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顿悟的时刻_第二辑 珍妮弗·伊根:恩赐与掠夺

张悦然
文学理论
总共17章(已完结

顿悟的时刻 精彩片段:

第二辑

珍妮弗·伊根:恩赐与掠夺

恶棍抑或圣诞老人

2011年,珍妮弗·伊根的长篇小说《恶棍来访》一经问世,横扫各项文学大奖,包括2011年度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有人称之为最具实验性的魔方体,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后后现代小说。这部小说收获的所有赞誉,几乎都包含着对其别致的形式的认可,以及它所展现出的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质。

尽管小说的形式很炫目,但《恶棍来访》所探讨的主题却非常古老,它就是“时间”。“时间”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在小说领域里,它也是最难征服的猛兽。因为它以其无边无形和无处不在的属性,反抗着作者为之赋形,将个人意志加诸之上。然而很多伟大的作家,还是会向这一难题发起挑战。普鲁斯特、福克纳、乔伊斯、托马斯·曼……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时间观去缔造小说的血肉和灵魂。一部关于时间的小说,或许应该包含着作者对于时间的独特理解,在《喧哗与骚动》里,时间是停滞的;在《魔山》里,时间是螺旋的;在《追寻逝去的时光》里,我们可以回到过去的时间。《恶棍来访》的扉页上引用了普鲁斯特的两段话,珍妮弗·伊根在向心爱的作家致敬的同时,暗示了这部小说对于普鲁斯特的时间观的接纳和继承。

《恶棍来访》由13个故事组成,故事的时间顺序被完全打乱,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更久远的过去。有趣的是,在大多数篇章里,伊根并没有把年份和日期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如同跟着人物一起在时间中旅行,忽然推开一扇门走进一个故事里,却不知“今夕是何年”。我们需要通过人物此时的年龄,一些事件相隔的年数去推算,最终确定自己置身于哪块时间的甲板上。比如,在《X's和O's》里,男主人公本尼的孩子克里斯托弗刚出生三个月,而在《金箔疗法》里,他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九岁左右,我们由此得知后面的故事是在前面的故事过去九年之后发生的。要把这13个故事所发生的时间都找到,如同解一道头绪纷繁的数学题,但同时也会得到极大的乐趣——读者通过阅读所获得的只是散落一地的拼图块,要得到完整的图画,他们必须自己动手将它们拼在一起。当我们列出这部小说的时间表,也将对小说的整体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小说的第一、二两章发生在2007年左右,第三章是1979年,第四章是1973年,第五章来到了2011年,第六章又去了1998年,第七章是2005年,然后是2010年和2011年,再返回1995年和1993年,最后两章是未来时,发生在2020年。在这样的时序之下,读者往往已经知道了人物后来的命运,又进入到他的早年时光。叙述者有意打破了线性叙事的束缚,将故事从因果的传送带上解脱出来。这一叙述方式,无疑浇灭了那些热衷于追问“后来呢”的读者的好奇心,因为“后来呢”有可能一开始已经知道,那从来不是叙述者挽留读者待在故事里、继续读下去的一颗砝码。

除了时间表,读者可能还需要绘制一张人物图。这部小说涉及几十个人物,他们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13个故事中,有的人物是其中一个故事的主角,在另一个故事里则是配角,或者只露了一小面,又或者只是被提及。另一部比《恶棍来访》早两年问世,并且也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品《奥丽芙·基特里奇》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每个故事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它们共同呈现了一组人物的群像。如果说这种文体介乎于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之间,那么《奥丽芙·基特里奇》可能更偏向于短篇小说集那一端,而《恶棍来访》更偏向于长篇小说。这是因为《恶棍来访》的故事之间,除了以相同的人物和呼应的情节作为连接之外,还有一根隐形的脊柱,那就是“时间”。每个故事都像是一个点,我们把它们连缀起来,就可以看到人物命运的轨迹,他们在岁月中的起起落落,离开或坚守,这条曲线蕴藏着时间之于个体的丰富意义。最终,时间成为凌驾于每个故事之上的更为抽象和深刻的主题,使它们体现出一种整体性。

《恶棍来访》这个题目取自一句谚语:“时间像一条恶棍。”时间就像恶棍那样上门来找麻烦,将人们洗劫一空。伊根笔下的人物在时间的造访下,不断经历着失去,整部作品弥漫着怀旧和感伤的气质。小说所指向的过去,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一群深受嬉皮文化影响的年轻人追寻着他们的音乐梦想,新世纪的到来,唱片业的衰败使他们的梦想触礁,带着颓唐的意志走入了中年的迷茫期。本尼和斯科蒂曾是少年时代的好友,在经历了婚姻和事业的挫败后,两人再度联手,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演唱会,并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募集粉丝,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小说还写了和本尼、斯科蒂一起长大的那群女孩以及他们当时的音乐偶像。小说就像从一个旋涡中央向四周散开,逐渐延伸到远处,所触及的更多人物被邀请到这个故事里来。于是,犯过罪的公关公司女老板、有精神问题的记者、过气的女明星、某国独裁的将军次第登场。从结构上来看,本尼居于这个巨大旋涡的中央,和他相关的人物及故事最多,可以说他是这本书的男主人公。小说的另一条线索,则是围绕着曾担任本尼助手的女孩萨莎展开的。她少年时代曾是个问题少女,大学时经历了最好朋友的溺水身亡,成年后依然摆脱不了精神隐疾的困扰——总是无法控制自己去偷窃。她与男人频繁约会,却很难建立稳定的感情。后来通过来自21世纪20年代她女儿的讲述,我们知道萨莎和大学时的男友德鲁恢复联系,离开了喧嚣的纽约,在西部的沙漠中生活,并且有了一儿一女,虽然生活仍有烦恼,但是她似乎已经走出了年轻时的困顿和迷茫。同样,萨莎也像一个旋涡中心,她周围的人物——舅舅、好友、女儿,甚至包括一个有着露水情缘的约会对象也都出现在小说中,并且担当叙事者。传统小说中,主角往往是固定的一个或者几个人,主要情节围绕他们展开。但是《恶棍来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中心化,13个故事有13个叙事者,让很多相对次要的人物发声,讲出自己的故事。这种去中心化的散点叙事,也是后现代小说的一个特点。在一个更加纷繁、多元的世界里,单一叙事中心所带来的封闭性和权威性遭到破坏。更多的人物、更多的信息涌入故事,使之分裂、衍生,变成一系列的小故事。每个人物只拥有一小片舞台、一小簇关注,其他时间他们不得不摘下主角光环,到别人的故事里跑跑龙套。

虽然《恶棍来访》抛弃了线性叙事,故事在时间中循环往返地绕圈,但是当读者按照时间轴重新排列,把每个拼图块放在它应该在的位置,还是会得到一幅完整的画卷。也就是说,读者还是会看到有起有落的人物命运曲线,并获得他们最终的结局,从这一点上来说,和线性叙事的小说没有差别。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种对“线性叙事”的破坏,只发生在故事的表面。或者说,伊根只是为我们增加了获取线性叙事的故事并掌握它所表达的意义的难度,让这条路径变得更曲折。由此我们看到,在对叙事的破坏性上,《恶棍来访》可能走得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远。它的后现代性,更多地体现在它的形式而不是精神内核上。在对时间的思考上,伊根似乎急于去肯定它的价值,反而落入某种俗套的窠臼。最终我们会发现,她要写的并不是时间之恶,而是时间的仁慈,这可以从几位主要人物的结局看得很清楚:本尼和斯科蒂东山再起,重获成功,而萨莎摆脱了精神困境,寻回爱情,拥有了婚姻和家庭。伊根试图告诉她的读者,时间并不仅是恶棍,同时也给予了人们丰厚的馈赠。主人公的追求总是会得到回报,这是一种信奉“美国梦”的乐观,也符合大多数读者的期望。不过,任何主流的价值取向,都是创作者应该警惕的,因为那很可能是一种无形的束缚。优秀的作家有时也很难摆脱,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来得过于轻易,或者过于牵强的圆满结局。《恶棍来访》里,本尼和斯科蒂迎来的逆转性胜利,多少有点这种倾向。时间摇身一变,从一条恶棍变成了圣诞老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仅如此,还会变得很好。伊根对读者的承诺,似乎有点太多了。不过,即便如此,读者可能还是情愿站在伊根那一边。毕竟时间的残酷很容易看到,即便现在不能,也终将看到,然而关于时间的仁慈,嗯,请告诉我再多一点吧。

少年残像

最初写作的那些年,珍妮弗·伊根同时是一名记者。她采访乐队歌手、模特和明星,也采访一些离家出走、染上毒品的青少年。有些采访对象后来成为她小说人物的原型。特别是迷茫的青少年,出现在她的很多小说里,她以深刻的洞察力和丰沛的同情心,写出了他们特有的敏感与脆弱。敏感与脆弱无疑是他们的弱点,但同时也是他们的天赋,使他们不凡,使他们耀眼夺目。《恶棍来访》里有很多这样的青少年,他们遭遇到某种成长的困难,如同深陷沼泽,无声地奋力挣扎。有人成功了,有人没有。在这部小说里,有两个男孩死去。伊根试图让我们感到,长大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顺利通过这段生命旅程所设置的全部路障。

其中一个死去的男孩叫罗伯特,是小说中某一章的主人公。他的困难来自发现自己可能是同性恋,他没办法顺利接纳这样的自己,至少现在(他正在读大学)还不能。在这个篇章里,三个主要人物构成一种三角形的关系,萨莎和德鲁这对情侣之外的第三条边,罗伯特爱着萨莎,同时也爱着德鲁。对德鲁的爱里掺杂着欲望与好奇,而对萨莎的情感则更加微妙,我们很难去定义它,那似乎是一种更精神性的、更圣洁的情感。他们的感情在这一段故事开始的时候已经牢固地缔结。我们知道,这时的萨莎已经走出了迷茫混乱的少年时代,进入大学,继父暗中找了人监视她,希望确认她已经变成了正常人,而萨莎为了证明这一点,决定找个人充当她的男朋友。当她找到罗伯特的时候,罗伯特的疑问是,为什么是我?萨莎自己或许也并不能说出其中的因由。因为驱动她的力量并非理性,而是一种直觉,使她在人群中认出了他,知道他是自己的同类,他们一样具有某种成长的障碍。不同的是,现在萨莎有了跟德鲁的爱情,跻身正常人的行列之中,出于嫉妒心和对德鲁的占有欲,罗伯特向德鲁揭发了萨莎不堪的往事,试图将其打回原形。

在这段故事的结尾,罗伯特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和男子气概,跳入冰冷的河里游泳,溺水而亡。而我们很清楚,这也是他希望获得萨莎原谅的一种赎罪方式。濒死的时候,他听到萨莎在耳边敦促他:打败它,打败它!仿佛只有萨莎能看到他们无形的敌人正在争夺他的生命,要他放弃生命的意志。那时我们会更明白,他们对彼此的感情,是两个残缺的孩子之间的互助和扶持。这种残缺无法被健康的人理解,也无法被健康的感情治愈。

值得留意的是,这个篇章使用了比较少见的第二人称叙事。事实上,伊根在构成小说的13个篇章里,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文体,使每个故事都与其他不同,也使那些故事所发生的时间点,都具有独特的氛围。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这个通篇使用第二人称的故事里,“我”这个人称在最后的一刹那出现了,也就是小说的最后一段:

你跪在萨莎的身边,呼吸着她熟睡时那股熟悉的味道,对着她耳语对不起和我相信你和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以及我永远不会离开你,你下半辈子会一直有我萦绕在你的心头之类的话,直到河水紧压着我的肩膀和胸膛,把我挤醒,我听见萨莎对着我的脸尖叫着:“使劲!使劲!使劲!”

作品简介:

突如其来的精神显现,意味着一次顿悟。

作家张悦然首部文学评论集,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召唤隐匿文本显形。从人物、视角到冲突、情节,以创作的框架,构筑阅读的王国;从乔伊斯、契诃夫到门罗、波拉尼奥,截取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瞬间,淬炼成小说独异的配方。15堂创意写作课,与文学同行者一道,迎来文学顿悟的时刻。

“顿悟,正是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时刻。”每个人都可以循着小说发出的光芒,发现自身的遗失之物,并用读和写再次赋予其生命。

一份文学同行者的创作心得和阅读指南

《顿悟的时刻》是张悦然精心写给所有阅读者与创作者的小说课。涉及读书与写作的种种疑问:是什么促使作家动笔写一篇小说?是什么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开始了思想的跋涉?大众小说为什么能感动更多的人?次要人物为什么同样要丰满?

60部经典小说的独特阅读路径

全书拆解60部小说文本,梳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建立属于作家的秩序,用有限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与他人,跨过生命旅程设置的层层路障。同时全面剖析与解读了村上春树、波拉尼奥、门罗等五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凝视当代小说家笔下的爱怜与伤痛、冷酷与慈悲,帮助我们找到身处之地在时空中的坐标,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全面了解我们时代的文学巨匠

作家生平经历,对作品有着怎样的影响?作品背后渗透着作家怎样的创作习惯?书中全面分析村上春树、波拉尼奥、麦克尤恩、门罗等当代文学巨匠的生平与作品,一改小说课惯谈经典著作的局限,让你全面了解与我们同时代的文学巨匠。

作者:张悦然

标签:张悦然顿悟的时刻文学评论写作思维

顿悟的时刻》最热门章节:
1附录 参考书目2第二辑 珍妮弗·伊根:恩赐与掠夺3第二辑 伊恩·麦克尤恩:消隐的边界4第二辑 艾丽丝·门罗 之二:门罗的晚期风格5第二辑 艾丽丝·门罗 之一:时间的房子6第二辑 波拉尼奥:召唤巨人7第二辑 村上春树:无恙的英雄8第一辑 结尾:虚构世界的合拢9第一辑 视角(二):被蒙蔽的心10第一辑 视角(一):较远的观察者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