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历史的温度1·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_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血战台儿庄

张玮
世界历史
总共44章(已完结

历史的温度1·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精彩片段:

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血战台儿庄

连日本人都很惊讶:在遭遇接连的挫败之后,中国军队是哪里来的勇气和信念,能在台儿庄组织起一场炼狱般的保卫战?

1

1938年3月24日,蒋介石到了徐州。

彼时的中国战局,让蒋介石头疼不已:华北沦陷,淞沪会战失利,南京保卫战失利……尽管蒋介石自认之前对中日战力已有一个比较清晰客观的认识,但战端一开,日军进展之神速,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而如今,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面前:由华北南下的侵华日军,与由南京北上的侵华日军,正全力打通津浦线会合,以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

为了阻止这种不利局面的形成,以铁路交通枢纽徐州为中心,蒋介石准备布置一场大会战。

在视察结束后,蒋介石把带着一起来的三个人都留了下来,他们是白崇禧、林蔚和刘斐。这是一个绝对豪华的阵容——白崇禧,副参谋总长,人称“小诸葛”;林蔚,军令部次长;刘斐,军令部作战厅厅长,蒋介石身边的智囊。

他们三个人,被命令留下来协助当时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作战。

而这一群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层将领,此时却无暇顾及整个徐州战区的大形势,而是紧紧盯住了一个方圆才2平方公里的小村庄。

这个小村庄,叫台儿庄。

2

台儿庄,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西南距徐州大约50多公里。虽然叫“庄”,但其实是由砖土结构寨墙环绕的一座市镇。

台儿庄,原本根本就不应该成为焦点的。按照李宗仁原先的计划,台儿庄只是一个“诱饵”——由第二集团军三十一师驻守,负责牵制和引诱日军装备精良的第十师团濑谷支队(“支队”为日军非常设单位,主要是为了完成一项特定任务而组建。当时濑谷支队的总兵力大约为1万人,但为了这次攻坚战配有师团级的重炮),然后由汤恩伯率领的中央军第二十军团从侧后方突然发动攻击,打一场歼灭战。

作品简介: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张玮书写的历史,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作者:张玮

标签:张玮历史的温度历史随笔历史小故事

历史的温度1·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最热门章节:
1附录 读者评论2后记3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日本投降前后的四个片段4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血战台儿庄5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1937,这座城没有不战而降6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座被死守的仓库7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抗日战争,我们到底有没有空军8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这群四川人,不该被遗忘9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背后10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四张面孔
更多『世界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