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_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谁给谁添堵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21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 精彩片段:

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自在金口建立大营,并升任巡抚,因为与太平军交战从未落于下风,兼之有“平乱专家”的余威,胡林翼一直保持着不错的自我感觉,即便调和彭杨时流泪,实际上也没真正把韦俊这些人放在眼里,总以为只要再发动一次进攻,就可以把对手彻底摧垮。

奓山溃败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它给胡林翼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太平军绝非从前的生苗或者“榔会”可比,如果你想继续一个人单挑下去,在部队已疲困不堪的情况下,只有崩溃一途。

现实迫使胡林翼抛弃了最后一点侥幸和自傲,他决定伸手向远在江西的湘军主力求援。

胡林翼在湖北固然艰难,其实曾国藩在江西的日子也不好过,而且他的很多难处跟胡林翼还差不多。

各人都有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咸丰比较重视湖北,而曾国藩更关注江西,认为此处不仅可作为威慑南京的桥头堡,还能防卫两湖。这也是他在石达开猛攻湖北时,没有全师回援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使曾国藩不能脱离江西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内湖水师仍被困在鄱阳湖内,若无强有力的陆师进行配合,孤掌难鸣尚在其次,被太平军一举歼灭才最为可怕。又如,胡林翼只带了一部分湘军去湖北,却已出现了粮饷不继的危机,若是大部队再开过去,供应无疑会更成问题。

没错,曾国藩肯留在江西,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当地政府能给他提供给养。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江西官场对他的态度,竟然与当初的湖南官场如出一辙。

谁给谁添堵

江西巡抚陈启迈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而且两人还是“同年”,也就是同科录取的进士。在清代的科举制度中,“同年”关系也意味着一种无形的情感纽带,之后两人又同在翰林院供职,私交虽谈不上很好,但亦无个人积怨。

在江西,这对同乡兼同年的矛盾却激化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陈启迈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庸碌之辈,他看到曾国藩既无地方大员的身份,又不是钦差大臣,便有心相欺,用得着的时候就不顾死活地让湘军去拼命,当曾国藩开口要粮饷时却百般刁难。

遇到这样的铁公鸡,曾国藩就算是磕头作揖都没用,而没有粮饷,就什么都干不了,尤其是当时内湖水师新败,如不出钱修理和重新打造战船,很难走出萎靡的状态。

湘军原有的粮饷,主要是依靠士绅捐资。士绅的钱也是钱,不是光靠一个口号,人家就愿意把真金白银给捧出来,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拿了钱,必须按捐资多少奉送一个相应的虚衔。

饶是如此,劝捐仍收效有限。毕竟在兵荒马乱、穷字当头的岁月里,谁兜里的钱都不见多,这是再怎么劝也没用的。早在衡阳练兵时,曾国藩就叫苦连天,慨叹“劝捐之难,难于登天”,为此他甚至不得不改“劝捐”为“勒捐”,也就是向湘中大户进行强制摊派,你不捐也得捐。

在江西,劝捐是完全不好使的,因为湘军开出的虚衔白条,当地官府不承认。官府不认账,多大的官帽都变得一钱不值,久而久之,再也无人肯对湘军进行捐纳。至于勒捐,湘军属于客军,当然也做不出来。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乱世,在中国命运正值日落西山、清政府几乎难以为继的时候,湘军集团横空出世,几乎成了清廷唯一可以倚仗的力量。晚清朝廷也因此得以苟延残喘。而湘军集团也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清帝国最顶尖的人才——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无一不是可以独当大局的救世能臣。

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以全新的视角来讲述湘军崛起的历史,用生动的语言来揭开湘军“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彪悍人生,并对湘军集团独特的组织架构、军队勇猛的战斗风格及独特的训练方法、募兵制度,以及湘军领袖的个人性格、才能与相互关系,也有着非常生动到位的评价。

“历史成就了湘军,湘军改变了历史”。正当湘军与太平军战况正烈之时,英、法在美国、俄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湘军崛起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最热门章节:
1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血途程征2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谁给谁添堵3第二章 平乱专家 最难熬的时期4第二章 平乱专家 一山难容二虎5第二章 平乱专家 号令不出三十里6第二章 平乱专家 连升四级7第二章 平乱专家 气可鼓不可泄8第二章 平乱专家 决不能走9第二章 平乱专家 雕剿法10第二章 平乱专家 万金油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