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抗美援朝的凯歌_第二十章 志愿军维护停战协定的斗争

刘培一
战争军事
总共27章(已完结

抗美援朝的凯歌 精彩片段:

第二十章 志愿军维护停战协定的斗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一起,经过历时3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军事打击和政治斗争的胜利,迫使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

这种局面,有利于中朝两国人民从事和平建设事业,也有利于各国人民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斗争。而对于积极扩军备战和在全球进行冷战的美国当局则是不利的。因而朝鲜停战仅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步。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还有待双方对停战协定全部条款的切实遵守和执行。因此,停战后是否遵守和维护停战协定,便成了敌我斗争的焦点。美国并不甘心其失败,把朝鲜停战作为一种获得喘息之机的权宜之计,想方设法破坏停战协定的实施,阻挠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力图继续保持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据此,停战后志愿军的历史使命是:遵守和维护停战协定的实施,巩固朝鲜停战,严防侵略战争再起,进一步谋求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在停战后的5年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军事停战委员会上和军事分界线上,同美国阻挠和破坏停战协定的行为坚持不懈地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对停战协定的实施和保持朝鲜局势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志愿军还大力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进一步增进了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

1953年7月28日,根据停战协定的规定,战俘遣返委员会成立。朝中方面委员为李平一上校、王健上校、崔学崇上校;对方委员为费莱德斯达夫上校、毕陶夫上校、艾德华兹上校。该委员会是在军事停战委员会的督导下负责战俘遣返工作。同日下午该委员会在板门店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从8月5日开始,进行直接遣返战俘的移交工作。停战协定及其附件《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规定:在停战协议生效后60天内,双方应将其收容下的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交给他们被俘前所属的一方,不得加以任何阻难;未予直接遣返的其余战俘,则应从拘留一方的军事控制和收容下释放出来,统交由中立国遣返委员会,以求得对他们遣返问题的公正解决。朝中方面到9月19日止,将收容的“联合国军”方面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人员12773名(内南朝鲜7860名、外俘4913名),全部直接遣返完毕。美方到9月24日为止,遣返朝中方面被俘人员75801名(其中朝鲜人民军70161名、志愿军5640名)。在遣返战俘过程中,美方百般阻挠我方被俘人员归来,我方则不断揭露美方扣留战俘的阴谋。而美方至少还扣留了坚持遣返的朝中被俘人员300余人。

不直接遣返的战俘是战俘问题中斗争最尖锐的部分,美方蓄意要强迫扣留朝中方面这部分战俘。1953年9月9日,中立国遣返委员会正式成立。印度的蒂迈雅中将为主席,由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瑞典各1人为委员。按照停战协定的规定,停战后双方将不直接遣返的战俘移交给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印度部队看管,双方派代表对本方的战俘进行解释90天,凡愿回乡者立即遣返;90天期满后,有关尚未要求遣返战俘的问题,交由双方政治会议在30天内予以处理;30天后如尚留存战俘,则由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宣布解除他们的战俘身分,使之成为平民,然后根据个人申请分别处理。朝中方面子同年9月24日,将收容的拒绝遣返的美方战俘359名,送至板门店松谷里移交给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看管。美方也将所谓不直接遣返的朝中方面被俘人员22604名,送至板门店东场里移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看管。美方交出的人数,与朝中方面根据各种有关材料掌握的实际数字相比,还差得较多,要求美方交代这些人员的下落,而美方一再拖延,经再三催促,美方始于1954年5月13日作了不负责任的交代。朝中方面表示不能接受,并要求对此作出诚实的交代。

美方还破坏朝中方面的解释工作,强迫扣留了朝中被俘人员2.19万余名。根据停战协议的规定,对交由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看管的不直接遣返被俘人员的解释工作,本应从1953年9月25日开始,但由于美方拖延修建解释设备,致使朝中方面的解释工作推迟到10月15日才开始。解释工作开始后,美方又指使早已混杂在朝中被俘人员中的特务分子进行破坏和捣乱,用暴力阻挠战俘出营场听取解释,甚至还冒充“战俘代表”,对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和印度看管的部队进行威胁,阻挠他们行使其合法职权。因此,朝中方面的解释工作从一开始就无法正常进行,实际只进行了10天,每天不足8小时,有机会听到解释的朝中被俘人员还不到总数的七分之一。尽管如此,中朝方面被俘人员仍有629名(志愿军441人、人民军188人)冒着生命危险要求遣返而回到了我方。朝中方面曾提出补足90天的解释时间的合理要求,竟遭到美方的无理拒绝。然而,美方阻挠朝中方面进行解释的根本企图是强行扣留朝中被俘人员。于是,在1954年1月20日和21日,在全副武装的美军士兵和战俘营特务的押解和胁迫下,非法接收了中立国遣返委员看管的2.19万余名朝中被俘人员,并非法宣布改变他们的战俘身份,把他们强迫送交南朝鲜当局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对此,朝中方面在军事停战委员会上曾提出了强烈抗议。

另外,美方清楚地知道,朝中方面移交给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美方359名不直接遣返的战俘所作出拒绝遣返的决定,完全是出于自愿的,所以美方很长时间不去对这些战俘作解释工作。后来只进行了几天的解释,没有什么结果(改变决定要求遣返的仅几个人)。这样,1954年1月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将这些美方战俘移交给中国和朝鲜的红十字会,由红十字会协助他们安居于中国和朝鲜。美方为掩盖其强迫扣留大批朝中被俘人员的罪行,却反诬我方扣留战俘,并要求中立国遣返委员会派机动小组到朝中方面某些部队进行调查。朝中方面对此予以驳斥和拒绝。

朝鲜战争虽然停了下来,朝鲜问题却并没有解决。停战协定第4条第60款规定:“为保证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双方军事司令官兹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在停战协定签字并生效后的三个月内,分派代表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等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美国在停战协定签字后的第12天(8月8日),即同南朝鲜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使美国军队取得了无限期驻留南朝鲜的“权利”。他们还在同一天发表了联合声明,公开扬言如果在政治会议开了90天之后,把朝鲜“统一”在李承晚的统治下的目标无法达到的话,“我们就共同退出会议”。这就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设置了一个重大的障碍。为使政治会议能在合理的基础上与和谐的气氛中召开,保证会议有成功的可能,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南日,于1953年8月24日和25日先后分别发表声明,一致主张政治会议应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即朝鲜停战双方在其他有关国家参加之下共同协商的形式,而不采取朝鲜停战双方单独谈判的形式。但会议的任何决议,必须得到朝鲜停战双方的一致同意才能成立。中朝两国政府又于10月先后就有关召开政治会议的问题作过多次声明和建议。从10月26日起,朝中两国政府代表和美国政府代表在板门店举行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双方会谈。会谈开始,美方就在参加政治会议成员问题上制造障碍,反对中立国家参加。后来美方勉强同意中立国家参加会议,但又设置种种障碍。朝中两国代表建议邀请苏联、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缅甸5个中立国参加,美方反对。在讨论政治会议的地点时,朝中代表建议在板门店或新德里,美方却提出了旧金山、檀香山、日内瓦、墨西哥、马德里、罗马等十几个地点。特别是在讨论政治会议的程序对,朝中代表主张采取双方对等的形式,一切问题均以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为原则,双方每一国家均受协议的约束,美方不仅无理地主张限制中立国家发言,并主张采用“单位投票”,即停战双方各国都作为一个单位来投票的方法进行表决,而参与表决的国家却又可以不受它所不同意的决定的约束。对此,朝中两国代表予以驳斥。在讨论政治会议的时间时,朝中代表建议在1953年12月份,具体日期定子双方会议就成员、地点问题达成协议后的12月26日,美方提出将不具体定开会日期,而灵活地定为:双方会谈对各项议程达成最后协议之日加上会前准备所需的时间。从上述分歧的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根本不想召开政治会议,所以在政治会议的预备会谈中采取了种种拖延和破坏手法,最后在12月12日双方举行的第23次会议上,美方代表竟片面宣布双方会谈无限期休会。14日,朝中两国代表发表联合声明,指出:美方中断会谈的行径,暴露了美国“希图破坏政治会议,使朝鲜问题不得和平解决,以便借此保持国际紧张局势。”这样,朝鲜停战协定中明文规定的高一级政治会议未能召开。

为继续争取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1954年4月26日至6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苏、美、英、法和朝鲜南北双方、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希腊、卢森堡、荷兰、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土耳其,共19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苏联的代表就撤退在朝鲜的外国军队、恢复朝鲜的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等问题,多次提出合情合理的方案和建议。然而均遭到美国代表的无理拒绝。美国还纠集侵朝16国宣布会议破裂。由于美国自始至终的破坏,举世瞩目的此次会议在51天中开了15次大会,最后却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而结束。美国的真面目,在全世界面前进一步暴露。

日内瓦会议以后,朝中方面继续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努力。多次建议召开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讨论朝鲜的和平统一问题。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具体建议,主张召开由亚洲中立国参加的会议,从速解决朝鲜的和平统一问题。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在其联合宣言中表明:“两国政府认为有必要在最近的将来召开讨论朝鲜问的约会议,由有关各国广泛参加。”1955年8月12日,中朝两国政府外交部在分别发表的声明中,建议有关国家举行由亚洲国家广泛参加的远东会议,来谋求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1956年4月9日,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并通过它向“联合国军”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召开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商讨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与和平统一朝鲜问题。但是,美、英等国于1956年5月拒绝了上述建议。

这一系列事实说明,朝鲜停战后,美国根本不想从朝鲜撤退军队、不想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致使朝鲜南北处于长期分裂对峙局面,朝鲜和平统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根据停战协定的规定.联合红十字会小组于1953年8月3日成立。当天即签订了《联合红十字会小组工作协议》。联合红十字会分南、北两个小组,即:南组为朝中红十字会代表组,北组为美方红十字会代表组。两组建立后即由板门店出发,分别到南,北方访问本方的被俘人员。朝中方面为来北方访问的美方红十字会代表组提供了各种方便,使其顺利地进行工作。然而,美方对去南方的朝中红十字会代表组的访问工作,不但不给予方便,反而进行种种阻挠。8月9日6时45分,朝中红十字代表在巨济岛受到美方催泪性毒气的袭击。13日,朝中红十字会代表在临津江桥向朝中被俘人员表示慰问时,美国兵用枪撞击中国红十字会代表潘芳的胸部,蛮横地阻止对朝中被俘人员的慰问。

对上述事件,朝中方面于8月20日在军事停战委员会上提出,21日决定邀请中立国监察委员会派小组进行调查。经联合红十字会小组协调组调查结果,情况完全属实。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和联合红十字会均向美方提出了严重抗议。

更严重的是,美方破坏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工作,非法运进大批作战物资。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于1953年8月1日成立,参加委员会的有: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瑞典、瑞士的4位将军。该委员会的任务是:监督交战双方实施停战协定。它是和军事停战委员会平行的独立机构,可以自行作出判断,向军事停战委员会提出建议,但它无权直接处理有关实施停战协定的事宜。8月10日,由中立国监察委员会4国成员又组成10个监察小组。这些小组前往停战双方后方特定口岸,常驻那里进行轮换和替换的视察。

停战初期,美方对南方口岸的管理紊乱,漏洞很多,违反协定事件不断被我方揭露,在政治上陷于被动。美方改善了对南方口岸的管理后,就对视察小组的工作进行阻挠和破坏,甚至对其进行侮辱和威胁。停战协定中第13款卯项规定,停战双方不得以增援性的作战武器进入朝鲜,毁坏耗损的作战武器只能在一件对一件的条件下进行替换。但是,美方在初期为了逃避视察小组的监督,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运进大量作战武器的拆散件与零件,以便装配成作战武器。从停战开始到1953年9月30日,视察小组发现美国从朝鲜境外运入了106门迫击炮拆散件。美方在军事停战委员会上,不承认这是破坏协定的行为,还为自己辩解,说什么作战飞机、装甲车辆、武器弹药的零件及拆散件不受该规定的限制。朝中方面对美方的破坏行为和无理狡辩表示坚决反对,并于10月3日发表公报揭露与驳斥了美方上述破坏协定的行为。但美方仍继续破坏停战协定的规定,到1954年2月底,中立国视察小组发现的美方经由朝鲜特定口岸运入的武器拆散件与零件,就可以装配成火箭筒6400具、迫击炮145门、榴弹炮及其他类型的炮465门、机关枪1365挺。到同年4月15日止,为中立国视察小组所发现的美方私自运进南朝鲜的作战飞机达177架之多。朝中方面对美方这些行为,都及时在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会议上予以揭露和抗议。

作品简介:

《抗美援朝的凯歌》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而组织力量编写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不久而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美国武装入侵朝鲜并霸占我国领土台湾,把战火烧至鸭绿江边。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由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旗帜,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师,雄赳赳,气昂昂地与英雄的朝鲜人民军一道,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一场异常艰巨而复杂的战争……

作者:刘培一

标签:刘培一抗美援朝的凯歌抗美援朝战争历史中国历史

抗美援朝的凯歌》最热门章节:
1后记2附录三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及说明3附录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大事记4附录一 抗美援朝20名英雄事迹5第二十二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6第二十一章 英雄儿女凯旋回国7第二十章 志愿军维护停战协定的斗争8第十九章 艰巨复杂的朝鲜停战谈判9第十八章 1953年夏季停战前的最后一战10第十七章 在战争转折关头的反登陆作战准备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