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米格尔街_花炮师

V·S·奈保尔
外国小说
总共17章(已完结

米格尔街 精彩片段:

花炮师

外人开车经过米格尔街肯定只会说:“贫民窟!”因为他看不见别的。但是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儿的人却把它看作一个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曼曼是个疯子,乔治是个笨蛋,比佛是个懦夫,哈特是个冒险家,波普是个哲学家,而摩根则是我们的小丑。

至少那时我们是这么看他的。但过了若干年再回过头去看,我觉得他本应得到更多的尊敬。这当然是他自己的不是。他总爱故意出丑,没人笑他,他就不舒服,他整天都在琢磨一些新招,希望博我们一笑。他是那么一种人:他一旦发明了比方说把一根火柴放进嘴里然后又用香烟把它点着的玩笑,一旦他做了一次,就会一遍一遍没完没了地做下去。

哈特总说:“真无聊透了,明明我们都知道那家伙根本就没有那么开心,他还老想显得自己多有趣。”

我觉得有时摩根也知道他的玩笑不怎么成功,他会因此特别沮丧,我们就觉得挺对不起他。

摩根是我这辈子碰到的第一个艺术家。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美,即使扮演小丑时也不例外。摩根会做花炮。他特别喜欢花炮,谈起花炮来总是一套一套的,什么“太空舞”、“生命之舞”。不过这都是米格尔街上的人闻所未闻的话题。摩根看出这一点之后,就越发爱用更大的词来寻我们开心。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我从摩根那儿学来的大词。

但是在特立尼达很少有人使用摩根的花炮。每逢岛上重大的节日——赛马节、狂欢节、哥伦布发现美洲纪念日和印度人抵达日周年纪念,其他人用朗姆酒以及音乐与漂亮女人在海边狂欢时,摩根总是气得发疯。

摩根常去大草原公园观察对手们做的花炮,听到那些花炮在天空噼啪作响引得人群一片欢呼时,他就会怒气冲冲地跑回家把自己的孩子们都揍一通。他有十个孩子。他妻子太高大了,他揍不了。

每逢这时哈特总要说:“我们最好快把消防队请来。”

因为过不了两三个小时,摩根就会在后院里傻乎乎地走来走去,然后拼命放花炮,这个时候我们总会听到他妻子在一旁喊:“摩根,别干蠢事了。你有十个孩子,还有老婆,你现在可不能死啊!”

摩根就会像头公牛一样咆哮起来,照着马口铁栅栏就是一阵猛打。

他嚷道:“所有人都想打败我。所有人。”

哈特说:“听着,这才是摩根的心里话呢。”

摩根经常这样发作,搞得大家都很怕他。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产生一个念头,就是巴库要来打他。巴库是我叔叔,他是个机械天才。每到晚上十一点左右,这念头就好像要在摩根的脑袋里炸开似的。

他会踢打着栅栏大喊:“巴库,你这个大肚皮饭桶,狗娘养的,有种出来打一架。”

作品简介:

☆ 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 米格尔街和米格尔街上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 S. 奈保尔成名作,获毛姆文学奖 / 《米格尔街》糅合了契诃夫式的幽默和特立尼达岛居民即兴编唱的小调,确立了奈保尔作为幽默家和街头生活作家的地位。——诺贝尔奖授奖辞

《米格尔街》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诺奖得主奈保尔的作品。由17个平行展开的短篇小说精心编织而成,各篇小说相对独立,但小说与小说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穿插,形成在纵横两个维度彼此交互的结构。

米格尔街生活着一群有脾气、有盼头的小人物:“哲学家”波普,要做一样叫不出名字的东西;“艺术家”摩根,扬言美国国王会来买他的花炮;“诗人”布莱克•华兹华斯,在写一首全世界最伟大的诗;“疯子”曼曼,频频参加议员竞选;“机械天才”巴库,百折不挠地改造一辆辆进口汽车……

他们兴高采烈地,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作者:V·S·奈保尔

翻译:张琪

标签:V·S·奈保尔米格尔街英国外国文学诺贝尔文学奖短篇集

米格尔街》最热门章节:
1告别米格尔街2哈特3直到来了大兵4谨慎5机械天才6只是为了,爱,爱,爱7蓝色马车8母性的本能9泰特斯·霍伊特,中级文学学士10花炮师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