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智慧七柱_卷五 转捩点 第六十三章 斡旋

T·E·劳伦斯
传记回忆
总共131章(已完结

智慧七柱 精彩片段:

卷五 转捩点

第六十三章 斡旋

第二天早晨,仍在气头上的卡西姆以及他的手下就站在一旁,犹豫着要加入还是反对我们。正举棋不定时,查阿尔到了。卡西姆的阴沉对上查阿尔钢铁般的冷酷,两人不久便怒目相向。我们在他们打起来前出面打圆场,不过两人已撕破脸,前一晚勉强做成的安排也被推翻。其他派系看不惯卡西姆的穷凶极恶,三三两两地默默加入我们,充当志愿军,不过要求我在出发前让费萨尔知道他们的忠心。

他们的疑虑使我决定立刻与费萨尔联络,一来可以设法消弭这场纷争,二来也要找些骆驼来驮运炸药。雇用杜曼尼叶族的骆驼并不是办法,可是此地又没有其他骆驼可用。最好是我亲自前往,因为卡西姆或许会在半路拦截信差,可是他不敢阻拦我。我将两个教官托付给查阿尔代为照顾,他发誓愿为他们的性命负责。于是我和艾哈迈德骑着没任何行李的骆驼上路,打算赶往阿卡巴后立刻折返。

我们只认得伊腾河谷那条较长的路。有一条捷径,但没有人指点迷津,不知该怎么走。我们在山谷中摸索多时却不得其门而入,正在绝望之际,路旁一个男孩突然开口,指示我们走右边的山谷。我们依他的指示行进,一个小时后上了一道分水岭,发现有许多山谷往西迤逦散开。这些山岭一定是通往伊腾河谷,因为附近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可让山区的水排入海中的流域了。于是我们匆匆走入这些山谷,并不时地冒险抄小路越过右边的丘陵,进入一些支脉中,以缩短行程。

一开始行经的是干净的沙岩区,岩石外貌相当悦目。一进入山脊,矗立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与海岸同样质地的花岗石,再骑了一段平缓的坡路,即由南伊腾河谷进入主河谷中,就在阿卡巴水井上方。这段行程我们只花了六个小时。

到达阿卡巴后,我们立刻前往费萨尔的住处。我的突然折返使他吃了一惊,在我解释后他才了解瓦地伦发生了这种纷争。我们吃过饭后即刻采取必要措施。驮运行李的骆驼必须在两天内出发,费萨尔会派足够的人员负责照料炸药,并由他的贴身仆役同行负责监督。他还派遣目前最依赖的亲信阿卜杜拉·菲尔谢里夫前去充当仲裁。与我一同前往铁路的人员的家属经过我验证后,就可直接由他的仓库支领配给。

阿卜杜拉和我在天亮前出发,经过一段怡人的旅途,于下午抵达瓦地伦。得悉一切安好,暂时放松了紧绷的心情。阿卜杜拉谢里夫立刻着手工作。他将阿拉伯人集合,包括桀骜不驯的卡西姆,然后借着一个阿拉伯领袖与生俱来的说服力与丰富的人生阅历,开始安抚他们。

我们离去的这段空当,路易斯为了打发时间,到绝壁附近探视,结果发现那些泉水很适合洗澡,所以,我为了涤净跋涉后的尘垢与压力,便由峡谷沿着残破的山壁缝隙往上爬,进入绝壁的壁面。以前曾有水由这些缝隙间喷出,流下岩棚,再进入山谷河床内的纳巴泰人井楼中。这段山路并不难走,一个疲困的人走来,需时大约十五分钟。到了山顶,阿拉伯口中的雪拉拉瀑布就近在几码前。

淙淙的水声由我左方绝壁突出的岩块边传来,鲜红色的岩面上爬满绿油油的蔓藤植物。通道就绕着岩块下方的岩棚前进。头顶上突出的岩块上刻着纳巴泰人的文字,还有些图案与标记。路旁壁上则是些阿拉伯语的涂鸦,包括部落标志,有些是已受人遗忘的迁徙所留下的见证。不过我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由头顶上突出岩块的下方阴影中一道缝隙传来的潺潺水声。

一道银白色细流由岩隙间流入阳光下。我前去探视这道泉水,它比我的手腕还细,由岩壁裂隙稳定地淌出,以清脆悦耳的声音注入一座水花四溅的浅池中。岩壁与突出的岩块上都沾满水汽。茂盛的蕨类与葱翠的青草,使这片不过五英尺平方的土地成为世外桃源。

我在这片洁净又芳馥的岩棚上卸下全身脏垢衣物,进入那座天然小澡盆中,总算可以让劳累困顿的肌肤品味徐徐清风与潋滟流水。池水清爽怡人。我静静地躺着,让澄澈的暗红色池水流过身躯,洗净满身尘埃。正自得其乐时,突然看到一个蓄着灰胡子、衣衫褴褛、脸上线条分明、饱经风霜的人,缓缓沿着通道走过来,在泉水的对面停下脚步。他叹了口气,俯身看着我为驱虱蚤而铺在阳光下曝晒的衣物。

他听到我弄出的声响,也倾身向前,以长满眼屎的双眼瞪着这个满身苍白的东西在光幕下的池中戏水。他盯了好久,似乎满意了,闭上眼睛呢喃着:“爱来自真主;属于真主;归于真主。”

他的低声呢喃不知何故清晰地传入水池中。我听了为之一愣。我一直相信闪族人无法使用爱来当作他们与真主之间的连结,事实上,无法想象这种关系,除非是像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1☽那种知性的爱,而他的爱那般理性又无情欲,那般形而上,使他不求——或者说不允许——有回报。我认为基督教是这个尘世间第一个宣扬爱的信仰,沙漠与闪族人(由摩西以迄希腊斯多葛派哲学家芝诺)☾2☽则禁绝了爱。而且基督教也是个掺杂其他信仰教义的混合体,只不过它的起源不见得是闪族。

基督教发源于加利利,使它免于成为只是闪族无数天启教中的一种。加利利是叙利亚的非闪族区,对一个虔诚的犹太人而言,与这个地方接触几乎等于自甘堕落。它与耶路撒冷的疏离关系,就如白教堂☾3☽与伦敦一般。耶稣基督鉴于此地的思想自由,选择在此宣扬他的福音,不是在叙利亚村落的土屋中,而是在市集、华厦、洛可可式澡堂间洁亮的街道中,这些通都大邑都是强烈但非本土而且又腐败的希腊文明之产物。

作品简介:

本书记录了T·E·劳伦斯在沙漠中的战争回忆,被公认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现代史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劳伦斯毅然放弃考古工作,进入开罗军事情报部,负责中东地区的情报收集及战略建议。当时英军认为,以承诺让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为名,使阿拉伯建国主义者与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由内陆起兵反抗统治他们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有助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劳伦斯因缘际会于1916年底成为阿拉伯起义运动领袖之一,费萨尔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至1918年,劳伦斯巧用机谋,在阿拉伯部落间引燃独立建国的燎原之火,善用阿拉伯部落擅长的游击战术,以及阿拉伯沙漠漫无边际、变化难测的特性,率领三千阿拉伯起义军,神出鬼没,专事破坏土耳其的补给铁路,牵制了五万以上的土耳其正规部队,创下历史上代价最小而获利巨大的战果。

他们由麦加北部出发,经过烈日无水的艰困地带,穿越世人畏惧的内夫得沙漠,以落后的武器、匮乏的火药与粮食,一站站攻下延布、沃季、阿卡巴、马安,于同年10月直抵土耳其统治重镇大马士革,完成争取自由的首要目标。很难想象,这位在沙漠中率领阿拉伯人击退土耳其现代部队的传奇人物当时未满三十岁。

作者:T·E·劳伦斯

翻译:蔡悯生

标签:T·E·劳伦斯智慧七柱自传传记纪实回忆录历史战争阿拉伯

智慧七柱》最热门章节:
1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七章 重返北部2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六章 阿卜杜拉3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五章 二度埋雷4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四章 破坏汉志铁路5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三章 梳理起义原则6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二章 会见阿卜杜拉7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一章 抱病出任务8卷三 铁路攻防 第三十章 各方臣服9卷三 铁路攻防 第二十九章 沃季扎营二三事10卷三 铁路攻防 第二十八章 智斗布雷蒙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