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智慧七柱_卷五 转捩点 第五十八章 种族大杂烩

T·E·劳伦斯
传记回忆
总共131章(已完结

智慧七柱 精彩片段:

卷五 转捩点

第五十八章 种族大杂烩

工作再度告一段落,我也再次陷入漫长的思考。在费萨尔与贾法尔帕夏、乔伊斯以及大军到达前,我们没什么事可做,只能思考。为了我们好,那也是必要的过程。截至目前,我们的战争只有一场作战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发动的——进军阿卡巴。身为领导人,如此草率地操控人马与作战行动,实在令我们汗颜。我暗自发誓,从此以后在展开行动前,一定要先知道我要去哪里,以及走哪条路。

占领沃季时,赢得了汉志战争;占领阿卡巴后,汉志战争便告结束。费萨尔的部队已经完成它在阿拉伯的任务,如今在总指挥官艾伦比将军的率领下,将扮演解放叙利亚的角色。

汉志与叙利亚的分野,也就是沙漠与农村的差别。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于性质上的调适——要入境随俗。穆萨河谷村是我们前去招募新兵的第一个农村。除非我们也能成为农民,否则独立运动势必窒碍难行。

幸好阿拉伯起义运动在这么早的时期便面临这种转变。我们一直在荒地上开垦,徒劳无功。在一个笃信真主的地方灌输国家主义,这种盲信杜绝了所有的期望。我们的信念在部落民族间,有如沙漠中的青草——瞬间的美景有如春天之一瞥,经过一天的酷热后即告枯萎。目标与理念都必须经过转化,以具体的物质钱财来表达。沙漠居民太过与世隔绝,物质生活太穷困,因此难以认同目标与理念这种抽象概念。我们如果想延续生机,就必须打入已有的文明之地,进入有屋顶或田园的村落,然后像当初由艾斯河谷一般从头开始,研读地图,并分析叙利亚战场的特质。

我们的脚已踏入它的南部边境。东边是游牧民族的广袤沙漠,西边则受到地中海阻隔,由加沙到亚历山大勒塔,北界是土耳其人群居的安纳托利亚。在这个范围内,依天然地形而分割成几个部分。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地形是由北到南、区隔沿岸与内陆的纵贯山脉。截然不同的气候形态,使它们有如两个国家,几乎像两个种族,居民也有极大的差异。沿岸的叙利亚人住的房子不同,食物与工作也不同,使用的阿拉伯语在用词与腔调上都与内陆人有差异。他们很避讳谈起内陆,将之视为充满血腥与恐怖的蛮荒之境。

河流又将内陆的平原分割成若干小区域,这些山谷是国内最稳定与繁荣的耕地,它们的居民也反映了这一点。相较之下,住在沙漠中边界地区的居民则不断迁移,随着季节东徙西迁,随时面临干旱与蝗害的威胁,也有被贝都因人掠劫的危险,即使能侥幸逃过这些天灾人祸,也可能被无法化解的世仇杀害。

大自然就这样将这个国家分割成几个区域。人类仿效大自然,使得这些区域更加复杂。每个区域内都有人工形成的小社区,各自为政,彼此不睦。我们必须使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土耳其。费萨尔的机会与困难都在于叙利亚这种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我们在脑中已加以整理分类,有如一幅社会图。

在最北边,距我们最远处,沿着亚历山大勒塔到阿勒颇间的公路,直到与通往幼发拉底山谷的巴格达铁路交会,这条路线就是语言的分界线。不过在这条界线南方,位于安条克北边与南边的各个土库曼人村落中,也有说土耳其语的孤立小区域,夹杂在这些村落中的亚美尼亚人也说土耳其语。

此外,沿岸人口的主要成分是安萨里耶人的社区,他们是十足的狂热的异教徒,排外,不信任穆斯林,偶尔因受迫害而偏向基督徒。这个教派本身生命力强,在感情与政治上都强烈排外。一个诺沙里人绝对不会背叛他的同胞,却一定会背叛与他不同教派的人。他们的村落散布在各主要山脉的山脚与的黎波里峡谷间。他们说的是阿拉伯语,不过在叙利亚开始使用希腊语时便已在此定居。他们通常不会介入外界事务,也不过问土耳其政府的施政,只希望彼此相安无事。

与安萨里耶人混居的是叙利亚基督徒,奥龙特斯河的弯曲地段聚集着几群亚美尼亚人,对土耳其人怀有敌意。在内陆,靠近哈里姆地区住的是德鲁兹族人,一直都说阿拉伯语,也有许多来自高加索的切尔克斯人。他们无论面对何种外界势力都会对抗到底。他们之中位于东北部的是库尔德人,在此已定居几个世纪,与阿拉伯人通婚并承袭阿拉伯人的政治制度。他们最痛恨当地的基督徒,其次分别是土耳其人与欧洲人。

库尔德人后方住着少数耶西迪人,也说阿拉伯语,不过在思想上受到伊朗的二神论影响,倾向于同时侍奉鬼神。基督徒、穆斯林、犹太人,以及将信仰置于理性之上的民族,全都蔑视耶西迪人。再往内陆便是阿勒颇,人口二十万,是土耳其各种族与宗教的缩影。阿勒颇往东六十英里是定居的阿拉伯人,他们由于接近游牧民族与巴达维人的交界处,所以肤色与风俗都越来越像部落民族。

再往南由海岸往沙漠的区域,靠海岸的是切尔克斯穆斯林的殖民地。他们的新生代说阿拉伯语,头脑灵活但爱争吵,与阿拉伯邻邦形同水火。靠内陆的地区住的则是伊斯梅利亚人,这些波斯移民几个世纪来已经逐渐同化成阿拉伯人,不过他们只崇拜一位穆罕默德,他是血肉之躯,就是他们的可汗大人。他们相信他是一位勤政爱民的仁君,他对英国友善推崇。他们对穆斯林敬而远之,不过以正统教派的外表勉强掩饰他们的不齿。

在他们之后是奇特的村落:信基督教的阿拉伯部落民族,由族长领导。他们似乎都很虔诚,与山区那些假惺惺的教友不同。他们与住在四周的逊尼派有相同的生活习惯,穿同样的衣服,也和睦相处。在这些基督徒村落东边的是半农耕的穆斯林社区,耕地的最边缘是几座伊斯梅利亚贱民的村落,他们受到社会的排斥,只想平安度日。在他们之外便是贝都因人。

作品简介:

本书记录了T·E·劳伦斯在沙漠中的战争回忆,被公认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现代史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劳伦斯毅然放弃考古工作,进入开罗军事情报部,负责中东地区的情报收集及战略建议。当时英军认为,以承诺让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为名,使阿拉伯建国主义者与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由内陆起兵反抗统治他们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有助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劳伦斯因缘际会于1916年底成为阿拉伯起义运动领袖之一,费萨尔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至1918年,劳伦斯巧用机谋,在阿拉伯部落间引燃独立建国的燎原之火,善用阿拉伯部落擅长的游击战术,以及阿拉伯沙漠漫无边际、变化难测的特性,率领三千阿拉伯起义军,神出鬼没,专事破坏土耳其的补给铁路,牵制了五万以上的土耳其正规部队,创下历史上代价最小而获利巨大的战果。

他们由麦加北部出发,经过烈日无水的艰困地带,穿越世人畏惧的内夫得沙漠,以落后的武器、匮乏的火药与粮食,一站站攻下延布、沃季、阿卡巴、马安,于同年10月直抵土耳其统治重镇大马士革,完成争取自由的首要目标。很难想象,这位在沙漠中率领阿拉伯人击退土耳其现代部队的传奇人物当时未满三十岁。

作者:T·E·劳伦斯

翻译:蔡悯生

标签:T·E·劳伦斯智慧七柱自传传记纪实回忆录历史战争阿拉伯

智慧七柱》最热门章节:
1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七章 重返北部2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六章 阿卜杜拉3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五章 二度埋雷4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四章 破坏汉志铁路5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三章 梳理起义原则6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二章 会见阿卜杜拉7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一章 抱病出任务8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章 各方臣服9卷三 铁路攻防 第二十九章 沃季扎营二三事10卷三 铁路攻防 第二十八章 智斗布雷蒙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