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龙床·明六帝纪_难兄难弟 末日情景

李洁非
中国历史
总共48章(已完结

龙床·明六帝纪 精彩片段:

难兄难弟

末日情景

前面说到,共同觊觎紫禁城龙床的两大势力之间,似有某种默契。以当时明朝之虚弱,李闯和满清,不论谁,击溃之皆易如反掌。满清势力距北京更近,实力也较李闯更强;闯军轻入,攻占北京,而清人不先得,诚可怪也。俗史夸大吴三桂的作用(所谓“历史罪人”),乃至将香艳故事——刘宗敏横刀夺爱霸占陈圆圆——敷衍为历史的决定性因素,虽然煽情,却实属笑谈。吴三桂降不降清,献不献山海关,对清人入主中原,其实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清人攻到长城以里,本非必由山海关不可,崇祯年间,清兵(改国号之前为后金)早已由各关口突破长城不知多少次;没有吴三桂,不走山海关,清人照样入得中原,丝毫不成问题。闯军之能捷足先登,恐怕出于两点。一是此前一年(1643)八月,皇太极方崩,清国举哀,暂缓夺取中原计划;二是对于明廷不亡于清而亡于李闯,清国君臣极可能早有暗谋,乐观其成,然后以此为借口,“兴仁义之师”,“剿贼灭寇”,以“正义之师”姿态入关,尽量增加自己取代明朝统治中国的合法性。这在多尔衮致吴三桂求援信的答书中,可以找到直接证据。书称:

我国欲与明修好,屡致书不一答。是以整师三入,盖示意于明,欲其熟筹通好。今则不复出此,惟底定中原,与民休息而已。闻流贼陷京都,崇祯帝惨亡,不胜发指,用率仁义之师,沉舟破釜,誓必灭贼,出民水火!伯(吴三桂封爵平西伯)思报主恩,与流贼不共戴天,诚忠臣之义,勿因向守辽东与我为敌,尚复来归,必封以故土……昔管仲射桓公中钩,桓公用为仲父,以成霸业。伯若率王(率先奉清为王业),国雠可报,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1☽

这一历史关头的实际过程是,清国在得到闯军已于三月十九日攻破北京的情报后,即由顺治皇帝于四月初八日在盛京任命多尔衮为大将军,南下夺取中原。次日,清军迅速兵发沈阳。中途遇吴三桂信使求援,遂折往山海关方向运动,并与吴三桂部队汇合后于此处击败闯军。这清楚显示,清兵入关的决策与动作,先于吴三桂请援和献降,是一单独行动,且明显是利用北京被闯军攻占、崇祯殉国为机会和借口。

多尔衮信还透露一点,从一开始,清人就希望以中国道统继承者的姿态,接管权力。这种认识与心态,同四百年前的蒙古人截然不同。这也就是何以蒙元始终不改其“入侵者”形象,而满清却能完全融入中国正统历史与文化的原因所在。此乃题外话,不表。

1644年,崇祯坐龙床的第十七个年头,也是最后一个年头;以旧历天干地支排列算法,岁在甲申,所以又叫甲申年,后遂以此扬名史册。

甲申年的元旦——也就是正月初一——在公历是1644年的2月8日。如果现在,这天举国上下已经放假,欢度春节,不用上班。当时不同,作为新年第一天,皇帝和百官仍须早朝。崇祯又是一个特别勤奋的皇帝,当此人心惶惶之际,他很想借新年第一天振作精神,有个好的开端,所以起得比平时都早,天未明,就去皇极殿(太和殿)视朝,接受百官朝贺。

升殿后,却发现底下空空如也,只有一个“大金吾”(近卫军官)孤零零立在那里。其时,钟鸣已久,照理说,百官闻钟已该到齐。崇祯问其故,金吾支吾道也许众人不曾听见钟声。崇祯命再鸣钟,不停地鸣下去,且吩咐将东西宫门大开,让钟声传得更远。久之,百官仍无至者。

照例,本该百官按部就班,各自归位,皇帝出来接受朝拜;现在倒成了皇帝光杆司令先在那里等候群臣。崇祯面子尚在其次,这实在太不成体统。为避免这局面,临时决定把本来放在朝拜之后的谒祖提前举行,那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不过,谒太庙必须有仪仗车马,急切却备不齐,还是放弃,传谕仍旧先上朝,二次升座。

那天所以钟声大作,而百官不闻,据说是天气极为恶劣,“大风霾,震屋扬沙,咫尺不见”☾2☽。任何有北京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当此时,满耳但闻风吼。

又候了一会儿,百官终于匆匆赶到,现场十分混乱。当时文武官员,分居北京西城、东城,而上朝站班却相反,文立于东,武立于西。这天,因为情势窘急,许多官员赶到后,顾不得绕行,按最短路线归位。结果,文臣直接穿过武班,武将也从文班钻出;行经中央空地时,因为是皇帝视线正前方,每个人都佝偻着身子,甚至爬在地上匍匐而过,模样滑稽可笑……

大明王朝最后一年,就这样开始了。后人评论说:“绝非佳兆。不出百日,上手撞钟,百官无一至者,兆已见此矣。”☾3☽

谈到迷信,还有更奇特的。某晚,崇祯得梦,梦中神人在他手掌上写了一个“有”字,他困惑不解,讲给百官听,请他们解释。百官当然拣好听的说,“众皆称贺”,说这个“有”字代表“贼平之兆”。马屁声中,却忽然有人大放悲声,众视之,是内臣王承恩。崇祯惊问何意,王承恩先请皇帝赦其不死之罪,而后开言:“这个‘有’字,上半是‘大’少一撇,下半是‘明’缺一日,分明大不成大,明不成明,神人暗示,我大明江山将失过半。”☾4☽——这真有其事,或系后来人所编捏,无考。但那王承恩三月十九日陪着崇祯一道吊死煤山,却是真的。

也是这一天,甲申年元旦,李自成在西安启用国号“大顺”和年号“永昌”。倘若四个月后,他并非昙花一现地从北京消失,是日就将作为永昌元年载入史册,而“崇祯十七年”则不再被人提及。

作品简介:

《龙床·明六帝纪》为明代的六个皇帝作传。分别是:“另类”朱元璋,是独夫却不是民贼;篡位者朱棣,用一生给自己造了座假牌坊;“韦小宝”朱厚照,一个人格发育障碍的皇帝;朱厚熜,靠语言、心理控制权力的专家;朱由校,名正言顺的亡国之君;朱由检,被绑上道德战车的殉国者。

作者以大开大阖、跌宕起伏的笔墨,叙述这些皇帝平生中的典型事件与行为。从朱元璋到朱由检,六个皇帝个性奇崛,各有其独具特色的统治铁腕或人格痼疾;透过居于明朝三百年历史始与终的这六个人和在他们的作用下,国家政治体制、政策措施的确立、实施及流变,作者清晰地描绘出明代并中国两千年以来帝制的内在肌理。

作者:李洁非

标签:李洁非龙床明六帝纪历史明朝明史

龙床·明六帝纪》最热门章节:
1修订后记2难兄难弟 崇祯的死;大结局3难兄难弟 末日情景4难兄难弟 两个叛投者5难兄难弟 山穷水尽6难兄难弟 君臣之间7难兄难弟 这个皇帝不享福8难兄难弟 尘埃落定9难兄难弟 党祸10难兄难弟 魏忠贤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