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陇东老区红军史_第十二章 陇东老区红军部队抗战以后沿革述略

曲涛李仲立
中国历史
总共14章(已完结

陇东老区红军史 精彩片段:

第十二章 陇东老区红军部队抗战以后沿革述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陇东苏区发展壮大起来的红二十六军及第二路、第三路游击队总指挥部所统辖的数十支地方红军游击队为创造陕甘边苏区立下了不朽功勋,那么,这些英雄部队在抗战以后是怎样沿革的呢?它们以后又有哪些重大行动?这一向鲜为人知。本章对这方面的问题作一点简单的介绍。

一、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主力部队在抗战以后的沿革

(一)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部队,挺进华北敌后战场

1935年4月,奉刘志丹的命令。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主力红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北上陕北与陕北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组成西北红军主力兵团,随后,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第二团也奉命加入西北红军主力兵团的作战序列。1935年9月,西北红军主力兵团与由鄂豫皖根据地突围北上的红二十五军会师,组成红十五军团。会师后,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第二团、第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等部队被编为第七十八师。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骑兵团、第一团因坚守在陕甘边根据地的南线,未参加整编。

红七十八师组成后,参加了劳山战役、榆林桥战役、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山城堡战役等重大战役,并参加了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静(宁)地区的会师。1937年8月,红七十八师奉命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第二营和六八八团第二营。9月,部队出师华北,血战平型关,展示了陕甘边红军的军威,使日寇闻风丧胆。1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七团第二营和六八八团第二营合建为六八九团。因此,威震敌后的八路军六八九团即是当年红二十六军的沿革。

1938年3月,六八九团随三四四旅开赴晋东南。4月,在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战斗中,六八九团配合一二九师主力在武乡县长乐村全歼日军一个联队。6月,六八九团随同一二九师挺进冀南,攻克威县,给予目军以有力痛击。1939年7月,日军对晋东南发动大“扫荡”,先后攻占武乡、辽县、长子、壶关、长治等地。在反扫荡中,六八九团奋起反击,在壶关歼敌300余人,极大地鼓舞了晋东南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二)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改编为新四军部队

1940年1月,八路军总部命令黄克诚以八路军三四四旅和冀鲁豫支队组成八路军第二纵队,南下支援新四军。为此,部队进行了整编。在六八八团扩编为新一旅之后,六八九团抽出部分兵力和其他部队一起组建了新的六八八团一月。二纵向南进发,连续击破日军堵击。6月,二纵在涡阳以北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师,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7月下旬,四纵以六八九和新六八八团组建第四旅。从此,红二十六军又沿革成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四旅。

1941年皖南事变后,我党为了扩大新四军,决定将八路军第四、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第三师。此时四旅改编为新四军十旅,先归新四军四师建制,后归新四军三师建制,并在淮海区坚持对敌斗争。由此,当年在陕甘边桥山斗争的红二十六军又成为华中水乡的新四军主力部队。

1942年,抗战处于艰难阶段。为了粉碎日伪顽对淮海区的残酷扫荡,淮海区实行了精兵简政和主力地方化。在淮海区坚持斗争的新四军十旅改建为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下辖一、二、三、四支队。1943年4月,淮海军分区部队发动夏季攻势,攻克了5个据点,歼日伪军5000余人。1944年4月,又发起高、扬战役,歼日伪军3400余人。

1945年3月,新四军以淮海军分区二、三支队为基础组建独立旅,开赴皖江地区作战。在独立旅成立同时,淮海军分区又组建新一团、新二团在原二、三支队所在地坚持斗争。

1945年8月10日,抗日战争大反攻开始后,淮海军分区又恢复丁新四军十旅建制,随后,部队展开连续攻势,先后解放宿迁、泗阳、涟水县城。9月,攻克淮阳城,歼敌9000余人。10月,独立旅北返淮海区,归还三师建制。从此,新四军十旅和独立旅这两支均由红二十六军发展起来的部队就一直在一起并肩作战。

(三)进军东北,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主力。

1945年6月,抗战胜利后,我党为实施夺取东北的战略方针,命令新四军三师进军东北。10月8日,十旅和独立旅在黄克诚率领下踏上进军东北的征程。11月5日,我军到达辽宁锦州一线,此后在辽西一带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组建地方部队,建立根据地。1946年4月,十旅和独立旅参加了著名的四平保卫战,给国民党嫡系精锐主力以迎头痛击。

作品简介:

《陇东老区红军史》是一部记述陇东老区红军创立、发展和壮大历程的学术性著作。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环境中,以刘志丹、谢子长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挽救革命,先后来到了陇东地区,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终于创建了南梁游击队,揭开了西北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此后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不久又相继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六军,从此,红色的铁流冲击着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北的根基。中央红军和南方各苏区的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后,陇东老区的红军主力部队、地方部队、赤卫军在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南征北伐,东征西讨,为陕甘宁苏区的扩大作出了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曲涛(1960.6—),男,山西省运城市人,1976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2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大政治系,获学士学位,曾任陇东学院政法经管系主任、教授、陇东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有关陇东老区问题的研究工作。撰写出版《陇东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出困境:陇东老区现代农村经济研究》、《陇东老区政权史》、《陇东老区红军史》、《红色足迹:陇东老区重大事件述评》等学术著作,并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部分学术成果荣获1995年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8年甘肃省高校社科三等奖,2002年甘肃省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李仲立,甘肃省庆阳师专(现为陇东学院)历史系的筹建负责人之一。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教务处长、副校长等职,兼任西北大学硕士生导师和甘肃省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他从教40余年在史学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上颇有建树,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陇东老区教育史》、《陇东老区政权史》填补了甘肃史研究的空白,均获省教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作者:曲涛 李仲立

标签:曲涛李仲立陇东老区红军史红军历史中国历史

陇东老区红军史》最热门章节:
1后记2第十二章 陇东老区红军部队抗战以后沿革述略3第十一章 “西安事变”后红军主力部队在陇东的抗日救亡活动4第十章 山城堡战役——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5第九章 红军西征与陇东新苏区的开辟6第八章 陇东红军的各项制度建设7第七章 第三次反“围剿”战争8第六章 第二次反“围剿”战争9第五章 第一次反“围剿”战争10第四章 红二十六军在陇东的恢复和发展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