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陇东老区红军史_第六章 第二次反“围剿”战争

曲涛李仲立
中国历史
总共14章(已完结

陇东老区红军史 精彩片段:

第六章 第二次反“围剿”战争

1935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和蒋介石集团调集重兵对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妄图彻底摧毁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扑灭西北地区燃起的革命的燎原烈火。为了粉碎敌军的大规模“围剿”,中共陕甘边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召开了联席会议,统一了两块根据地的反“围剿”行动,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西北军事委员会及西北军委前敌总指挥部。此后,在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的统一领导下,红二十六军一部坚持在陕甘边根据地开展斗争,牵制和歼灭大量敌军,红二十六军第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后红二团也参加)北上陕北与陕北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组成西北主力红军兵团。经过艰苦的战斗,红军彻底粉碎了敌军对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发动的第二次“围剿”,解放了六座县城,使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地域广阔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全国红军创造了长征的落脚点。

一、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对陕甘边苏区的第二次“围剿”部署

在陕甘边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不断深入发展的时候,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却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指挥下遭到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进行长征。此时,蒋介石一面调集重兵对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一面加紧准备对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的第二次大规模军事“围剿”。敌人的这次“围剿”完全袭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围剿”采用过的反革命策略,其特点是:

第一,在政治上,实施《剿共施政纲要》的方针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厉行保甲制度,设立地方保安队,加强特务活动,实行“一户通共,十户杀绝”的所谓“十户连坐法”,建立“肃反会”。侵入根据地后,立即破坏中共在根据地的党政机构和群众组织,搜罗当地的反动地主、富农、兵痞、流氓组成“还乡团”、“便衣队”,配合其正规军搜捕根据地的党政干部、共产党员、红军战士,用酷刑惨杀革命人民、逼迫自首、威胁利诱等方法“策反”根据地的党政干部和地方红军。

第二,在经济上,加紧实施《封锁匪区办法》、《匪区食盐、火油、药料、电器封锁办法》等反动法令,在根据地周围构筑了大量碉堡,加紧封锁,禁止一切工业品运入根据地、据敌三十五师马鸿宾部在陕甘边境庆阳、正宁等地带与红军刘志丹部作战报告披露:“本师自奉命进剿赤匪,关于碉堡构筑法均遵照南昌行营颁布碉堡构筑方法,于赤匪活动地带构筑碉堡,以便断绝交通而选地点:庆阳西川三十里铺碉堡五座,东川新堡碉堡二座,悦乐堡碉堡一座,连堡垒一处,元城镇,五蛟两处碉堡四座,桥沟门碉堡二座,赵家梁碉堡二座,梁家沟门碉堡一座,荔园堡碉堡二座,白豹川碉堡二座,柔远川碉堡三座。”①以上合计,仅在庆北苏区至南梁中心区一带狭小地区,敌构筑碉堡二、三十座。敌军侵入根据地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破坏根据地的工农业经济,实行焦土政策,制造无人区,企图使根据地经济枯竭,红军无以自存。

第三,在军事上,敌人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在战略上,采用6个师,30个团的兵力的大包围圈战法,实施分割包围;在战术上采用分路进剿,驻点筑碉、修壕,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合并村庄,抢光杀光,制造无人区,加强地方民团武装、还乡团和建立“铲共义勇队”,配合正规军抢劫烧杀。对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为了达到上述战略目的,国民党蒋介石从1934年10月就开始调整兵力,部署第二次“围剿”。在北面,蒋介石将敌八十六师井岳秀部3个团的防地收缩到保安、定边、靖边、横山、榆林、佳县、神木、府谷一带剿防,进攻神府苏区;在东线,蒋介石调集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晋军七十一师,集结在黄河东岸各要点驻防,并派遣第二0六旅两个团西渡黄河进驻吴堡和宋家川、辛家沟、绥德县的义合镇,定仙墕镇剿防;在南线,敌杨虎城部第四十二师四个团摆在宜君、中部、洛川、鄜县、甘泉一线,固守咸(阳)、榆(林)大道,作为战略警戒;在西线,敌三十五师马鸿宾部的三个旅,加上陇东警二旅,共7个团的兵力分别进驻曲子、庆阳、合水,布成新月形的战线,向南梁地区逐次推进;在西南面,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第六十一师杨步飞部六个团分别进驻合水、宁县、正宁地区,楔入南梁、照金之间待机。为了分割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的联系,蒋介石从河南洛阳地区调来敌八十四师高桂滋部四个团进驻延安、安塞、延川、清涧、绥德、米脂一带,并向陕北苏区进攻。蒋介石在第二次“围剿”中调集陕西、甘肃、山西、宁夏、河南五省军阀及嫡系部队6个师约30个团共四万余人的兵力。为了平息各军阀之间,尤其是敌八十六师井岳秀部与敌八十四师高桂滋部的种种矛盾,蒋介石还派出毛侃为首的参谋团,进驻绥德城,调整、监督各军阀的关系和部队行动,并代行特务工作。蒋介石的上述“围剿”部署至1935年4月完成,历时半年。

国民党蒋介石策划的第二次“围剿”战争虽然经过长期的精心准备,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弱点和困难。一是陕甘边和陕北苏区地域宽广,敌军战线过长,只能采取分线、分段“剿防”的办法,一时无法创造与红军主力决战的条件;二是参加“围剿”的国民党军,除第六十一师杨步飞部外其余均是杂牌军,各军阀都想保存实力,扩大地盘,因而同床异梦,各自为战,不敢打硬仗,不执行统一号令;三是敌八十四师高桂滋部虽然装备精良,驻防在陕北和陕甘边根据地之间的要点地区,但初到陕北作战,人地生疏,与陕北老军阀八十六师井岳秀部之间旧有私仇,现在又因占了井岳秀的地盘,互有戒备,很难协同作战;四是敌军备部驻防的城镇据点处于陕甘边、陕北两个红色区域的包围之中,各据点之间联系十分困难,缺乏机动兵力积极“进剿”;五是敌嫡系六十一师杨步飞虽装备优良,兵力较强,但为消灭异己,尽量促使杂牌军打头阵,出力卖命,自己保存实力,冒功领赏,因此不能形成部队之间的有效配合。上述敌军在“围剿”行动中的这些弱点和困难,对陕甘边和陕北红军来说,就成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只要红军作战方针正确,部署得当,各部队英勇奋战,粉碎敌人的这次大规模“围剿”是可能的。

二、西北红军主力兵团的组建和反“围剿”作战方针的制定

(一)陕甘边和陕北两块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的条件

在粉碎了敌军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之后,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有了很大的发展。陕甘边苏区1934年11月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根据地已发展到包括淳化、耀县、中部、宜君、旬邑、正宁、宁县、合水、庆阳、保安、安塞、靖边、鄜县、甘泉等14个县的部分地区,面积约达2.3万平方公里,并在这些地区建立了正式的或临时的红色政权。正规红军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发展到5个团的建制,约2000余人的兵力,第三路、第三路游击区也形成了2000余人的地方红军游击队,合计兵力4000余人。与此同时,陕北苏区也得到了大发展。到1935年初,陕北苏区已建立了赤源、秀延、延水、延川、安塞、绥德、清涧、佳芦、神木、府谷、米西、靖北、吴堡、横山等14个县的红色政权,推翻了封建势力,实行了土地革命。为了统一领导和开展陕北苏区的各项工作,1935年1月9日,陕北苏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安定县白庙岔召开,选举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推选马明方为主席。1935年1月30日,陕北苏区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在安定县白庙岔正式成立,杨琪任师长,张达志任政委,下辖三个团,共1000余人。另外地方红军游击队还有约1000余人的兵力,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合计共有2000余人的兵力。

当时,陕甘边和陕北两块苏区的反“围剿”作战是有许多有利条件的。

一是陕甘边红二十六军成立两年来,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反“围剿”作战经验,红二十六军已具有一次歼敌一个团规模的作战能力。红二十七军也在战斗中成长起来,发展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红军部队;

二是陕甘边和陕北苏区地域辽阔,红军回旋余地大,加之地方红军游击队、赤卫军坚持各地的斗争,主力红军不用分兵固守,大大增强了主力红军的机动作战能力;

作品简介:

《陇东老区红军史》是一部记述陇东老区红军创立、发展和壮大历程的学术性著作。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环境中,以刘志丹、谢子长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挽救革命,先后来到了陇东地区,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终于创建了南梁游击队,揭开了西北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此后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不久又相继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六军,从此,红色的铁流冲击着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北的根基。中央红军和南方各苏区的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后,陇东老区的红军主力部队、地方部队、赤卫军在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南征北伐,东征西讨,为陕甘宁苏区的扩大作出了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曲涛(1960.6—),男,山西省运城市人,1976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2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大政治系,获学士学位,曾任陇东学院政法经管系主任、教授、陇东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有关陇东老区问题的研究工作。撰写出版《陇东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出困境:陇东老区现代农村经济研究》、《陇东老区政权史》、《陇东老区红军史》、《红色足迹:陇东老区重大事件述评》等学术著作,并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部分学术成果荣获1995年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8年甘肃省高校社科三等奖,2002年甘肃省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李仲立,甘肃省庆阳师专(现为陇东学院)历史系的筹建负责人之一。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教务处长、副校长等职,兼任西北大学硕士生导师和甘肃省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他从教40余年在史学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上颇有建树,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陇东老区教育史》、《陇东老区政权史》填补了甘肃史研究的空白,均获省教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作者:曲涛 李仲立

标签:曲涛李仲立陇东老区红军史红军历史中国历史

陇东老区红军史》最热门章节:
1后记2第十二章 陇东老区红军部队抗战以后沿革述略3第十一章 “西安事变”后红军主力部队在陇东的抗日救亡活动4第十章 山城堡战役——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5第九章 红军西征与陇东新苏区的开辟6第八章 陇东红军的各项制度建设7第七章 第三次反“围剿”战争8第六章 第二次反“围剿”战争9第五章 第一次反“围剿”战争10第四章 红二十六军在陇东的恢复和发展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