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_第168篇:第18章-4 学会冥想

艾德蒙·伯恩
社会心理
总共181章(已完结

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 精彩片段:

学会冥想是一个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正确的态度

◎正确的技巧

◎发展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锻炼正念

正确的态度是带进冥想的一种头脑中的心理姿态。发展这种态度需要花费时间和决心。幸运的是,练习冥想本身就有助于学会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技巧指学会具体的有助于冥想的定位方法。发展集中注意的能力指练习额外的技巧以减少很多初学者(有时是一些经验很丰富的人也会有的)难以避免的分心。锻炼正念是对自身与自身内心的关系的根本改变。正是发展成为一个非判断性内部观察者的过程使得一个人可以做到只是做一个旁观者而不会为外在事物所动。

正确的态度

一个人练习冥想的过程是很关键的。事实上,培养正确的态度是练习的一个部分。坚持冥想训练的成功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现它的方法。下文所述的八个方面基于卡巴金·辛的大作。如果真的很关注专业的冥想训练,那么他的大作《充满灾难的生活》以及《既来之,则安之》是值得推荐的两本书。

初学者的思维

不带任何判断、偏见或者目的地观察人正在进行的经验过程通常被称为“初学者的思维”。从实质上看,这也不过就是当人们第一次看见某个事物时,会带着新鲜感去感知这种事物。看起来可以接受的是:在目前状态下,你所看见的就是事物实际上应该的样子,不需要假托假设或者判断。例如:等下次见到一些熟人时,尽量多地考虑考察这个人真实的样子,不加入感情、思想、目的或者判断。如果初次见到一个人,自己应该会如何看待他呢?

无奋斗目的

人们每天做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是有目标导向的。而冥想却没有目的。尽管我们需要花费一定的努力来练习冥想,但是它是无目的性且不需要“一定要这样”。当坐下来冥想的时候,最好能够清除头脑中的任何目标,这个过程不需要放松、清空头脑中的思想、减轻压力或者实现启迪;也不需要通过是否有目标来评估冥想的质量。参与冥想的唯一目的仅仅只是去观察“此时此地”的实在的经历,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重复咒语或者关注呼吸帮助集中精力。如果我们此刻感到紧张、焦虑或者痛苦,没有必要一定要从这种感情中摆脱出来;相反的,我们只需要观察它们,尽量与它们和平共处,尽量使它们保持原有的简单状态。这样,我们就可以停止对抗或抗争。

接受

“接受”是奋斗的反面。人们可以通过对目前经历状态的简单接受逐渐对“接受”的能力进行培养。“接受”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喜欢所有出现的事情(例如:紧张或痛苦),而是仅仅意味着与它们和平共处而不是尝试将其排除在外。有句俗语说道:“所拒绝的东西反而会持续。”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是冥想中,只要是拒绝的或者是奋力争取的事情,这实际上反而会花费更多的能量将其扩大化。要允许存在不舒适或者问题,允许以原始模样存在。尽管它们还存在,但是已经变得较容易对付了,因为人们已经不再奋力地追求它或者尽量避免它了。

在冥想练习中,随着学习接纳情况发生的每一步而不是拒绝它,“接受”就发展起来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学习,人们将会逐渐发现,无论某一时刻出现何种情况,这些情况都将很快发生改变——实际上,可能是比尝试对其产生抗拒更快的改变。

作品简介:

学会冥想是一个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最热门章节:
1第131篇:第14章-3 关照自己2第130篇:第14章-2 增强自尊的途径3第129篇:第14章-1 尊重自己的人才值得尊重4第128篇:第13章-10 小结5第127篇:第13章-9 学会说“不”6第126篇:第13章-8 当场坚持自我7第125篇:第13章-7 实践坚持自我的行为8第124篇:第13章-6 意识到自己独有的感受、需要和愿望9第123篇:第13章-5 认识并行使你的基本权利10第122篇:第13章-4 培养非言语的坚持自我的行为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