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传习录_下卷 第四章 黄省曾录——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王阳明
国学古籍
总共18章(已完结

传习录 精彩片段:

下卷

第四章 黄省曾录——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黄省曾(1490—1546年),字勉之,号五岳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先世为河南汝宁人。嘉靖十年(1531年)以《春秋》乡试中举,名列榜首,后进士累举不第,便放弃了科举之路,转攻诗词和绘画。王阳明在浙江讲学时,他曾求学于门下,又请益于谌若水,学诗于李梦阳。著有《会稽问道录》十卷。

1、义即是良知

原典

黄勉之问:“‘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

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著。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你若执著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著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适’‘莫’,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唤得做义?”

译文

黄勉之问:“《论语》上说:‘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是不是事事都要如此呢?”

先生说:“当然应该事事如此,只是要有一个主宰才行。义,就是良知,明白了良知是主宰,才不会执拗。这就像接受别人的馈赠,有今天应该接受而改天不该接受的情况,也有今天不该接受而改天接受的情况。你要是执拗地认为今天该接受,就什么都收下;今天不该接受,就什么都不接受,如此就是‘适’‘莫’了,也就不是良知的本体,这怎么能称作义呢?”

解读

在王阳明这里,义,就是良知,只要遵循良知,就能事事“无适”“无莫”,也就能做到“义”。

2、思无邪

原典

问:“‘思无邪’一言,如何便盖得三百篇之义?”

作品简介: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当明代中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凋敝之际,王阳明像一个布道的诗人牡师,高高举起一面知行合一的旗帜,重新设定了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先知般窥破芸芸众生心中之“贼”,他要让人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纯真地段,走入健全的感性生活,享受天理的荣耀、完美和永恒。如康德所言“在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王阳明的句句箴言足以让熙熙攘攘的众生驻足聆听。

无论你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学子,还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巨擘,在你人生的旅程中匆匆行走的时候,不妨翻阅这本充满智慧和思辨的书,她会让你得到心灵的澄静和精神的富足。

作者:王阳明

标签:王阳明传习录哲学心学国学古典

传习录》最热门章节:
1下卷 第五章 钱德洪跋——辗转刊行2下卷 第四章 黄省曾录——良知是造化的精灵3下卷 第三章 黄修易录——生之谓性4下卷 第二章 黄直录——阳明四句教5下卷 第一章 陈九川录——戒慎恐惧在心念6中卷 第八章 教约——神而明之7中卷 第七章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贵在引导8中卷 第六章 答聂文蔚——人即天地之心9中卷 第五章 答罗整庵少宰书——正心诚意10中卷 第四章 答欧阳崇一——万物皆备于我心
更多『国学古籍』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