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_第十章 应对西安事变 西安和谈

祁玉江崔子美
纪实报告
总共45章(已完结

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 精彩片段:

第十章 应对西安事变

西安和谈

周恩来到西安和张学良见面的当夜,一起商定了谈判的五项条件之外,还和张学良还商定:为了迎击蒋军的进攻,红军兼程南下,主力先开庆阳、环县击退胡宗南部,然后出渭水下游侧击从潼关西进的刘峙部。根据这项协议,红军先后进据延安、瓦窑堡、延川、延长等城,并在西线控制庆阳、环县、西峰一带。

第二天上午,也就是12月18日,周恩来到九府街杨公馆拜会杨虎城。杨虎城和中国共产党有长期的友谊关系,周恩来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向杨问候。就红军误杀杨虎城部警三旅旅长、共产党员张汉民以及在同杨达成协议后又曾突袭杨部这两个问题,代表中共作了自我批评,使杨虎城消除了内心存在的一些积怨。接着,说明了昨夜同张学良谈话的经过和主要内容,以及提出的和平解决的方针。

杨虎城也坦陈了自己的看法:对蒋介石将来能否抗日,是否不对发动西安事变的人施行报复,不能不有所顾虑。共产党和国民党是敌对的党,地位上是平等的,对蒋可战可和;而他是蒋的部下,如果轻易放蒋,蒋一旦翻脸,他的处境就和共产党有所不同了。

周恩来很理解杨虎城的顾虑,进行安慰:现在不但全国各阶层人民逼迫蒋介石抗战,就连国际上也争取他抗日。蒋介石本人,现在是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至于蒋是否会报复,并不完全取决于蒋介石个人。只要西北三方面团结一致,进而团结全国人民,形成强大的力量,蒋虽有报复之心,也不可能实现。杨虎城表示:

我更愿意倾听和尊重中共方面的意见。

周恩来电告中央,“南京亲日派目的在造成内战,不在救蒋。宋美龄函蒋:宁抗日勿死敌手。孔祥熙企图调和,宋子文以停战为条件来西安,汪精卫将回国。”“蒋态度开始(时)表示强硬,现已转取调和,企图恢复自由。”另外,周恩来还报告了各省地方实力派对西安事变的反响。

中共中央接到电报后,对西安和全国的情况进一步清楚了,及时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对西安事变的方针也就比较明确。指明中共代表团可以公开与蒋介石、宋子文谈判。同时,中央派博古、叶剑英带着中央最新意见,率代表团其他成员前往西安。

周恩来同张、杨会谈后,在西京招待所找中共东北军工委代理书记宋黎,西北特别支部谢华、徐彬如等,对他们分析了形势,指出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要他们转告地下共产党员们,要以国家利益大局为重,审蒋、除蒋都是不妥当的,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宣传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政策,全力以赴,实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2月20日上午,与张学良私交甚密的澳大利亚人端纳随宋子文飞抵西安。端纳的到来,改变了蒋介石与张、杨不合作的态度。而宋子文是南京政府亲英美派的重要人物,又是蒋介石的妻兄,他来西安一是为了同蒋介石取得联系,二是为进一步探明情况。张学良见到他时就坦率说: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三方面已经共同商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只要蒋介石答应张、杨通电中的八项主张,三方面将一致同意释放蒋介石。随后,张学良陪宋子文一起探望了蒋介石。蒋介石看到宋子文带来宋美龄的信:“如子文三日内不回京,则必来与君共生死。”时竟然哭了起来。

宋子文知道周恩来已经来到了西安,指派同来的郭增恺去见,以探察态度。周恩来很坦诚地对郭增恺说:这次事变,中共并未参与,对事变主张和平解决,希望宋子文认清形势,劝说蒋介石改变政策,为国家做出贡献,“只要蒋先生抗日,共产党当全力以赴,并号召全国拥护国民政府,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宋子文知道周恩来的态度,心里踏实了,21日就飞回南京报告情况。

22日下午,宋子文、宋美龄、蒋鼎文等飞到西安。蒋介石见到宋氏兄妹后表示:改组政府,三个月后开救国会议,改组国民党,同意联俄联共。此外,他还提出两个条件:一是他本人不出头,由宋氏姐妹代表他谈判;二是商定的条件,他以“领袖的人格”做保证,不做任何书面签字。张学良和杨虎城答应了他这两个条件。

23日,谈判在张学良公馆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参加谈判的有:蒋介石的代表宋子文,西安方面代表张学良、杨虎城,中共代表周恩来。谈判开始后,周恩来按照中央指示,提出中共和红军的六项主张,一、停战,撤兵至潼关外。二、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三、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四、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五、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六、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以上六项要蒋介石接受并保证实施,中共和红军赞助蒋先生统一中国,一致对日。张、杨也同意周恩来提出的六项主张。宋子文表示个人同意,并转达蒋介石。下午,就组织过渡政府、撤兵、释放爱国领袖、放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磋商。

这一天,宋美龄见到了周恩来,表示既然中共有诚意,应该在政府领导下共同努力。周恩来表态:只要蒋介石同意抗日,中共拥护他为全国领袖。而并除蒋介石外,全国没有第二个合适的人。

作品简介:

志丹县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的故乡。志丹县也曾是党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定都的地方。

中央机关在志丹县定都的半年多时间里,克服了异常艰苦的生活困难,胸怀天下,运筹帷幄,不断深化统一战线工作,使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并正确决策和参与解决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开启了民族团结抗日的新局面。同时,加强了党内的团结,实现了二、四方面军顺利北上,指挥了三军大会师,产生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的领导集体。

在红都志丹,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接受了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将中国共产党红色苏区的真实情况和抗日主张宣传给了全世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在红都志丹,由丁玲发起并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开始了革命文艺的新创作。在红都志丹,中共中央召开了21次政治局会议,决策了一系列关系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大事,这一切在中国红色革命历史上都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祁玉江 崔子美

标签:祁玉江崔子美壁上红旗飘落照志丹红军纪实文学

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最热门章节:
1后记2第十章 应对西安事变 进驻延安3第十章 应对西安事变 西安和谈4第十章 应对西安事变 英明决策5第十章 应对西安事变 临潼“兵谏”6第九章 艰苦中的奋斗 “我不能搞特殊”7第九章 艰苦中的奋斗 同志亲如手足8第九章 艰苦中的奋斗 改善群众生活9第九章 艰苦中的奋斗 被寄养的孩子10第九章 艰苦中的奋斗 大树下的党校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