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锌皮娃娃兵_译后记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纪实文学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外国小说
总共55章(已完结

锌皮娃娃兵 精彩片段:

译后记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纪实文学

1984年2月,苏联大型文学刊物《十月》刊出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作家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作品——《战争中没有女性》。作品面世后,苏联评论界和广大读者一致为之叫好,认为这本书从新的角度审视了这场伟大而艰苦的战争。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颇负盛名的作家康德拉季耶夫读了这部作品以后,立刻在《文学报》上发表文章。他感慨万千地说:“我不知道应当用什么语言来感激这位作者,因为她替男性完成了这项工作,所有的前线老兵都感谢她。”

他又说:“我早就感到自己对于我们的女战友,对于战争中的姑娘们,负有一种作家的,同时也是普通人的责任。我早已着手写她们,然而此时此刻我才发现,我是根本写不出这种作品的,因为我并不了解我在阅读《战争中没有女性》时才知道的一切……我痛苦地想道:四十年过去了,我们竟然没能写出关于我们的姐妹们的真实行为和真实情感,是她们为我们包扎伤口,在医院里细心地照料我们,并且和我们一道在战场上进行非人的战斗,而我们却没能写出她们,我感到既惭愧又痛心!”

他称赞这位女作家在战争文学领域开发了“深深的岩层”。的确,战争文学的作者一向以男性作家为主。如今,一位三十几岁的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一位没有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女性,竟然写出了男性作家感受不到,并为之赞叹不已的作品。作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用女性独特的心灵揭示了战争的另一个层面:用谈心式的陈述,说出了战争的本质,用女性身心的变化,说明了战争的残酷。同年1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向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发了荣誉勋章。

1985年,《战争中没有女性》中文版面世。☾1☽

1989年初冬,阿列克谢耶维奇随苏联作家代表团来中国访问。11月6日,外国文学研究所的苏俄文学研究人员与代表团见了面,那天大家谈得很随便、很坦诚。阿列克谢耶维奇衣着朴实,发型简单,面颊略带忧思,有一双灰色的眼睛。她讲话谦虚、稳重,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豪言壮语,每句话出口时,似乎都在她心中掂量过。

她讲述了自己在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怎样当了记者,怎样认识了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达莫维奇☾2☽,怎样以他为师,后来又怎样从媒体进入文学界。

她还讲了写作《战争中没有女性》的过程。她说她用四年的时间,去了两百多个城镇与农村,采访了数百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妇女,笔录了与她们的谈话。她说战争中的苏联妇女和男人一样,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爬冰卧雪,有时还要背负比自己重一倍的伤员。战争以苏联人民的胜利结束,同时也使很多妇女改变了自己的天性,从此变得严峻与冷酷。

当时她的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讲述自己怎么孜孜不倦地追求“书写真实”,还有她关于“纪实文学”的想法。她用的是“文献文学”一词,我对这种提法既感到新鲜,又觉得对其含义理解不透。

我一边听她讲述自己采访的经历,一边想象着一位女性需要多大的精神力量去感受战争的惨烈和承担感情的压力。

那天,她说她在撰写一部新作,通过孩子的眼睛观察成年人的战争和战争给家庭与人们造成的不幸。几年后,这部书问世,名为《最后的见证:101位失去童年的孩子》,也是一部有关苏联人民卫国战争的纪实作品。

告别时,她赠给我一本由白俄罗斯出版社出版的《战争中没有女性》的原作,书上题了一句话:“纪念我们在伟大的中国土地上的会晤。”字迹规规矩矩,和她的讲话、衣着很相配。我把书接过来,感觉沉甸甸的。

1999年末,我在苏联《民族友谊》杂志的第七期上,读到她的又一部新作《锌皮娃娃兵》。这篇纪实文学作品让我心潮翻滚,她写出了阿富汗战争时苏联部队的内幕,不同阶层官兵的心态和他们在阿富汗令人发指的行径。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该书中说,她的研究对象是“感情的历程,而不是战争本身的历程”。全书由几十篇与战争有关的人的陈述组成,没有一个中心人物,我认为其中心人物是战争中的人。

为了帮助中国读者阅读,我介绍一下苏联与阿富汗的关系。

作品简介: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最真实地还原历史现场,用细节记录战争的残酷本质

★“只有完全绝望的人才能对您讲出一切。除了我们以外,很多事都没人知道。 真实太可怕了……”

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很快,阿富汗各派游击队逐渐结成联盟,同入侵者和阿富汗政府军展开了游击战争。本书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是20世纪纪实文学经典作品。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翻译:高莽

标签:S.A.阿列克谢耶维奇锌皮娃娃兵纪实文学女性诺贝尔文学奖白俄罗斯

锌皮娃娃兵》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纪实文学2后记 我是通过人说话的声音来聆听世界的3第三天 “我亲爱的妈妈”4第三天 “我有眼睛时比现在瞎得更厉害”5第三天 “我没有人可以等待了”6第三天 “为什么我要忍受这么大的痛苦”7第三天 “什么是真理”8第三天 “难道我能说‘我怀疑’”9第三天 “我以为所有人都能变得善良”10第三天 “也许她还活着”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