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孔子_第四章 第二节

井上靖
总共21章(已完结

孔子 精彩片段:

第四章

第二节

午休以后,大家精神爽快,现在讨论另一个问题。在进入正题以前,先让我回答上一次大家提出的几个问题。前一次,有人念了二十多人的名单,问我认识其中的哪些人,对他们的评价如何。我也说过,算来算去,我所熟知的只有二三人。

首先,我要说子游。子游姓言名偃,吴人。是孔子晚年在鲁国国都的弟子,比我小十岁。二十多岁时,就以诚实真挚的秀才而闻名遐迩。我有缘认识他,他的非凡的才能和高尚的人格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对他的一切都怀有好感。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讲学馆里,当时他只有二十六七岁,孔子指名让他登坛讲演。他对着二十多个听众论述丧礼。

——“丧致乎哀而止。”

丧,即吊丧。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悲恸之情,就应该尽情渲泄,哭干泪水,极尽哀伤,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其他的都无关紧要。

他的冷静沉着、诚实质朴、如凛冽之气,震人心弦。

还有这样一件事,子游二十七八岁的时候,由孔子推荐,当上武城小村落的宰(代理官职)。可见孔子对他评价之高。子游赴任不久,有一次回到鲁国国都,孔子问他:

“汝得人焉耳乎?”(你物色到精明能干的部下了吗?)

子游回答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我启用一个名叫澹台灭明的人。他走路从不抄捷径、入岔路,非公务决不进我的房间。)

尽管子游年纪很轻,却能够如此知人善任,发现并使用优秀人才,孔子感到十分欣慰。这种融洽和睦的师生关系难以用笔墨形容。孔子了不起,子游也了不起。

后来,孔子到子游治下的武城去了一趟,所到之处,弦歌不绝于耳。孔子对子游莞尔笑道:“割鸡焉用牛刀。”治理武城这样的小村落,何必小题大做,运用礼乐呢?

孔子语含讥讽,但立刻又笑着说:“戏言!戏言!”

我理解孔子当时的心情,进入武城,耳闻弦歌丝竹,不禁心花怒放,对着二十多岁的年轻代官说道:“何必如此大刀阔斧!”貌似揶揄,实为赞誉。孔子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孔子去世那一年,我三十八岁、子游二十八岁,和他一起服丧三年以后分道扬镳。我进了深山寒村,他在鲁国国都的孔子讲学馆里教书讲学。后来,音信杳渺,不知去向。

作品简介:

春秋末年,吴楚征战,天下大乱。

蔡国遗民蔫姜在逃亡的路上偶遇一行看似身份尊贵的旅人,被其超凡脱俗的行止吸引,遂以随侍身份加入其间。旅人们乃是周游列国的孔子及其弟子子路、颜回、子贡诸人。蔫姜与众弟子追随夫子由蔡至陈,从卫到楚,历尽千辛万苦。

四十多年后,孔子与当年随侍弟子均已离世,人已暮年的蔫姜在隐居之所召集研读孔学的学子,讲述当年经历与感怀,探讨儒学思想博大与深邃,重走当年周游之路……

作者:井上靖

翻译:刘慕沙

标签:井上靖孔子日本历史传记

孔子》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第五节2第五章 第四节3第五章 第三节4第五章 第二节5第五章 第一节6第四章 第四节7第四章 第三节8第四章 第二节9第四章 第一节10第三章 第三节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