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写给无神论者_八 艺术

阿兰·德波顿
随笔杂谈
总共22章(已完结

写给无神论者 精彩片段:

八 艺术

1

对部分无神论者而言,放弃宗教最难的一点是不得不放弃与宗教相随的艺术及其所包含的美丽与情感。然而,假如你当着众多无神论者的面表示此种遗憾,恐怕会被斥责为多愁善感乃至无病呻吟,有人还会不留情面地提醒道,世俗社会无论如何也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它完全可以有效地满足曾经由宗教所满足的审美要求。

这些无神论者可能还会指出,在那些不再修建教堂的地方,我们甚至会建造一些宏伟的建筑,用以礼赞自己的视觉理想。为了得到设计这些建筑的机会,最优秀的设计师们竞相角逐。此类建筑物占据了城市最显赫的位置,吸引世界各地的崇拜者前来朝圣。一旦踏入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殿堂,人们讲话的声音都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为窃窃耳语。因此,人们通常这样打比方,说艺术博物馆已成为我们新的教堂。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一望而知也的确有说服力,二者的相似之处看来也无可辩驳。博物馆如同教堂,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我们会带上一批外来访客去那里,向其展示最赏心悦目、最值得敬重的东西。与教堂一样,博物馆也是富人最愿意捐献多余资财的对象,他们捐资时希望能够洗净自己在财富积累过程中可能犯下的罪孽。还有,花在博物馆的时间似乎也能给人参加教堂礼拜才有的那种心理感受,我们体验到一种类似的快意,感到自己与某种伟大的东西融为一体,并且脱离了外面那个粗俗不堪、远非完美的世界。有时候我们也许会像在教堂一样稍感无聊,但是出来时总有种感受,觉得自己通过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机制,多多少少已经变成了更加完善的人。

博物馆与大学类似,也承诺要填补因宗教信仰退却而留下的空白,它们也摆出一副要向我们提供意义但不提供迷信的架势。就如世俗的书本曾保证说有望替代福音书,博物馆据说也能接过教堂的审美职责。

2

不管这样的论点多么能哄人开心,它还是存在一些漏洞,一如那个关于在大学里传授文化的主张。单从理论上讲,博物馆或许有条件去满足以前曾由宗教所关注的那些需求,但跟大学颇相类似的是,由于它未能处理好受托管理的那些珍贵材料,故而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大部分潜力。博物馆虽然向我们展示了确有价值的藏品,但它们似乎不能充分地将这些展品与我们的心灵需求挂钩起来。太多太多的时候,我们可能是在通过不恰当的画框观摩恰当的画作。不过,如果我们还能保持一分乐观的话,那也跟博物馆和大学之间的另一个相近之处有关,即这两类机构都有可能借助宗教的洞见,重新审视自己不大站得住脚的一些基本前提。

现代博物馆显然特别难于回答一个根本问题:艺术到底有什么用?一方面,博物馆会大肆叫嚷艺术的意义,俾以全力争取政府、捐款人、参观者的支持,但另一方面,对于所称意义究竟应当立足于什么基础,博物馆随后却会陷入某种怪异的、制度性的失语状态。此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以为,自己一定没有全部听到博物馆所提主张背后某些关键的推理环节,但实际上,博物馆从来就没有向公众交代过,它一直不过在同义反复地嚷嚷:艺术对我们有意义,因为艺术太重要了。

因此,我们在走进艺术殿堂时,往往会满腹狐疑(当然必定是不成系统地怀疑),我们到里面后究竟应该干什么。有一点却不言而喻,我们决不应该以宗教的方式对待艺术品,特别是当它们事实上多为源自宗教的作品时,更要谨防欣赏过程中的宗教心态。现代博物馆并非参观者在曾经的圣物面前屈膝跪拜的地方,哪里用得着哭诉并乞求心理安慰和精神指南呢?在许多国家,博物馆从成立之初便是明确的世俗新场所,宗教艺术在这里已被剥去其原先的神学背景,尽管这一点有违宗教艺术创作者的初衷。并非巧合的是,在1792年革命政权统治的法国,在宣布国家政权正式脱离天主教会之后仅仅三天,卢浮宫便开始成为该国首个国家博物馆。卢浮宫的陈列馆很快便充斥了从法国各天主教堂洗劫来的物品,后来,随着拿破仑的征战,则又增加了来自欧洲各地修道院和礼拜堂的物品。

对于这些我等再也不能向其祈祷倾诉的圣物,现在要我们做的是收集它们的信息。做一个艺术“专家”,主要就是了解艺术品的来龙去脉,要清楚一件物品是哪里制作的、谁花钱买下的、艺术家的父母来自哪里、此人可能有些什么艺术影响。

在卢浮宫某一中世纪展馆内,可以看到一尊小雕像,名为《圣母子》,是1789年从圣德尼修道院窃夺来的。在被放到博物馆之前的多个世纪,人们照例会跪在雕像面前,从圣母的同情和安详中汲取力量。然而,按其标题和目录登记可知,在现代卢浮宫眼里,面对这尊雕像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它,即知道它外层镀银;马利亚一只空手拿着水晶鸢尾花;这是14世纪上半叶典型的巴黎金属制品;人物造型取自名为《温情圣母》的拜占庭塑像;作为半透明搪瓷品,这是年代确凿的最早的法国实物,此种工艺首先由托斯卡纳的艺人在13世纪后期开发。

不幸的是,当这一作品主要以具体信息载体的面目向我们呈现时,艺术兴味也随风飘去,也许只对特定的少部分人才是例外。此种索然寡味的程度,可以从德国摄影师托马斯·施特鲁特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窥知一二。照片上可见,游客正在参观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欣赏作品时,他们显然无法从周围环境中获得多少鉴赏上的帮助,即使尽职地查看作品目录,或许也只能获知作品的年份和艺术家的名字而已。于是,在《天使报喜》和《钉死在十字架》面前,他们只能站着发呆,眼望着一条深红的血线沿着上帝儿子肌肉发达的大腿流淌下来,或者眼望着一只鸽子盘旋在蔚蓝的天空中。看起来参观者也希望受到艺术的感化,可是,等待中的茅塞顿开好像永远也不会到来。此情此景,跟参与一场没有结果的降神会倒是十分相似。

面对当代艺术时,博物馆参观者的茫然神情只会有增无减。我们望着由巨大霓虹灯组成的二十六个字母排列;看到凝胶状的一缸水,里面有块铝板固定在马达上,正随着放大的人类心脏跳动声而来回摆动;见到粗糙的胶片上映出一名年长妇女在切苹果,还不时穿插着狮子奔越热带大草原的镜头。大家心里在想,只有一个白痴或者一个极端保守的人才敢出声发问:这一切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惟有一点很明确,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博物馆都不会帮助我们,因为墙上的文字已少到不能再少,目录也已简化到形同猜谜。若无一颗勇敢的心,量你连举手发问的胆量都没有。

3

作品简介:

尽力去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不过是许多无神论者的兴趣所在,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上帝到底存不存在,而是在于一旦假设他不存在,人类将如何自处。

《写给无神论者的宗教》主题在于一个人即使是一个无信仰者,但是他也能发现宗教是有用的、有趣的并且给人带来安慰的。

在这部刺激的完全属于作者首创的并且即将面临着争议的作品中,德波顿认为世俗的人们可以从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道德、艺术和教育等等领域中去学得一些东西。

在这本书中,德尽力去淡化和消弥宗教中教条主义的一面,摄取了宗教中能够安慰怀疑论者当下思想的一面,让人们去感受美丽和睿智的东西。

作者:阿兰·德波顿

翻译:梅俊杰

标签: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英国随笔散文宗教哲学

写给无神论者》最热门章节:
1插图来源说明2致谢3十 体制 (三)结论4十 体制 (二)奥古斯特·孔德5十 体制 (一)书本对决体制6九 建筑7八 艺术8七 视角9六 悲悯10五 温情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