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魅力史·激发欲望与视觉征服的艺术_第二部分 魅力的构成元素 3、翱翔、改变和逃离的梦想

弗吉尼娅·波斯特莱尔
社会心理
总共9章(已完结

魅力史·激发欲望与视觉征服的艺术 精彩片段:

第二部分 魅力的构成元素

3、翱翔、改变和逃离的梦想

即使当空中旅行都变成司空见惯、索然无趣的事情时,依然会有一些形象能够比一架飞机穿越过落日或映衬满月更加迷人。从远处观望,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在充满可能性的视野中飞翔而去。无论我们多少次飞过这样的天空,总能感受到这其中的魅力,因为这种感觉并不是旅行的体验,而是向着新鲜的事物翱翔。放眼那冲上云霄的飞机,我们不会把自己想象成飞行员或者乘客,而会把自己投射成飞机本身。暂时将那些普遍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令人失望的东西抛诸脑后,我们向着自己的梦想与希望落落飞翔。

所有的魅力都在呼唤并加剧着一样东西,那便是小说家迈克尔·夏邦在《卡瓦里埃与克雷的奇异冒险记》里所提到的“翱翔、改变和逃离的梦想”。魅力并不只是虚无缥缈的,还是逃离现实的——并且这种逃离提供了具体的感情依托。它不会挑起肾上腺素,让人惊讶或者发笑,让我们从当下的情境中分心。相反,魅力提供了一种情感上的替代方案,将那些无法言喻的欲望聚焦于某种图腾,这种图腾将我们同理想的状态相连,并引导我们发生改变。在升起的飞机或飞驰的敞篷车的影像中,在跑道模型或武术英雄的形象里,在海滨远景或大城市的天际线中,我们经历了同样的梦:也许,我们可以超越眼前的限制翱翔,摆脱掉我们的忧虑,变得更加优秀,更加自由,更加完善,更让人钦佩、尊重,变成我们所渴望的模样。

“最好也是最持久的时尚,是我们对超越的渴望而迸发的灵感所创造的,”鞋履博主马诺洛在评论一个优秀的时装系列时写道,“我们希望可以超越自己,脱离那些生活中的尘俗,被抬上翱翔高空的飞机,达到更好的境界,自己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更具有诱惑力,在那里,我们永远都只穿着迪奥2011年春季时装系列。”抑或,对那些有着不同愿望的人,我们可以去一个穿着复古Air Jordan(耐克旗下以球星迈克尔·乔丹命名的球鞋系列)球鞋的地方,或许10年之后,也有退役球员推出自己名字的球鞋,却依然将Air Jordan视如珍宝,因为他们依然履行着自己最初的承诺:“我觉得它们可以让我飞起来,”收藏家阿特·埃迪写道:“就像迈克尔·乔丹那样。”

对逃离和改变的承诺定义了什么样的图腾可以成为魅力对象,这也就解释了,例如,为什么让人无法移目的文物通常是有记载的住地或用过的物品(衣服、车、珠宝);贡献于或代表了某种特定环境及生活方式的东西(一个水晶酒瓶、一个作家用过的笔记本、一个飞行员计时码表);或者是一个拓展了主人能力和权利的物品(如iPad、徕卡相机)。拉尔夫·劳伦是一位伟大的设计师兼商人,他收集了很多老爷车,主要是法拉利,这些收藏符合以上全部三个特征。这些汽车,不但美丽绝伦且让人回味无穷。用拉尔夫的话说,它们所代表的是“一种逃离,或者进入完美世界的入口”。

而魅力中所蕴含的对于逃离和超越的承诺,让它与众多其他可以直接唤起欲望的非语言修辞区分开来。魅力并非仅仅带来简单的效应或感官感受。它不会指向一辆更为安全的汽车,不会指向一瓶解渴的软饮,也不会指向某个高潮。它是用文字无法表述的。即使是魅力的刻板印象——四周美女如云的流行男歌手,其指向的也不是性本身,这样的歌曲视频不是色情影像。然而在一个看客们可以尽情想象自己被宠爱、被渴望的世界和人物设定中,拥有更多性方面的暗示会为大家所喜闻乐见。正如玛琳·黛德丽或詹姆斯·邦德这样的人物形象在影片中也是以性感来吸引观众的:那是一种没有特定感官愉悦的状态。同理,香槟的魅力也不在于其味道,而是它所代表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艺术品收藏的魔力也不是源于某幅作品的审美愉悦,而是来自收藏者对于生活的激情、状态和团体的归属感——从事一种特殊的事业,从属于某个特殊的世界。欲望的魅力所带来并加剧的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物质。它们是感性的。

这些欲望——对于爱情、财富、权力、美、性、尊重、友情、名誉、自由、尊严、冒险、探索、自我表达或者获得启发的欲望,都会因人而异,因文化不同而不同。但魅力则表明,这些都可以通过个人的转变或从当下的境遇中逃离而获得。魅力引导我们将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生活。它不会以一种吸引人的方式来描绘你所熟悉的快乐感,它意味着改变和全新的体验,让我们在精神上感知全新的环境设定和身份。魅力对于逃离和改变的承诺会创造一种愉悦而短暂的体验,在任何困苦的情境中为你带来安慰的源泉,或者提供在现实世界中前进的方向。

在1913年上映的影片《厄运狂澜》()中,通过逃离和改变的镜头,塑造了魅力作用于早期欲望的方式。影片讲述了玛丽安 (琼·克劳馥饰)在结束了一天纸箱厂的烦闷工作后,与自己无聊的小镇男友跳上了一辆火车,慢慢驶出站台。她透过明亮的车窗看到沿途的风光,每一幕都充满着丰富有趣的生活:一个酒保在调着闪闪发光的鸡尾酒,与此同时,一位厨师正在为一顿优雅的晚餐收尾;一名服务员在白色的亚麻桌布上摆放银质餐具;一个女仆正在熨着丝绸内衣;年轻的女子准备穿上美丽的丝袜;一对身着燕尾服和缎袍的夫妻正在窗前翩翩起舞,然后轻轻地亲吻起来。这是一个有自我指涉的场景,映射了观影体验。而玛丽安的渴望在这期间也是显露无遗。

当火车减速至停止时,一位坐在车尾的男士为她点了一杯鸡尾酒,她从自己的遐想中惊醒。“你在看窗外吗?”这位男士问道,“这不对,你要做的是享受外面的生活,而不是做一名看客。”影片后面的部分就讲述了她如何去追求这样的生活。她离开自己生活的小镇,奔向了纽约,成了一个富豪(克拉克·盖博饰)的情妇。捏造的假名字、假背景,玛丽安的新身份完全是一场自欺欺人的幻象。虽然如此,这却真正显示了她内心最真实的愿望。通过成为一个新的人物在一个新的地方展开新生活,玛丽安不仅拥有了奢华刺激的生活、丰富的社交圈,还获得了真爱,在影片的最后,她也与爱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同于逃避现实的娱乐只会简单地提供情绪上的分散,地理学家段义孚认为魅力是一种拥有确定意义的逃离方式。以《女王克里斯蒂娜》里面的安东尼奥为例,段义孚认为,这种逃避主义正是文化的精髓,他将其定义为“一种从我的生物状态彻底逃离的意义”。正是这种人类独特的逃避主义才让我们通过深思熟虑的行动构建出如今的世界和如今的我们。

人是一种天生不向命运低头的动物。人类不仅会像所有的动物一样适应环境;也会按照预想的计划进行改变。也就是说,在进行改变之前,人们会做一些不同于动物的事情,我们称之为“洞察”现实中所缺的是什么。这种洞察的基础便是人类的文化所在。

看到所缺的事物,魅力自然敦促我们去做下面的事情——去想象在一个地下房间的墙壁上挂上壁毯,想象充满了糖纸的镀金世界,或者生活在幸福的热带海滩。逃避主义往往遭人诟病,但是正如我们将在下一章里谈到的,对于逃离和改变的承诺并不是魅力的根本幻象所在。这样的梦境其实可能忽略了很多重要的细节,比如磨脚的新鞋,比如新城市所带来的孤独感。发生改变可能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逃离和改变这样单纯的想法本身是没有错的。正如段义孚所认为的,这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想象一种在不同的环境下的不同生活方式是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科幻小说作家格雷戈里·本福德反驳一位评论家时称:“科幻作品对于科技的意义犹如爱情小说对婚姻的意义一样:这是一种宣传的形式。”诚然,本福德认为,“没有人可以在没有想象的前提下完成任何事情。”

挟带着对于逃离和改变的承诺,可以激发维持生命的希望,有时甚至会引发现实世界的改变,为人们带来安慰和方向。女权主义历史学家萨莉·亚历山大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那部分现实逃离主义的电影和魅力广告在英国解放工人阶级妇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心理上,最终延伸到物质上。她们渴望着“流线型的厨房,有效的清洁设备,便宜又漂亮的服装和化妆品”,亚历山大写道,广告和电影“让女性们可以想象结束苦闷的家务,从而产生了长期的渴望”。这些想象中暗藏着对于当下生活的不满,而这些特定的物品则代表了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很少会有女性用洗衣机来替代铜盆,或者用浴室来取代室外洗手间,”她写道,“然而这种梦想却存在着,那时的房子也配备了这些设备,而到20世纪30年代末,英国的大部分家庭才搬进了这样的房子里。”

同样,(美国娱乐杂志)的创始人约翰·H.约翰逊也是在了解到了战后美国黑人所渴望的事情及原因之后才积累起了自己的财富。在2005年约翰逊去世之后,人们在宣布他的重要贡献时总结道:“黑人读者们有一个梦想,或许就同玛丽安·安德森所渴望的餐桌同理,他们希望读到全球黑人们所取得的成就。”确认读者们想要看到带有这种快乐和成就的内容。这看似轻浮,来自美丽、财富和名人的魅力给予了读者所渴望的一切:娱乐。同时还充满了认同感,以及对价值和人性的公开肯定。

作品简介:

营造魅力,就是唤醒消费者的三种关键情感——对当下的逃离,对改变的渴望,对神秘未知世界的向往。 1.探寻魅力的本源:尽管魅力所呈现的形式不同,它所揭露的始终是我们最真实的情感。魅力挖掘了现存的不满情绪,展示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事物。比如:

名人的魅力源自对倾慕、崇拜和成为重要人士的渴望;

时尚的魅力唤醒了我们对于改变生活状态、改变自我的欲望;

奢华的魅力不仅来自物质享受的诱惑,也来自我们渴望优雅地融入这个阶层的愿景。

2.解析魅力的构成元素

魅力有三个重要要素:对当下的逃离,对改变的承诺以及神秘感。

对逃离和转型的向往是魅力的情感核心,让我们将自我投射到某种设定或身份认同中,以此来感知我们那些没有阐明的愿望。

神秘是魅力的感知品质。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没有神秘感,就没有魅力的存在。

3.还原魅力的进化历程

本书不仅梳理了魅力史上的大事件(从希腊英雄形象阿喀琉斯到苏格兰精灵,从17世纪后期的江户到18世纪的伦敦和巴黎,再到19世纪的纽约和芝加哥),还对具体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到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从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的橱窗到风情无限的上海外滩),从而展现出魅力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

4.启发魅力的商业运用

在商业运用上,弗吉尼娅•波斯特莱尔指出魅力能够引发社会性嫉妒情绪,以此来促进商品销售。诉诸魅力的魔法,让商品成为“通往希望与理想的桥梁”,正如你着迷于无印良品的本子或宜家的家具,这种有形的、商业性的“桥梁”本身就充满了魅力。

作者:弗吉尼娅·波斯特莱尔

翻译:高洁

标签:弗吉尼娅·波斯特莱尔魅力史美学艺术社会学文化研究

魅力史·激发欲望与视觉征服的艺术》最热门章节:
1致谢2第三部分 魅力的进化 8、魅力的运用3第三部分 魅力的进化 7、明日世界4第三部分 魅力的进化 6、从缪斯之火到上千盏华灯的闪耀5第二部分 魅力的构成元素 5、留下想象的空间6第二部分 魅力的构成元素 4、隐藏艺术的艺术7第二部分 魅力的构成元素 3、翱翔、改变和逃离的梦想8第一部分 魅力之本源 2、难以言喻的渴望9第一部分 魅力之本源 1、魅力的魔力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