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智慧奥秘_第十四章 坦陀罗免于欲望的方法

奥修
宗教哲学
总共17章(已完结

智慧奥秘 精彩片段:

第十四章 坦陀罗免于欲望的方法

1973年3月30日于印度孟买

第一问题:

昨天你说,朝向解放或三摩地的动机也是一种紧张和一种阻碍,但或许那不是一个欲望,而是一个热望,是人内在固有的饥渴,不是吗?

你必须了解欲望是什么意思,宗教使你对这个很混乱,如果你欲求世俗的东西,他们称它为欲望;如果你欲求另一个世界的东西,他们就以一个不同的名字来称呼它,这是荒谬的,欲望就是欲望,不管欲望的目标是什么都没有差别,目标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属于这个世界的、物质的,或者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灵性的,但是欲望还是保持一样。每一个欲望都是一种枷锁,即使你欲求神,那也是一种枷锁,即使你欲求解放,那也是一种枷锁,除非这个欲求完全去除,否则解放不可能发生,所以,记住,你不能够欲求解放,那是不可能的,那是矛盾的,你可以变成没有欲望,然后解放才会发生,但那不是你欲望的结果,相反地,它是没有欲望的结果。

所以,试着去了解欲望是什么,欲望意味着现在你不好、你不安逸,就在这个片刻,你没有泰然自若地自处,有未来的其它某种东西;如果那个东西被满足了,它将会带那个满足永远都在未来,它从来不会在此时此地,这个头脑对未来的紧张就是欲望,欲望意味着你没有处于现在这个片刻。而所有存在的只是现在这个片刻。你在未来的某一个地方,而未来是不存在的,它从来没有存在过,它也将永远都不会存在,所有那些存在的都是现在、都是这个片刻。

预期某种未来的满足就是欲望,至于那个未来的满足是什么,那并不重要,它可以是神的王国、天堂、涅槃、或任何其他东西,但如果它是在未来,它就是欲望。如果你活在现在,你就不能够欲求,你不可能欲求,这一点要记住。活在现在,你只能够存在,你无法欲求,活在现在,你怎么能够欲求呢?

欲望会把你引导到未来,会把你导进幻想和做梦,那就是为什么佛陀那么坚持"没有欲望",因为唯有在没有欲望当中,你才能够进入真实的存在,有了欲望,你就会进入梦中。未来是一个梦,当你投射到未来,你一定会遭到挫折,你为了未来的梦而摧毁了目前真实的存在,而这个头脑的习惯将会跟着你,它每一天都在被加强,所以当你的未来来临,它将会以现在的形式来临,而你的头脑会再度跑到其他某一个未来,即使你能够达到神,你也不会满足,依你现在的心态,那是不可能的,即使神性呈现出来,你也会走开而跑到未来。

你的头脑总是进入未来,这个进入未来的头脑运作就是欲望,欲望与任何客体无关,不管你是欲求性或欲求静心都一样,问题在于欲望本身、问题在于你欲求,它意味着你不在此地,它意味着你不处于真实的片刻当中,而当下这个片刻是进入存在唯一的门。过去和未来都不是门,它们是墙。

所以我不能够称任何欲望为灵性的,欲望是世欲的,欲望就是世界,没有所谓灵性的欲望,不可能有,那是头脑的一种诡计、一种欺骗。你不想脱离欲望,所以你改变目标。首先你欲求财富、声望和权利,现在你说你不要欲求,因为这些是世俗的东西,你谴责它们,而那些欲求它们的人都遭到你谴责的眼光;现在你欲求神、欲求神的王国、欲求涅槃、莫克夏(自由)、欲求那永恒的、欲求存在、意识和喜乐、欲求婆罗门,现在你欲求这些,而你觉得很好,你认为你蜕变了,但是你并没有完成任何事,你还是保持一样。

你只是在跟你自己在玩把戏,如此一来,你更是一团糟,因为你认为这不是欲求,你还是保持一样。头脑还是保持一样,头脑的运作还是一样,你还是没有在此地,欲望的目标改变了,但是那个追求、那个做梦还是保持,而那个做梦就是欲望——不是那个客体。

所以,试着了解我,我说每一个欲望都是世俗的,因为欲望就是世界,所以问题不在于改变,问题不在于改变目标。那是一个突变的问题,那是一个从欲望改变到没有欲望的革命问题。是从欲望改变到没有欲望,而不是从旧的欲望改变到新的欲望、从世俗的欲望改变到彼岸的欲望、从物质的欲望改变到灵性的欲望,不!从欲望改变到没有欲望才是革命!

但是要如何从欲望转变到没有欲望?你需要有一些欲望才能够行动,如果需要有一些利益的动机、一些贪婪、或者一些获得,你才能够从欲望转变到没有欲望,那么你就根本没有转变。我说,如果能够没有欲望,你就能够达到永恒的喜乐,那是对的。如果没有欲望,永恒的喜乐将会发生。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说:没有欲望的话,你将会得到永恒的喜乐,那么你将会使它成为一个欲望的目标,那么,你就完全错过了那个要点。

它不是一个预期的结果,它是一个深刻了解之后自然的结果,所以,试着去了解:有欲望就有痛苦,不要认为你已经知道,你不知道,否则你怎么会进入欲望?你还没有觉知到欲望就是痛苦、欲望就是地狱。要觉知,当你欲求某种东西的时候,要觉知,完全警觉地跟着欲望走,然后你就会达到地狱。

每一个欲望都会导致痛苦,不论它是否被满足,如果它被满足,它就比较快导致痛苦,如果它没有被满足,那么它需要时间,但是每一个欲望都会导致痛苦,要觉知到整个过程而跟着它走。不必匆忙,因为匆忙完成不了事情,在匆忙当中,灵性的成长是不可能的,要慢慢地走、耐心地走,注意看每一个欲望,然后注意看每一个欲望如何变成到达地狱之门。如果你注意,迟早你将会了解欲求就是地狱,当那个了解发生的时候,就没有欲望,突然间,欲望就消失,而你就处于一种没有欲望的状态。

作品简介:

我们走近奥修,我们面对他的思想……

我们会怀疑,我们会震动,我们会轻松,我们会充溢爱心,我们会静心下来……

1931年12月11日,奥修出生于印度,早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印度沙加大学哲学系,曾获全印度辩论冠军。以后在印度杰波普大学哲学系担任长达九年的教授。他生前周游印度各地和世界各国,从事学术讲演。到目前为止,根据他的讲演,整理出版了650余种图书,被译成30余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地。他本人于1990年12月21日谢世。

奥修演讲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一个字:人。他始终关注于工业文明后的人类生存状况,关注于人本身。他对落后的封建意识的审视,对资本主义物质肉欲的批判以及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追问,是独特的、全身心的。他的演讲亲切、平等、近人,充满智慧、幽默、灵性——我们从他的演讲集中,精选了5种——

奥修智慧金言录,奉献给读者。

作为一个伟人、一个思想家,奥修的思想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他在提问和解答中诠释他的思想;在奥修看来,现代人都是问题中人,而提问和解答是现代人的重要生存方式。奥修坚持要求人们自己去体验真理,而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和信念。二是,他反对过分依赖于理性(头脑),提倡关注经验(心的体验过程)。对经验的体验来源于人的静心,所以,奥修认为静心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是现代人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相互信任、充满爱心、精神富有的动因。无疑,奥修的这种静心思想,既带有西方存在主义的烙印,又根植于东方神秘主义思想,尤其是中国的老庄思想。如果说,当代西方众多思想家都在寻找现代文明中的心灵的自然家园,那么奥修则是积极创造这样一个心灵的自然家园的东方思想家。这也是他的思想(著作),在西方各国、在东南亚一带,引起很大震动的缘由。有人称他是继泰戈尔以后,印度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在当下,物质文明高度发展,金钱肉欲也伴随日趋膨胀。对精神文明的呼唤和重构,已经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个阶层所关注。奥修的思想(著作)之所以在东西方引起热烈反响,恰好在这方面一定程度地显示其独特的、新鲜的、可供参照的社会批判功能。

诚然,奥修对生命的热爱,对存在的关注来自于他个人的经验,因而他的思想的缺陷和思想的矛盾也是无处不在的(如他思想中的虚无主义和唯心论倾向)。诚如奥修自己生前所忠告的,他不希望将他的思想强加于任何人,更不希望将他的思想变为我们的思想;他只希望:人们去分享他的思想,去感受他的经验,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存在方式,自己的头脑和心——这也是我们编者所希望、所要提醒读者的。

只有用审视的、批判的方式走近奥修,用分享、感受的方式进入他的思想,我们才能从他那独特的、新鲜的、充满矛盾的、与众不同的思想中领悟存在的真谛。

在奥修的思想里并没有真理,只有关于真理或走向真理的思考线索,只有关于现代人存在的独特体验和新鲜经验……

让我们在理性的此岸,解读奥修,分享他智慧的芬芳……

作者:奥修

翻译:林国阳

标签:智慧奥秘奥修

智慧奥秘》最热门章节:
1第十六章 种子的潜力2第十五章 坦陀罗用光的静心技巧3第十四章 坦陀罗免于欲望的方法4第十三章 跟那真实的在一起5第十二章 坦陀罗的爱和解放的秘密6第十一章 透过改变找到那不变的7第十章 透过坦陀罗而觉知——不是原则8第九章 坦陀罗觉知和不判断的方法9第八章 立即成道以及它的障碍10第七章 从波浪到宇宙的海洋
更多『宗教哲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