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孔子_第五章 第三节

井上靖
总共21章(已完结

孔子 精彩片段:

第五章

第三节

小时候的感受,几乎荡然无存,唯一剩下的似乎是对鸟啼的敏感。我生在汝水畔、长在汝水边,从小对飞渡汝水的鸟鸣十分敏感。刚才听见飞鸟的啼叫,心想这是什么鸟儿呢,于是全身心都沉浸在巨大的翅膀拍动的响声里。其实,飞鸟还没有飞越汝水,而是即将飞过汝水,这种错觉也许是我耄耋的表现。现在继续讲我横渡汝水的情形。

进入新蔡的第四天早晨,楚国商人雇了几条大船。我们在汝水渡口上船后,顺流而下。到了下游,江面宽阔,向东拐去,渡船抵达对岸。

上岸后,商人们把货物搬到几辆马车上,堆得高高的,一路往负函进发。我们时而骑马、时而步行,在高低不平的田野、草原上向西走去,开始了四天三夜的旅行。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一个村庄,几个蔡国人模样的青年人照料我们食宿。这些年轻人只知道自己的父母亲是蔡国人,对蔡国却一无所知,也漠不关心,看上去就是一些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的懒散厌世的楚国青年。

看着这些男女青年,我不禁感慨长叹,不仅感到蔡国已经完完全全从地上消失了,而且曾经在汝水流域存在过这个国家这件事也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这有什么办法呢?也许过不多久我心中的蔡国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就怀着这样的复杂的心情,在肥沃富饶的原野上、绿树葱笼的村庄里旧地重游。上路那一天,无论在新蔡,还是在汝水流域,都没看见候鸟,但在第一天过夜的正阳村,就看到大群的候鸟成群结队地掠过天空。以后在新安店、明港等村子过夜,又看见候鸟北去。

这一次走的路线与四十多年前的不同,上一次是顺着河间地带南下,沿途多水乡;这一次途经的正阳、新安店、明港等村子都在北边,是人马来往驿站,满载军用物资的马车络绎不绝,十分显眼。

第三天晚上在明港过夜,从明港到负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我们一边往南走,一边望着头上的候鸟往北飞,大概候鸟也惊奇地俯瞰着我们这一群南下的车队。

第四天进入负函的时候,已是夜色昏黑。这一次安排住宿可不像前几天那样轻松自在,能够一边解行装一边望飞鸟。地上一片漆黑,天空微光朦胧,远处的村庄闪着星星亮亮的灯光。该是街头路旁燃火照明的时候了。

“呵,负函,负函的村庄就要灯火通明了!”我不由得环视四周。周围自然没有孔子、子路、子贡、颜回。我真心希望他们也能看一看现在的负函。但是他们早已不在人间,使我感到无比的寂寞。

负函,这座神奇的城市,是孔子心灵的故乡,是孔子精神寄托之所在。现在回忆起来,依然一往情深。我独自伫立在黑暗的原野上,深情地凝视着灯火闪烁的负函,心潮澎湃。

长长的车队缓缓地进入负函,我离开大伙儿独自行动,由当地人安排住进一家小旅馆,这时的服务员先前都是蔡国人,满口蔡国话,这使我感到十分亲切。

第二天我才惊奇地发现,现在的负函完全失去了昔日的光景,变成另一副模样。一道墙壁把城市圈围起来,而且城内又筑起一道墙,把城市分割成内城和外城。四十多年前,负函四周尽是残垣断壁,孤零零地坐落在大平原上。四十多年后,负函变成了被高墙坚壁紧紧圈围起来的固若金汤的楚国城邑。

作品简介:

春秋末年,吴楚征战,天下大乱。

蔡国遗民蔫姜在逃亡的路上偶遇一行看似身份尊贵的旅人,被其超凡脱俗的行止吸引,遂以随侍身份加入其间。旅人们乃是周游列国的孔子及其弟子子路、颜回、子贡诸人。蔫姜与众弟子追随夫子由蔡至陈,从卫到楚,历尽千辛万苦。

四十多年后,孔子与当年随侍弟子均已离世,人已暮年的蔫姜在隐居之所召集研读孔学的学子,讲述当年经历与感怀,探讨儒学思想博大与深邃,重走当年周游之路……

作者:井上靖

翻译:刘慕沙

标签:井上靖孔子日本历史传记

孔子》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第五节2第五章 第四节3第五章 第三节4第五章 第二节5第五章 第一节6第四章 第四节7第四章 第三节8第四章 第二节9第四章 第一节10第三章 第三节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