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孔子_第五章 第二节

井上靖
总共21章(已完结

孔子 精彩片段:

第五章

第二节

刚才有几位在外面散步,这个季节,山间空气清爽,沁人肺腑。

休息之前,谈了孔子作为人的魅力,现在换一个话题,谈谈今年夏天我到中原旅行的情况。六、七、八三个月,我和一群楚国商人在我年轻时跟随孔子流浪的地方跑了一圈。

五六年前,一个楚国商人旅途中病倒在这个村子里,住在我家里养病,我悉心照料。今年春天,他又到这儿来,对我说:“如果你想去以前的陈、蔡国看看,我可以带你去。”这对我来说,实在喜出望外,而且他热心周到,完全可以信得过,于是我答应了。

“从年龄来说,恐怕这是我最后一次旅行。

“哀公三年夏,我二十五岁,跟随孔子进入陈国国都。回想起四十六七年前的往事,感到在陈国国都的三年生活非常愉快,难以忘怀。就是后来因吴楚大战,仓惶出走,流浪陈、蔡荒野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也只有美好的记忆。

“后来进入我的故国蔡国,当时蔡国已置于楚国的统治之下。我们从北往南走了好几天,在新蔡郊外渡过汝水,进入楚地,抵达楚国专为蔡国遗民建造的新城负函。

“我们为什么非要这样流浪不可呢?除了孔子之外,谁还能够知道呢?即使现在先师健在,恐怕也无法回答。虽说有司城贞子的建议,但又何必这样千辛万苦地奔往烽火连天的楚国呢?实在叫人无法理解。

“繁星灿烂的初夏夜晚,我们进入负函,承蒙叶公的关怀,在这似楚非楚、似蔡非蔡的城镇度过了三个月。这一段时间,简直像做梦一样,似乎就是为了谒见最有希望成为中原霸主的楚昭王。这一天终于来临了,但我们深更半夜伫立路旁等来的却是病殁于前线的昭王灵柩。

“往事依稀,阔别四十三四年后,旧地重游,感慨良深。首先,先前周朝在中原的三个亲缘诸侯国陈、蔡、曹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陈、蔡亡于楚,曹被邻国宋吞并。一般地说,即使国家沦亡,丧失独立,老百姓依然会在老地方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但我在那儿没有这种感觉,犹如踏入异国他乡,映入眼帘的陌生的人们过着一种陌生的生活,就是汲水处,也是另一番景象。大抵这就是亡国的惨状吧。

“还有,先前星罗棋布的政治上基本享有自治权的城市充满自由和明朗的气氛,是来往旅客解乏休息的好去处。如今这些城市也已荡然无存,国与国之间,设立的国境线,武装士兵把守的哨所随处可见。

“考虑到旅途安全,我们这一次走大路,尽量沿着先前的路线,由鲁经宋入陈再前往蔡国。鲁、宋两个大国的首都机构健全,很有气派,而昔日陈、蔡的国都繁华早已去也,面目全非,成了楚国兵营,一片荒凉萧瑟。尤其是蔡国国都,那里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我的回忆。然而亡国使我难以生成往昔的记忆。这一片土地已非昔日的蔡国,这儿的人们也不是昔日的蔡国人,这是楚国的大兵营,只有黄尘蔽日、满天翻滚,只有风沙弥漫中的粗犷剽悍的士兵。

“既然我的目的是旧地重游,所以不管是陈国还是蔡国,都住了几个晚上。当年孔子在他的陈国住所经常和当地的群众商量生活、工作中的问题,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有时还把年轻的地方官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讲解“仁”、“礼”的道理。于是,我抵达陈国国都的第一天就去寻找眷念不已的孔馆。但是,现在那一带成了兵营,外人不许接近。的确,把兵营设在原先司城贞子宅邸旁边的官厅区,无论是地点还是建筑物本身,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所以,散落附近的子路、子贡、颜回,还有我的土屋,现在变成什么样子,虽然很关心,却无法探个究竟。还有,我本想一进城就祭扫那位曾经给予我们莫大关照的高洁的政治家司城贞子的坟墓,但是不知道他的坟墓在哪里,也只好作罢。

“我们现在称他为司城贞子,其实“贞子”是陈国朝廷在他殁后赐予的谥号,以表彰其生前功绩。人们一般以谥号称呼他,就像生前称呼他的名字一样,所以这位重臣的坟墓无从寻找。这就是国破家亡的悲剧。司城贞子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杰出政治家,也许他在亡国之前就已经自裁殉国,连同坟墓尽行毁掉。

作品简介:

春秋末年,吴楚征战,天下大乱。

蔡国遗民蔫姜在逃亡的路上偶遇一行看似身份尊贵的旅人,被其超凡脱俗的行止吸引,遂以随侍身份加入其间。旅人们乃是周游列国的孔子及其弟子子路、颜回、子贡诸人。蔫姜与众弟子追随夫子由蔡至陈,从卫到楚,历尽千辛万苦。

四十多年后,孔子与当年随侍弟子均已离世,人已暮年的蔫姜在隐居之所召集研读孔学的学子,讲述当年经历与感怀,探讨儒学思想博大与深邃,重走当年周游之路……

作者:井上靖

翻译:刘慕沙

标签:井上靖孔子日本历史传记

孔子》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第五节2第五章 第四节3第五章 第三节4第五章 第二节5第五章 第一节6第四章 第四节7第四章 第三节8第四章 第二节9第四章 第一节10第三章 第三节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