给他喂奶。泰迪双臂抱在胸前,靠墙站着,一言不发,只是看着。老牧师抬起头瞥了他一眼,他朝他轻轻地点了点头。两个人都知道那是什么意思。老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去拿。我也不知道。不过还是觉得比自来水好。”他在台阶上站了好一会儿。下楼之后,用颤抖的手端回一小碗水。她没有看见碗里有任何光。

作品简介:

《莱拉》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三部,小说透过埃姆斯牧师的妻子莱拉的流浪生涯和婚姻生活,审视了苦难和救赎的关系。

莱拉自小生病、被穷苦的家人漠视,直到她被黑人妇女多尔窃走,同为命运的弃儿,她们在大萧条时代靠出卖劳力为生,漂泊不定却又紧密相依。多年后,莱拉家人对她展开恶意的追捕,让多尔不惜选择杀人、逃亡。莱拉孤身踏上孤苦而污秽的流浪之路。直到有一天,身无分文的她走进雨中的教堂,遇见在圣坛上布道的牧师埃姆斯……

一段恋情,一场辩论,一次洗礼。基列宁静的生活,仍无法抚慰即将为人母的莱拉。她和丈夫埃姆斯,两颗破碎的灵魂,如何能够学习接纳对方……

信仰告诉我,上帝和人类一起分担贫穷\痛苦和死亡。这只能意味着,这些事情充满了尊严和意义。而相信这些,需要坚贞的信仰,需要把那些看似荒唐可笑的行为当作理所当然。—— 玛丽莲·罗宾逊

人们必须受苦,才能在恩典到来时,真正体会到那是天恩。

《莱拉》 的荡气回肠体现在其谦卑的风格之中,也正是这种谦卑,让基列三部曲成为美国文学最令人难忘的一章。——《华尔街日报》

在罗宾逊的叙述里,上帝从未如此动人过,但故事的核心是人的种种经验。莱拉和埃姆斯都是孤独的灵魂,被悲伤和痛苦碾碎,但他们学会了如何接纳另一个人,并找到某种程度的和解与拯救。——《卫报》

这也许会是你读到的最羞怯、严肃而迷人的小说。——《华盛顿邮报》

作者:玛丽莲·罗宾逊

翻译:李尧

标签:玛丽莲·罗宾逊基列三部曲莱拉美国外国文学基督教信仰

莱拉》最热门章节:
1102938475665748392101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