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李鸿章发迹史_第十三章 有人想整死李鸿章 第七十六节 签约遭骂

汪衍振
传记回忆
总共110章(已完结

李鸿章发迹史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有人想整死李鸿章

第七十六节 签约遭骂

李鸿章在保定总督衙门一病便是十几天,盛宣怀、薛福成等人急忙从天津赶过来探视。

病势稍缓后,李鸿章把薛福成传进卧房,着薛福成拟稿,以年迈多病奏请休致。

薛福成知道李鸿章在和朝廷赌气,不由劝道:“傅相容禀,依下官想来,设立电报局的事情,朝廷迟早都会允准,何必争这一朝一夕呢?何况,您老原本好好的,只是进京这一趟感了些风寒,就突然上折休致,这不分明是在和朝廷赌气吗?就算您老想急流勇退,也该等电报局这件事情过去之后再办。您老想想下官所讲之话对不对?”

李鸿章挣扎着坐起身,说道:“庸盦哪,电报局这件事是不会有结果了,老夫不该提早便让杏荪去张罗,老夫太自负了。老夫在京里听恭亲王说,太后打算把左季高从兰州调进京师入值军机。老夫在路上就想,左季高当真入值军机,他难受的日子可就到了,老夫还是极早抽身为好,免得去步左季高的后尘。你尽快替老夫把稿子拟出来,说得恳切些,省得西太后疑心到别的上头。”

薛福成无奈,只好步出卧房到办事房里去拟稿子。他一边构思折稿一边想:“设若朝廷当真允准傅相休致,自己这有名无实的直隶州知州也就做到尽头了。以后怎么办呢?恐怕除了跟着盛杏荪做些实业,再无第二条路好走!”

李鸿章恳请休致的折子十日后拜发。折子被火速递到慈禧太后的案头,慈禧太后看了看,当日便把恭亲王、宝鋆、李鸿藻、景廉、王文韶以及徐桐等人传进宫来。

徐桐、李鸿藻二人以为是进宫商议李鸿章休致的事,徐桐还特意对李鸿藻说道:“李中堂,若太后心生慈念,赏李鸿章食全禄,您老可要说话。他李鸿章办这办那,花了朝廷多少银子啊?他又捞了多少银子啊?这些,他能瞒过谁呀?”

李鸿藻慢慢悠悠地说道:“徐天官哪,这是你吏部的事,这话应当你讲才对呀!”

徐桐道:“下官自然要讲,但只要您老再说上一嘴,这分量不是更重吗?”李鸿藻点点头,没有再言语。

一行人进宫后,照例先是跪请圣安、两宫太后安,然后便由慈禧太后发话:“都起来吧。”

众人才爬起身来后退三步立住。徐桐特意和李鸿藻站在一处,以示提醒。徐桐现在日见恩宠,已是堂堂的从一品吏部尚书。

慈禧太后讲话之前,先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徐桐和李鸿藻二人急忙把耳朵竖起,屏住呼吸静听。

慈禧太后缓缓地说道:“这几天哪,我反复想了想,李鸿章奏请设立电报一事啊,或许当真有许多便利之处。你们想啊,日本不过一个岛国,竟然也设了电报。这件事啊,我看就别议了,准了吧。”

作品简介:

从政40年,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的是小人告密,有的是上司打压,有的是亲信背叛,有的是政敌陷害,有的是捕风捉影,有的是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李鸿章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上一坐25年,呼风唤雨,权倾天下。

李鸿章似乎拥有一种对时局和人心的预判能力,无论对手设下多么阴险而密不透风的陷阱,他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在复杂险恶的政局中,他总能准确嗅出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人物,并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成为自己的保护人。

本书为您全面揭开大清第一权臣李鸿章,40年稳如泰山的为官之道。读完本书,您将深谙李鸿章“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的谋略与细节。

作者:汪衍振

标签:汪衍振李鸿章发迹史清朝历史官场曾国藩

李鸿章发迹史》最热门章节:
1第十四章 慈禧说:“签约都让李鸿章去!” 第八十节 守孝期间接到新任务2第十四章 慈禧说:“签约都让李鸿章去!” 第七十九节 李鸿章决意归隐3第十四章 慈禧说:“签约都让李鸿章去!” 第七十八节 被参奏十大罪状4第十四章 慈禧说:“签约都让李鸿章去!” 第七十七节 李鸿章修铁路5第十三章 有人想整死李鸿章 第七十六节 签约遭骂6第十三章 有人想整死李鸿章 第七十五节 不祥之感7第十三章 有人想整死李鸿章 第七十四节 《烟台条约》内幕8第十三章 有人想整死李鸿章 第七十三节 馊主意9第十三章 有人想整死李鸿章 第七十二节 谈判失败10第十三章 有人想整死李鸿章 第七十一节 云南事件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